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热带中的忧郁
是的,这本书还没读完,我已经跌入了忧郁的谷底。是的,还没读完,我就在自己臆造而又不能平衡的泡沫中起飞,跌落,冰冷的房间气血下沉般悲伤而没有喜悦,找不到一个情绪和自我的安身之处。
关于这本人类学的探知我已没有心情,但似乎办公桌上这本书的摸索与思索,以及沉淀出带有思想脉络文字的努力可以拯救我。重拾文字,自我拯救??!
上帝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安排的人类生活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他给人们创造文明的认知与行动能力,也可能让人们在其中悄然自我毁灭。所谓文明,所谓原生态,所谓教养,所谓天性,在热带的探索中如同拨开参天树根以及酸枣林的船筏缓慢而又潮湿,无趣而又惊奇。针对法国人类学的研究,也跟风般参加读书会的解读,那时还不知道列维.斯特劳斯,也还不清楚涂尔干的外甥这些些个主角。可即使是主角,思索的最后的最后,终极精华的东西看起来又似乎那么玄虚。各种学科,此处人类学拉长漫长而虚无的视角质疑造物主自然选择,自我感觉精华的理论也可能从另一个视角是玩笑——权益的虚无,福与虐的虚无;追索的虚无,得与失的虚无……我理解读书可以是功利的,但更应看重精神的自我解救。追求中的自我完善何谈容易,我们把自己当作成人时,一时的迷惘和失落仍会让我们转身化作婴儿般的渴望爱似的嗷嗷待哺,以至于外在怎么都不能解救。
田园与酒吧,艺术与nature,奢华与清淡,十天或十年……大概都没错,是好的。但我再读它时似乎失去了你,再这个惶惶夏日感染了你热带的忧郁不能自拔。默,逃离,郁,继续……只能继续。只要血液流淌,继续就有希望,我们也不应仅仅为希望而微笑,为落魄而停滞。
忧郁的热带,痴迷傻气的七月,充满虚无和惊奇的七月。
“许多人永远做自己的过客,却不自知,他们不深入其中的任何一段时间,而仅仅是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打发生命,马不停蹄,以为凭此获得了人生的丰盛。如果没有真正爱过那些景和物,没有与某一段时间纠缠,没有身陷某个处所而不能自拔——你也就未曾真正进入,即使在那里待上一辈子,并且老死。人在与世界擦身而过的同时与自己的生命擦身而过。所有本该沉淀的岁月最后像轻尘一样无以附着,随风而散。”
——致不惑的你与忧郁的我。不止是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