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雨崩游记 | D3:她冲着向导远远喊道:“尼玛!”

雨崩的游记发完前面的三篇后,还剩下这最后一篇,当然,也是最后一天。
错过了前面三篇的人,你还可以点击以下链接:
跟着我们一路走来的人,今天咱们就要出山了。
1虚惊一场
清晨的下雨崩,竟比昨天的上雨崩还要宁静。醒来时,耳畔并没有随着牛羊悠扬而去的铃铛声,也没有过往游客的喧闹声,有的只是不远处的潺潺流水,有的只是山上那不绝的鸟鸣。

轻轻拉开窗帘,只见太阳刚刚从远处升起,本就有些成熟的青稞,被朝阳染成了金黄的一片,与周围翠绿的山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放眼望去,似一幅绝美的油画,挂在眼前,又似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那个净土香巴拉,如梦如幻。

小哥从床上坐了起来,看样子气色不太好。他说,昨晚很晚才入睡,早上却很早就醒了。
说到昨晚,真的把我和师兄师姐吓得半死,但还好,只是一场虚惊。
晚上赶路时,由于小哥没戴眼镜,加上天黑和下雨的缘故,使得他走在我们前面时,不慎踩进路边的草丛,把脚崴了。

看着他一脸痛苦的样子,我们本就悬着的心也瞬间被提到了嗓子眼儿。
不幸中的万幸,虽然崴了脚,但小哥却并未伤到筋骨。原地停了许久,他似乎也慢慢缓了过来,好强的他拒绝了我们的搀扶,一瘸一拐,坚持走到了下雨崩。
原定于晚上十点半前到达的我们,最后十一点才到。也就是说,从上雨崩到下雨崩,我们花了两个小时。
小哥说,虽然这一夜睡得不太好,但在涂抹过跌打药后,一觉醒来,自觉好了许多。说罢,只见他缓缓下了床,轻轻走到窗边,伸了个懒腰,又回头笑着冲我说道:“好啦!”
2“尼玛!”
他们三人还在客栈大厅吃着早餐,我早早吃完,坐在客栈门口慵懒地晒着宝贵的太阳。
背靠着椅子,翘起那修长的二郎腿,戴着那副去年就已经买好的圆框墨镜,从口袋中掏出一块牛肉干,撕扯下来一片,慢慢放进嘴里……望着门口背着大背包过往的徒步者,这一刻,多么的美妙~~~

吃过早饭后,东北大哥早就带着儿子赶到了我们所在的下雨崩
身旁有一个徒步的小团队正在院子里收拾着行李,准备前往神瀑,他们人挺多,昨天去冰湖的时候,我们在路上曾多次遇到过他们。今天才知道的是,他们居然还请了一个藏族人模样的向导。

藏族向导
有个女队员正在检查自己的东西,却突然发现好像少了些什么,旁边的人告诉她,是藏族向导帮她拿了,这样就可以减少她徒步时的负重。而为了确认向导是否已经帮她拿上了,于是就当着我的面,那女孩便远远地冲着藏族向导喊了一句:
“尼玛!”
向导离得太远,似乎并没有听见。
我好像反应到了什么,忍不住笑着回过头对她说道:“你怎么能骂人呢!”

她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刚才不小心说的话,捂着嘴冲我不停地笑。
其实是向导的名字就叫“尼玛”。
在藏区,很多男人的名字里也有含有“尼玛”这两个字,比如康巴著名的歌手扎西尼玛。而“尼玛”在藏语中,也就是“太阳”的意思,是至高无上的。

藏族歌手扎西尼玛
因此,许多藏族家庭的父母在孩子降生后,都会给孩子取一些有一定寓意的名字,“尼玛”、“扎西”、“德吉”“卓玛”“拉姆”等等,都是藏族人名字中经常出现的字眼。
所以,别误会,这个女孩还真的没有在骂人,她只是突然间不知如何称呼对方,只能直呼名字。
3接受圣水的洗礼

徒步雨崩的最后一天,当然不只前往神瀑一地而已。按照师姐提前做好的计划,最后一天,其实也是三天内行走路程最多的一天,从下村出发前往神瀑,再回到下村,全程约11公里,而从下村沿着尼农大峡谷出到尼农,也有20余公里的路程,在那里,我们才能坐车离开,回到县城或飞来寺。
就是说,最后一天,我们需要徒步30多公里。
但我实在不愿再吐槽雨崩的路。
这个季节的雨崩,这个季节的路,一个字,就足以概括:烂。
包括我们从下村到神瀑。

师兄师姐虐狗日常

路上不知名的小树上,不知名的果实

在路边吃草的牦牛

路上的野蘑菇

挂满了经幡的树林
穿过了一片挂满经幡的树林后,一个正冒着滚滚熏烟的煨桑炉赫然出现在了眼前,许多人站在炉前,将手中的柏叶纷纷投入火中,继而往里倒撒白酒,顿时,火苗便涌出了数米高的炉口。煨桑台的后上方,两条瀑布从数百米高的悬崖中倾泻而下,最近的这一道,便是神瀑。

