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隐秘之森——白神山地十二湖

到达东京后,稍作停留,便动身去青森,前往我在日本的第一站——白神山地。白神山地位于日本本州岛西北部青森县和秋田县的交界处,是日本首批四个世界遗产之一,有着日本最大的一片山毛榉原生林。但由于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美景,所以造访的人并不多。

到达青森机场后,找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询问去火车站接驳巴士的位置。在等待出发的时候,这位阿姨还特地跑上巴士来确认我是否上对了车。见我还没买票,还专门带我下车去机场内的便利店买了车票,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日本人敬业的服务精神。为客人着想到这个份上,是我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没有感受到过的体验。

日本的乡野景致,跟国内也差不了多少。到弘前站去坐火车,自由席,车厢里都是刚放学的当地学生。长椅都是能坐两个人的,但他们宁愿站着,都不跟别的人并排坐在一起。于是坐席上都一排一人错落着坐得稀稀拉拉,反而是车头车尾都站满了人。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日本人不愿打搅别人的偏执。

到达五所川原时已经是晚上八点了。五所川原是太宰治的故乡,太宰治纪念馆“斜阳馆”就在离市区几站火车外的金木町。可惜此次行程时间有限,没有机会专程去拜谒。放好东西出去觅食,挑了一家洋食店,以为服务员英语水平会高些,但是并没有。点了一份和风汉堡肉饭,小姐姐不知道如何向我描述一些可选的选项,我只听懂了日语发音的“orange juice”。两个人尴尬地相视而笑,小姐姐只得回去求助于店老板大叔,大叔嘟囔了几句,她就没再回来了,大概直接为我搭配了最易接受的选项。晚饭后,去便利店备好了明天去野外需要的午餐便当。

第二天早上,去坐最早一班五能线,沿途都是穿校服上学的中学生。五能线沿海而驶,另一侧则是山野,风景绝佳。整个车厢只有连我在内的四五个人,坐在车厢内仔细欣赏日本东海海岸的景致。海水拍打着沿岸的礁石,让我想到了无数次出现在东映动画片头的场景。


上午十点到达十二湖站,车站内只有小卖部的两位阿姨,向她们问了上山的路。十二湖位于白神山地的边缘地带,也是整个白神山地景致最漂亮的地方。区域内包含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林间湖泊。这些湖泊是1704年能代地震导致山体崩溃后形成的堰塞湖,藏身于白神山地的山毛榉密林中,颜色变换着由绿到蓝的各种色泽,犹如一片幻境。

从车站有直达景区的巴士,查了一下还得等半个小时,索性就自己背着包沿公路向上爬了。沿途有溪水,抬头能够看到山峰。正午的阳光毒辣,差不多向上走了二十来分钟,见旁边有一条游步道,便赶紧开始往林子里钻了进去。在林子里走了十来分钟,来到一个观景台,能够看到“日本大峡谷”崖壁上因侵蚀塌陷而显露出的白色凝灰岩。这个“日本大峡谷”因像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而得名。但恕我实在无法将眼见的景致,跟以前看到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联系在一起。

再往前走,便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了。池塘藏身于密林之中,千回百转之后,眼前豁然开朗,忽然出现一汪翠绿的湖水,不禁顿觉心情舒畅。沿途一个人也没有碰到,仿佛我一个人承包了这一整片山毛榉林,在其间玩起寻宝游戏。这一个个蓝宝石绿宝石一样的池塘,就是费尽千幸万苦寻得的宝物。

池塘都异常清澈,能够看到底部沉积的枯叶。池塘的颜色从绿到蓝,有些是池水本身的颜色,有些则显现出底部绿色水草的颜色。密林中池塘的水面都波澜不惊,静谧如一大块蓝宝石绿宝石。阳光穿过山毛榉林,以不同的角度射入池塘,湖面便不断变幻着颜色的深浅层次,生龙活虎起来。新落的树叶漂浮在水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银河里的繁星一般,闪闪发光。

我端坐在池塘边,享受着仅属于我的隐秘之森。白神山地或绿或蓝的池塘,倒是让我想到九寨沟斑斓的海子们。当然,若论美貌程度,这里的池塘是比不上九寨沟的海子的。但观赏价值之外,自然景观的生态价值才更为重要。白神山地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态系统,生长着很多只能在这里见到的动植物,光凭这一点,就足够吸引身为生物研究者的我了。



在日暮之池岸边的枯叶层中,看到好几丛盛开的球果假水晶兰(Monotropastrum humile)。假水晶兰浑身洁白,纤尘不染,充满了仙气,日本称银龙草。这种没有叶绿素的腐生植物,寄生于真菌上,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来源全部来自于后者。球果假水晶兰广泛分布于东亚,在中国多个省份也有分布。没想到我和她的第一次邂逅,竟然在异国他乡。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见到了无叶杜鹃兰(Cremastra aphylla)。在沸壶之池周围游玩,忽然发现一丛紫色的兰花。本来以为是普通的兰,但见它不带一丝绿色,在周围扒拉一圈也找不到一片叶子,才意识到自己见到了一种全腐生兰。无叶杜鹃兰是1999年发表的新种,只分布于日本北部和中部。杜鹃兰属一共四种,除无叶杜鹃兰外的另外三种在中国皆有分布,且皆为有绿叶的光合作用植物。只有无叶杜鹃兰不生长绿叶,完全进行腐生生活。无叶杜鹃兰是如何一步一步从它的绿色亲戚那,放弃光合作用过上了完全寄生的生活,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科学问题。无叶杜鹃兰被日本环境省评估为仅次于灭绝的极危物种,受到重点保护。

由于要赶傍晚最后一班回弘前的火车,我便马不停蹄地在密林中穿梭了四个小时,一边看风景,一边仔细观察周围的植被,连午饭都是边走边吃,来不及停歇。这样穿来穿去,两点的时候忽然沿一条下行的游步道,穿到了大马路上来。马路旁正好看到一个歇息处,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十二湖庵。庵内一个老婆婆,见我一个人坐在那里气喘吁吁,还好心地给我递来一小碗免费的抹茶,旁边还有一小块甘甜的和果子。

休整好了,打算沿马路上到最顶上的青池。沿路西侧的湖泊,就明显要比东侧密林中的池塘要辽阔得多了。向上走了约二十分钟,快要到头的时候,看到一辆正好下山的公交车。盘算了一下下一辆还得等一个小时,索性就上车下山了。归途中便一路后悔,看了十二湖这么多池子,却没有看到最著名的青池,实在是遗憾。下次如果有机会来白神山地,一定要再来看看,顺便登一下白神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