读书笔记:《哲学家与狼》
记得去年亦或前年的时候,有位作家将他们家与一只小狼的故事搬上了电影荧幕。当时,我对于他们所言所书所拍摄的事情,是极为反感的,也因此与旧日的好友争论了一番关于现代狼文化与自然中的狼的区别。
因为在我的思维中,谈论到狼,自然要讲述自然狼自然携带的属性。可现今社会的诸多人谈论狼的时候,总是剥离了自然狼应有的一些属性,甚至凭空捏造了一些新的属性在狼的身上。比如可怜、可爱、勇敢等等。这是现代社会对于养狗、猫一类宠物时无法避免的移情现象。但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凭空想象野生动物的样貌时,这些从人的视野角度人造出的属性,让我下意识中对关于狼的大作感到厌恶,更不要提流行于销售群体中的企业狼文化。
不过,旧日的好友当时并不理解我对这种现象的厌恶,于是问我怎样写狼才算是好。我当时恰好在读这一本《哲学家与狼》,于是便推荐与他。只是,旧日的好友有没有看,我就不知道了。
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推荐这本书时,我告诉他说,这本书读一半便几乎可以影响你的一生。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刚读了四分之一。如今几近两年时间过去,我终于读完整本书,也终于可以肯定地说,读过这本书,的确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的。
但,我所谓的“影响”也可能并不存在。因为这本书在我看来,最主要的作用其实是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自省的途径。而一个人是否愿意接受不同视野中出现的景物,则是因人而异的。
本书作者通过他与狼兄弟的生活故事,讲述了他对于人类自身快乐本质、优越感、自我价值等等事物所进行的思考,是一部自我剖析自我的书。而狼在这个故事中,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不同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参照物,更是人类自身生活和思维方式的一种可能。这恰如本书前半部中所描述的对于美德的讨论中,狼对于弱小群体的态度和人类可以达到的某种代表美德的态度的可能。
本书在前半段是通俗易懂的,讲述的也多是普通简单的哲学思考。但当进入书的后半部分,尤其是临近结尾的部分,作者便似乎进入了某种状态,开始讨论一些深奥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生存意义、西西弗斯的象征、活在当下等等。但大体看去,也可以将后半段看成作者对“如何活在当下”这种问题的假设和考虑。只不过,作为一个永远无法活在当下的猿类,活在当下的意义最终仍然是如何成为“瞬间”动物,这样的结论实在让人沮丧。
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沮丧,作者在最后大段的讨论中似乎并没有急于在每一段文字中都去下一个特定的结论。一切讨论写起来都似是而非,直到作者开始讲自己怀孕的妻子和未来的儿子为止,整本书也由此完结。
我想,作者这样写结尾,虽然让人有些迷惑,甚至昏昏欲睡,却也让本书对于思考的启示绝对多于思考的结论。而从这一点上来看,它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
北山峰峰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5-27 14: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