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名字比她本身还要浪漫的城市
好听的名字是城市迷人的一部分,有的地方因为名字就让人向往,有的名字旅行归来想起她都能闻到他日浪漫的味道。就像小时候看学校的花名册,总会有一两个人的名字格外美,让你在认识这个人前就心生好感。虽然我不相信名字改变命运,但是对第一印象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
比如我喜欢自驾游,经常在一个陌生的国度漫无边际的开车,从来没有目的地。选择路线的时候,我会打开GPS,看一下周围,实在没有什么参考指标,就选一个好听的名字的地方开过去看看吧。
下面是一个非官方提名,都是个人喜好。
- Morroco - Casablanca 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白屋之城
在我听说北非国家摩洛哥之前,已经知道了卡萨布兰卡的名字,用这座城市命名的电影《北非谍影》成了人类影史上的经典,也让卡萨布兰卡闻名世界。
这座17世纪建成的古老都城命运多舛,先后被法国、西班牙、德国占领,正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宜人的气候成了斌家必争之地。Casablanca是西班牙语名字,casa是家、房子的意思,blanca是白色,意思就是“白色的房子”。摩洛哥国王在建成这座城市时钦定了这个名字,大概是他对白色情有独钟。
卡萨布兰卡是幸运的,除了拥有一个画面感极其丰富的名字,还有经典影片加成,不费力赢很大说的就是她了。
2. Gabon -libreville 加蓬- 利伯维尔-自由之邦
多米尼克是我生活中的好朋友,她是70年代法国嬉皮士,70年代末的时候她和她爱人开着一辆敞篷吉普车从西班牙巴塞罗那出发,穿过伊比利亚半岛,带着车从直布罗陀坐船抵达非洲,随后一路开到非洲腹地加蓬。
他们在加蓬利伯维尔,帮助当地红十字会建造了四家医院,经常山上打猎,和班德加比人做朋友,交通工具是直升飞机,在那里度过了非常难忘的狂野岁月。
Libreville原名是法语,libre是自由,ville是村落,城邦。多米尼克女士和我说起那段岁月眼睛都会闪着光,这座被叫做“自由之邦”的城市照亮了她的一生。
3.Argentina - Buenos Aires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美好的空气
不止一次听过朋友说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他们最喜欢的城市名字。原名是西班牙语,bueno是美好,aire是空气,连在一起是美好的空气。这很难让人不想起“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的描述——布宜诺斯艾利斯是一座怎样的城市?一座像空气和水一样永恒的城市。
除了名字优美动人,这座曾经欧洲贵族的后花园也被建设的像名字一样,精致优雅,又有一点落破和散漫,连带着生活方式都是这样。她的美和别的南美城市不一样,不够热情似火,甚至有一点冷漠,像一个高高在上又含情脉脉看着你的女子。你不得不爱她,你又害怕爱他,但你还是接近她。
4.Spain- Barcelona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吧、天空和海浪
把巴塞罗那的名字拆解开来,便成了三个单词Bar- Cel -Ona,原意是加泰罗尼亚语。巴塞罗那= 酒吧+天空+海浪。这个说法有待考证,但不论传闻与否,这样的巧合让城市名字魅力大增。
来过巴塞罗那的人更能切身体会这三个单词对城市的高度概括。有哪一个城市会把自己的自然风光,气候,生活方式都体现在名字上呢?恐怕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郎朗上口的发音和极具趣味的含义,再加上城市本身的无穷魅力,经常有人把Barcelona写到歌词里去。这里不仅是一座丰富的城市,更成了某种生活方式的符号。
5.Italy - florence 意大利-弗洛伦萨 翡冷翠
这个名字是文青最爱,也是多亏了翻译的功劳。
因为各国语言不同,读音就难定。比如巴黎Paris,按法语读音,说是“巴黑”也无妨;按英语读音,就是“帕里斯”;又比如伦敦London,按英语读音叫朗登也行,按法语写法Londres,那就是老实不客气:“聋的呵!”何况许多词写法还不同,法国人写希腊词爱把末尾的“斯”字去掉,比如阿喀琉斯在法语里正经就读“阿泻”,这可怎么好?
