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 人生剧本 自己写
高考后 人生剧本 自己写 【育儿宝典】 据《中国教育报》7月5日 刊载 独立教育 文化评论人 丁丁的文章(原文)大多数人 12年的读书生涯 似乎只是 为了考高分、上名校。但 工作十几年后,我才知道 最重要的不是 数学心算能力 有多强,也不是毕业论文 是否获奖,而是能否简明扼要地 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能否在 一大堆 难辨真伪的信息中 找到最关键的东西,并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能否在时间紧、压力大的情况下 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找出一个 既不放弃自己原则 又能获得多数人共识的有效解决方案······于是,我希望 高考后 孩子们 从现在 就开始 写他们的 人生剧本——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是根本,但学会辨识规律 是关键。爱因斯坦 曾说:我记不住 光的速度,但这并不重要,我随时可在 书里 查到这个数。爱因斯坦说的是,记忆、知识 和技能 这些东西 虽然有用,但 远远不如 观察和分析事物、辨识出 规律的能力重要。
充满好奇心、保持 不断学习 新事物的欲望。我 从小喜欢写作,尽管我学的是 环境经济 与政策,迄今做了5 种 不同性质的工作。开始研究 心理 和育儿后,我 便长期 给杂志专栏供稿。但 我并不觉得 当年学习的东西 都白费了,因为学习内容 本身是一回事,学习方法 和对学习的热情 是另一回事。世界不断变化,个人的阅历 和性格也会随时间推移而改变,学习的内容 会陈旧过时,但学习方法 和欲望 却 永远不变。因此 我也会 尽我所能,让孩子感受到 学习的乐趣,不为分数、不为学业、不为爸妈的赞扬 而学习,仅仅是 永远充满好奇、渴望 而探索。
全面深刻地 认知自我,在动荡的世界里 做自己的镜子 和锚地。人生需要 一面高质量的镜子,要清晰、完整、客观,而不是哈哈镜 或 残缺不全的破镜子。高质量的镜子,很难找到,所以 我们要学做自己的镜子,学会放下情绪,全面客观地分析自己、剖析自己、评价自己 和矫正自己。
有终身相伴的知音 和爱好。若没有知音相伴,人生会很孤单。我希望孩子们 在人生的各个阶段 都遇到包容 且有 同理心的知音,最好 有一两个 能和他们终身相伴的知音。
交友 乃至择偶,归根到底 取决于 对自己 和他人的判断。我希望孩子们 有幸 遇到 并识别一些 跟他们 志同道合、性格相投的人,也 希望孩子们有一两个 真正的爱好,孤单低落时 聊以慰籍,可作为心灵的依附。
热爱生活、坚持原则、乐观坚强。总有一天 孩子们会发现,这个世界 不仅有动画片、跷跷板 和温情的老师,还充满 竞争 和风险,会遇到 虚情假意的人 或邪恶肮脏的事。我希望孩子们 无论未来 经历什么,始终有能力发现 人性里 依然存在的善,有能力看到 生命的丰富多彩,有能力原谅,有勇气 和能力 在大是大非 面前 坚持自己的判断 。
生命是一场奇迹,无论 是美是丑、是黑是白,我希望 孩子们 能永远热爱,永远感恩。
(摘自《文摘周刊》7.11 第6版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