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推荐的关于艺术的书籍是什么?
查看话题 >设计师配色宝典 | 如何快速掌握有效的配色方法?
现在的设计师大多都是依靠感觉进行配色,对于色彩并不是很了解,配色时经常会带着不安,不知道配色要如何进行才好。
只有了解颜色的本质,才可以用色自如。遵守配色的步骤,才能快速掌握有效的配色方法。
7个步骤,教你从零开始学配色。

01
配色步骤
目的与主题
我们首先进行配色步骤中的主题设定。它与配色的目的与形象设定关系密切,非常重要。配色从主题设定开始。配色存在目标客户,配色时需要时常注意:分析客户,让客户心动。
企业色彩用商品进行展示的情况,配色中需要加入副颜色。在所有元素发挥各自颜色效果的同时,避开损害主颜色具有的形象的情况。

企业色彩的意识
完成目的确认、主题设定,进入形象选定时,首先需要确认的是客户的企业色彩。企业色彩象征着企业,配色多少会受其影响。
如果作品的目的是让企业形象深入人心,那么企业色彩放在首位。一般会将企业色彩作为重点色。用色彩形象图表确认—主、副颜色属于哪个色彩形象。为了不破坏形象,需要选择与企业色彩相得益彰的颜色。

暖色系的商标
基调色定为黑色,让商标的色味更加显眼。

彻底展示企业色彩时,配色时要将其作为主颜色。为了使画面生动,相邻的颜色需要增加对比。这种情况下,商标也需要充分展示。

企业色彩用商品进行展示的情况,配色中需要加入副颜色。在所有元素发挥各自颜色效果的同时,避开损害主颜色具有的形象的情况。
品牌色彩与产品色彩
品牌色彩可以是品牌形象,也可以为了提升品牌来选定。有时企业颜色可以作为品牌颜色使用,但是一般的情况下会区别于企业色彩,重新选定,专注于品牌进行配色。
为了区别于其他的品牌,需要彻底调查类似的品牌色彩。品牌色彩要有强烈的印象性,需要让人看到这个颜色就会想到品牌。
另外,强调品牌颜色时,周围的颜色不能破坏品牌颜色。需要思考配色效果——是注重美观性,还是注重印象深刻的效果。
对于产品的颜色来说差别化也很重要。因为产品的颜色会表现产品信息。

宣传活动的色彩
宣传活动会在某个特定的期间内进行,包含活动宣传、形象渗透、促销活动等。因为有时间段限定,所以追求强烈的冲击力。各种媒体都会运作起来。宣传活动优先冲击效果,所以选择引诱性高的配色。目的是提高知名度,使用给人留下印象的手法。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能与同时期进行的其他活动重复配色。
因此,需要调查其他宣传活动使用的配色,有计划地推进。简单地说,使用其他没有使用过的有个性的配色。宣传活动的形态存在数种,无论哪一种,配色都起到很大的作用。

d积分 夏日的超级机会!横幅广告(株式会社NNT DoCoMo)短时间集中进行的宣传活动,给人留下简洁清爽的感觉很重要。此设计可以让人感受到速度感。同时,也让人笑逐颜开。

东北产的鲜奶支援促销 促销网页(东北鲜奶销售农业合作社)因为周期限定,所以加强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此设计利用牛奶形象的视觉心理。
02
调查准备(类似、形象样品、其他公司产品)
分析目标客户
为了谁,是配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掌握目标客户的信息,很难配出客户喜欢的颜色。首先,要进行市场分析。
市场有四大倾向,分别是地域倾向(居住环境等)、人口动态倾向(年龄、性别等)、行动倾向(购买活动、购买心理等)、心理倾向(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对其进行调查分析。
在进行配色时应该重视嗜好色。嗜好色随着年龄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研究过去的动向没有意义。应该调查现在对于怎样的颜色敏感。可以立为调查项目,询问之后想买什么东西。
研究时尚领域的颜色动向,尽可能直接观察目标客户聚集的场所,拍下照片,进行分析。

类似事例调查
了解类似产品或者类似事例,对于思考配色创意,不可缺少。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参考就开始配色,很有可能类似产品的颜色存在于你的记忆中,制作出来的东西跟其他的产品类似。
为了不雷同,也为了增强配色的个性,需要进行类似商品的调查。为了强调独特性,必须要区别于其他公司的产品或者事例。选择的颜色要有冲击力,让消费者看到的瞬间就留下产品的形象。
配色没有著作权。看很多优秀的作品,就是在为自己的配色寻找样品。收集效果好的配色案例,非常有用。虽说配色没有著作权,但作为专业人士要避免雷同的情况发生。

03
形象的决定
主题与理念
把握分配到的课题(问题)的概略、整体形像、目标、目的等,设定主题。主题不需要用很漂亮的语言形容。主题也可以称为工作(项目)的名称。例如,“不同以往的夏季大特卖的宣传单”等。网页制作、海报制作、DM制作等都相通。
主题使用具体而简洁的文字,而不是抽象的语言。这是因为主题是项目所有人员都要理解的,需要拥有相同的认识。“现在自己正在做什么工作呢”,理解这一点不需要生僻的词汇。有时,主题是由客户提出的,这时需要将主题置换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有了主题,可以让工作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偏离路线。