但是在一片杂怪里,优美典雅的汉译名,颇多神译。比如枫丹白露——读音其实更接近“封太纳布勒”,法语原意是蓝泉——如此译出,虽然意思大变,但文藻上看,实是神来之笔。徐志摩将佛罗伦萨译做翡冷翠,绝妙好词。
6. Brazil - Rio de janeiro 巴西-里约热内卢 - 一月之河
葡萄牙语里Rio是河,Janerio是月亮,一个极富诗意和画面感的名字。这个名字的来历也并非巧合。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的巨大海湾,15世纪的人们以为这是河流入口,遂取名。如果说这座城市给人的印象是十分热辣性感,“一月之河”的名字倒是给她蒙上了温柔而羞涩的面纱。
类似这样的绝妙名字还有从巴塞罗那到法国的地中海海岸的几个小城市:Tossa de mar译为托萨,意为“蜿蜒在海边的石子路”。Lloret de mar, 译为略雷特,意为“海边月桂”。
7. Israel - Jerusalem 以色列 - 耶路撒冷 - 圣殿
左手是地中海,右手是死海,地域局限的耶路撒冷演绎出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文化史诗: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座圣殿,穆罕穆德于此地夜行登霄,耶稣在这里受难、埋葬、复活、升天。
在希伯来语中,Yerushalaim这个名字可以理解为yerusha(遗产)和shalom(和平)的合成词。在阿拉伯语里是“圣殿”的意思。历史的深沉和韵味刻在城市的基因里,今天,她仍然是一个对比强烈的城市:不同宗教、文化、民族同处于一城。有人访遍墓地,探寻生命的意义。有人追逐浪漫,在城墙留下动人诗篇。
8. Syria - Damascus 叙利亚 - 大马士革 - 玫瑰城
“ 我再也没有勇气一睹那朵大马士革玫瑰的真容,更大的可能是我无法目睹。我怕看到那朵玫瑰里的火焰,火焰里的水,水里的车轮,捆绑着我的肉体,无休无止碾压。还有雪山,黑海,金属枪膛,火红的矿脉,开满罂粟花的旷野。我怕看到自己的双眼,眼睛里面有一个宇宙,宇宙中有另一个我,另一个我的眼睛里又藏着一个宇宙。梦中之梦,沙中之沙。波斯古国破碎的星盘,在迷宫里一环套一环地破碎。我怕看到不可被转述的宇宙,在一个词根的指引下坍塌、重建,如此反复。”
我爱这个名字仅仅是因为博尔赫斯的《大马士革玫瑰》。
9. Vietnam - Saigon 越南 - 西贡 - 木棉
民国时候的学问人很会吟风弄月,凭白无故的几个字组合,再加上汉字本身的诗意凝练,念及唇齿,别有一番滋味。西贡就是这样一个单凭名字与发音就能叫人着魔的地方,令人遐想这是一位身穿奥黛眼眉低垂、风情万种娉娉袅袅的西贡小姐。
《泛若不系之舟》里面把西贡形容得极妙:“S-a-i-g-o-n,发音既暧昧又清晰,慢慢地读出这个词,整个人立马被一种无形的东方魅惑所笼罩,眼前仿佛浮现一位西贡女子微启的樱唇。”可惜后来为了纪念胡志明,改了名字,一下子从一位风月佳人变成革命领袖,傅真笑谈说如果那时越南有股市的话,改名字的那天旅游股指数一定跌得惨不忍睹。
10. Turkey - Istanbul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 - 君士坦丁堡
中国的读书人对伊斯坦布尔的向往,与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帕慕克本人大有渊源。我来土耳其前曾经让朋友们推荐一些和土耳其有关的好书,80%的人都推荐了这位自称“一只眼睛始终盯着西方的伊斯坦布尔作家”的作品。
也许不是每一个来伊斯坦布尔的中国人都会去贝尤鲁的纯真博物馆,但是那些爱读书的人多半会这么做。
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博斯普鲁斯、黑海、地中海....伊斯坦布尔不只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她几乎拥有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