煨桑炉边的藏民

神瀑(离眼前最近的这一道便是)
夏季的神瀑,有足够的冰雪融水,两条瀑布下来,水量自然也不会小。远远地看,神瀑还像两片沾满了水花在风中飘舞的布条,走近了才感觉到,这两条瀑布直戳大地,直震心灵。
据来此朝拜的藏族小哥说,他们会先对着神瀑三跪九叩,起身后,便脱掉上衣,在神瀑下的乱石堆上顺时针绕三圈,以接受圣水的洗礼。

同我和小哥站在一起的(左一),是便来此朝拜的藏族小哥(可忽略后面的女生)
说完,他指了指我们四人,又指向神瀑下方,示意我们可以尝试一番。
师姐并不愿意尝试,毕竟她一个弱女子,怎好前去淋水。我和小哥在一旁挑唆道:“那就穿上雨衣去!再说,来都来了……”
偷偷用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的师兄,从他眼里,我看出了一股杀气。
最终,喜欢虐狗的师姐还是接受了圣水的洗礼。


穿着雨衣在神瀑下狂奔
跑完三圈后,我看他俩喊得比我们还兴奋。
4跨过悬崖后,回到尘世
一般来说,第三天从神瀑返回下雨崩吃过午饭后,便可动身离开此地,在日落前,重回有公路和汽车的尘世。

下雨崩
今天的雨崩,可能是近期以来天气最好的一天,只可惜我们所处的下雨崩并不是一个观赏雪山的绝佳之地。收完行李准备离开,天上的太阳正当空照在我们头上,背着大背包,从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到一身的疲惫。
小哥的脚并没有完全好,加上几天的连续徒步,早就起了大小不一的水泡,令他疼痛难忍。师姐似乎也看到了小哥脸上表现出来的痛苦,从背包里拿出了两片卫生巾。
是的,你并没有看错,是卫生巾。
“小哥,这个给你,你把它垫在下面吧!”师姐对小哥郑重说道。
小哥一脸诧异:“垫在下面?……”

你们都想到哪儿去了,其实这个是拿来垫在脚下的……
户外徒步的绝佳技能啊朋友们!!!
小哥怎能拂师姐的一番美意,他接过卫生巾,开始举目四望,伺机于四下无人之时,偷偷脱掉鞋子,放入卫生巾……穿上鞋子,没病走两步!果然,他看起来差点会飞了。

从雨崩到尼农的20余公里,一路下坡。而这一路,我们也几乎都行走在高山峡谷之中,与我们同向而行的,是从雨崩奔腾而出的一条河流。

尼农峡谷不仅海拔落差大,沿线也有许多奇石,河流经此时,向我们咆哮而来,随即奔腾而过,溅起的水花洒向了两边,打湿了我们的去路。

汹涌的河流
再穿行一段,过了一座独木桥,便是一面悬崖。

如果是一个恐高症的人,或许是没有胆量走这段路的,而作为一个轻度患者,当你把脚稍稍往外靠一些,或是举起手机拍悬崖的时候,脚上也会不禁一阵软。又如果你是晚上走这段路,那就祝你平安吧。
来个小视频感受一下
我们一个跟着一个,行走在峡谷内近百米高的悬崖上,从上往下望去,奔腾的河流与我们渐行渐远,直到再也看不见。
还在悬崖上,远远便看到了峡谷外的一座大山,山上,一条公路蜿蜒盘旋,仿佛挂在半空,山下,是波涛滚滚的澜沧江。此刻,眼前的一切都是如此醒目。

师兄说,你信不信我敢跳下去?

我猜不敢

日落前,看着大山外的马路
再往前走一些,一个村庄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村庄的旁边,有一块巨大的坪地,坪内,一台面包车孤零零地停在边上。
师姐摘下眼镜,回头对我们说道:“我们已经走出了大山了。”
我问她:“那台面包车是来接咱们的吗?”
她点了点头。
5再见了,我的雨崩
早在第一篇时,我们就曾说,徒步雨崩本身其实并无意义。在徒步的过程中,遇到更多的人,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好的品质,在徒步中,去寻找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关系,在反复的行走中,咬牙坚持,磨练自己的意志。这,或许才是徒步雨崩的意义所在。

师姐一边走向面包车,一边喃喃自语:“终于走出大山了。”
是啊,终于走出大山了。
上车前,我们都说了一句同样的话:雨崩,这辈子也不会来第二次。
三天,我们或许过了活到这天为止,最为艰难的三天。三天的雨崩,并不是她让我们感到失望,也不是进出的路让我们感到畏惧,更不是其中的艰难让我们受尽折磨,而是我们所看见的雨崩,已经足够美,我们已经足够幸运,三天的收获,已经足够多。

不会再来第二次雨崩,是因为我们想把最好的雨崩,在此定格,从此留在记忆深处。

可从雨崩回来后许久,我却仍然多次梦到自己徒步回到了雨崩,回到了卡瓦格博的脚下,回到了心中的神圣秘境。
在梦中,我对着卡瓦格博,不停地磕着长头……

END
图 & 文 | 天苍苍,野茫茫
小钟聊发少年狂
温馨告知:
1、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2、心途官方刊登的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3、欢迎搜索关xintu-520”(心途故事)微信公众号,讲述你的旅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