形象设定与理念制作
决定好主题,把握好需要制作的设计之后,就将进入形象的设定。它是核心部分,可以说是配色工作的心脏。形象的设定由数人进行是最理想的。形象以《色彩形象图表》为基础,从中选择。根据主题选择几个候选形象,确认每一个在形象图表中的位置(定位)。探究出形象的本质。像这样决定好形象之后,接着进入理念制作阶段。理念是指针,是方向,是基本的想法。理念制作一般指视觉理念。在色彩领域,当然是指配色的理念。主要根据3个项目(整体的形象、形状的性质、配色的方针)来制作。

04
从形象到草图
形象的草图
根据形象画出简单的素描,就可以描绘出眼睛看不见的形状。这被称为形象草图。这个形状包含了向目标客户发出的信息。这个阶段的草图是形象视觉化的产物,所以表现简洁。制作草图时, 首先会制作很多小型的草图, 它们被称为缩略图( thumbnail)。从中选择几幅,来画大型的素描。这个阶段还不使用电脑,是脱离电脑的作业。
形象的视觉化用手绘进行,会有让形象稳固的优点。一边用铅笔画线条,一边多次确认形状。
手绘制作草图的优势在于会留下形状变化的痕迹,也就是说,可以确认形状的变化。

从色彩调色板中选定颜色
参考设定的形象语言的色彩调色板,完成草图的着色。着色使用彩色铅笔,彩色铅笔尽可能用颜色数较多的套装(36色左右)。
这里说的形象不仅是指颜色,还包含形状及布局,是指作品整体。颜色不能从形状分割出来思考。
形象语言是用形容词制定的,非常简洁。例如,选择“年轻”形象语言时,要深究年轻的程度。年轻这个词中有很多语境的细微差别,所以需要锁定范围。确认图表的区域,是年轻人说的年轻,还是有一定年纪的人说的年轻,让状态固定下来。着色的草图需要完成数幅。

05
色彩模拟与重点
颜色的选定与色彩模拟
开会商讨选出草图中最合适的一幅。如果是一个人制作的情况,可以把它们贴在墙壁上,比较几次,选出和形象最合拍的一幅。
从这里开始进入电脑作业。将草图导入电脑,做好上色准备。书面的草图用彩色铅笔涂个大概。
手绘的草图,连细微部分的配色也会印在脑海中。用电脑细致地整理草图中的线,之后就进入用色彩调色板中的颜色进行涂色了。将色彩数据输入电脑,进行上色。
这一步操作并不是很难,色彩模拟如果不遵循理念,模拟出来样品会越来越多。实际上,样品的数量有5幅就足够了。

重点色与强调色
润色是指增加画面整体的冲击力与鲜明度。色彩模拟得到的5幅样品筛选到3幅进行润色。讨论样品的诱导性和冲击力。
如果冲击力没有达到吸引人目光的程度,需要置换颜色。如果相邻的颜色没有对比,需要调整颜色的明度。确认需要传达的信息有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如有需要,加入理应成为重点色的颜色,确认画面的紧凑程度。接着,观察画面的气势,确认是否能让看的人兴奋。如果画面没有精神,可以加入强调色来增加活性。这一步作业,需要运用专业的技能。

06
视觉诱导与色彩控制
引诱性与视觉诱导
整体的配色快决定时,再一次确认画面是否能按照意图诱导目光。能够诱导视线的是引人注目的东西(eyecatcher),确认目光有没有充分地被吸引,将关键信息调整到目光首先会达到的位置。
接着,确认视线动向(视觉诱导)是否按照预想的进行。画面中有几处是想让观者注意的。为了想让人看所有的内容,就要用视觉诱导。视觉诱导有几种方法,会运用视觉心理。例如目光容易在相同的颜色上移动,视线从上而下的移动等。
如果视觉诱导不顺利,可以使用号码或者箭头梳理,被标记的地方使用较醒目的颜色。

色彩控制
给客户确认画面或者输出的作品时,会得到客户的意见。意见如果是整体调整得再年轻一些,可以调亮整体的明度;如果是再动感一些,可以增加颜色的彩度;如果是需要平稳一些,可以降低明度。还需要确认各个颜色的对比效果有没有展现出来。这被称为色彩控制(颜色调整)。色彩控制从顾客指出的地方优先调整。
如果是纸质媒体的工作,有时画面的颜色与作品的颜色有色差。比起屏幕画面,印刷在纸上给顾客看更保险。另外,确认颜色的情况,不同的屏幕会有微妙的颜色差别。所以,事先需要进行色彩管理,让画面和输出的颜色接近。

07
最终确认与效果预测
最终确认与效果预测
客户进行最终确认之后,就可以上传或者交稿了。数据的最终处理是设计师的责任。设计师需要最终确认客户的指示有没有全部完成,检查颜色的偏差、对比、重点色、强调色等的调整结果。不仅要校对刊登的内容,还要检查是否有颜色浑浊或者对比不自然的情况。
最后,预测作品给看的人带去的影响。效果预测是指预测看的人的反应,检查对于看的人是否足够重视。这样的预测是为了检查配色是否符合预计的效果,在任何阶段都可进行。比较好的办法是给普通的人看,听他们的感想。

文章内容选自《数字色彩设计全能书》第10部分“数字色彩的配色手法”,有删减。
本书作者为日本国宝级设计大师、数字色彩体系创始人南云治嘉教授。这本书涵盖了数字色彩的基础知识,是日本设计师人手一本的工具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