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2 -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苑
(就 很不专业 很多构造并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17日晨乘二号线至韦曲南,换乘500(巨~难等)至关中民俗艺术博物苑。
尊敬的发起人为一享受政府津贴的人大代表,致力于抢救补修遗留下来的古建筑,在拆迁队手下抢回四十余院明清建筑。数百精美拴马桩被单独陈列。院落均从他处迁来,它们被布置于一条街的两侧,一端为为一城门,一端为一处稷王庙。(主要是去看总体建筑气质来着,多为官员、富商宅院,名字实在记不住,雕花名字也记不全,关键院子们对于一个路痴来说太复杂,没有办法进行图像记忆法,只能挑一些印象深刻的记录下来了,感觉需要脑白金)

来源有泾阳、富平、澄城等渭北城镇。左一为梨园,内置戏台,门楼各雕刻三国演义、苏武牧羊片段。

接下来好几处清时进士举人,有一位武举,其后代在民国时期、解放后均为一方贤者。举人宅院多对称,门楼两侧一般有偏院,一些门楼与前房连在一起,有些为两层。门楼上有的有狮子雕花,有的则素净仅有两个圆窗,有的二楼有方窗。一位为官者的宅院院壁上有为官五子典故的图案,影壁常见图案为麒麟,梅兰菊竹常见,怪石常见,多雕刻房屋檐而下空无物,有一宅院门楼入口内壁竟刻河洛图。

门楼边柱多精美(像很窄的山墙),有一对中间镂空,内置雕刻的戏台及人物,有一对有十字花且中有金属制花蕊,柱顶檐翘起得非常夸张。

有一位捐虚官位四品的商人,门开于门楼左侧,院落较其他较为窄,二进院门有匾曰“光裕”,此二字也出现在其他院落。右侧有一明时进士宅院,有石匾曰“三朝元老”(不是吹,还真是)。此宅院较其他清时宅院更加恢弘庄重,结构更为复杂。


右一为一清时秀才宅院,原位于西安市井,较为小巧。宅院结构并不一定完全对称,有一院落左侧为一排窑洞而右侧仅有壁。腰房(reception room)一般三开间,上房一般五开间,非常显赫者宅院上房有七开间。多有偏院,多有厢房。


一宅院为“前房后窑”式,上房为拱形顶六间窑洞,梁上刻八仙,中有八角透光藻井(?)。一宅院门口保留有上马石。有许多狮子柱、雕花床。床多有两层装饰,上层在下层外,以花卉雕花为主,色彩有黑、红、木棕色,一些有漆金,一些为彩漆。与宁波地区红漆贴金的玲珑精细相比更为庄重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我是造了什么孽选到这几天二刷西安,一个南方人大雪三天后在秦岭南麓荒郊野岭等了三个小时公交车回市区,内心可以说是相当绝望,真的发誓这辈子都不主动去下雪的地方了。一个人跟个孤魂野鬼一样wandering in death town (整个场子几乎就只有保安大叔).......不过不得不说阳光是真的好,空气也好,非常空灵的经历吧。想想看一两百年前可能发生在这些院子里的故事,回想一下看过的影视剧,想想看这些都是从各地抢救过来的,如果院落有灵魂,应该会惺惺相惜吧。



然后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情是西安公共交通的质量跨度,作为一路一带起点,西安市的地铁是全国前几个开始用支付宝直接刷码进站的,然而郊县公交仍然是穿着厚棉袄的售票员姐姐在没有空调的一块钱公交上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