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影》pk《我不是药神》,你pick哪一款?
前段时间张艺谋携关晓彤、吴磊二人,代表其新片《影》剧组,亮相新浪微博电影之夜。现场,张艺谋荣获微博最具影响力导演奖,而其作品电影《影》也获得了微博最受瞩目年度电影奖。
《影》是张艺谋继2016年《长城》之后的首部作品,早在三年前他就开始打磨这个故事。与张艺谋以往作品追求“浓油重彩”、华美艳丽的风格相比,《影》独特的水墨画风更加清新飘逸,这种极致的中国之美,是张艺谋一直以来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
而电影的海报一放出来便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与这段时间大火的《我不是药神》浓墨重彩的海报相比,《影》的海报则是以黑白为主基调色彩,借鉴中国的泼墨山水画,古典的中式美学再显张导的中国情结。



《影》的这两张海报出自著名设计师黄海之手。黄海曾为姜文导演设计过多款海报,前不久曝光的《邪不压正》海报也是由黄海制作的。而这次《影》的海报设计是黄海与导演张艺谋的第一次合作。黄海坦言:“制作这两张海报共花费了半年时间,期间修改了好多稿,”最终才有了现在这两个版本。
回顾张导的电影我们不难发现,从《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红,到《英雄》、《十面埋伏》的绿,再到如今《影》的黑白,张艺谋导演把色彩真真是运用到了极致!而在小编看来,此次的黑白确实非常的亮眼,单单只凭这两张海报也值得去影院一观《影》的风采!
色彩,无论是艺术色彩还是语言色彩,都具有某种约定俗成的、象征性的语言符号功能,都能反映一定的民族文化心态。黑色与白色,两种普通平常的颜色,通过引申、象征或者将两者进行组合、叠加,会构成一种全新的、不可思议的新意象。在语言中,生活中,绘画中,设计中……黑与白各自有着不同的涵义。
关于白
白色是所有可见光光谱内的光同时进入视觉范围内时呈现的颜色,这样的光称为全色光。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白色既不是冷色,也不是暖色。
可以说白色是“没有颜色”的颜色,可以和任何颜色搭配使用;而白色与黑色的搭配是彩色搭配的极致对比和调和。白色的设计看似很简单,但是对于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很高的挑战。好设计通常是看起来没有设计的设计。使用白色并不意味着一定是“极简”的,极简主义并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颜色;同样,“空白”也并不一定要在元素周围使用白色。
关于黑
黑色是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内时呈现的颜色,和白色正相反。颜料如果吸收光谱内的所有可见光,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人眼的感觉就是黑色。黑色是一种很强大的色彩,它可以很庄重、很高雅,而且可以让其他颜色( 亮色) 凸显出来。
在设计中,黑色几乎是所有颜色的好搭档,黑色和白色搭配可以提供很棒的对比,和红色搭配非常引人注目,当和橙色搭配的时候依然很有吸引力,黄色在黑色背景上很突出,但是与浅蓝色搭配却会传递一种保守的味道。
黑与白
中国水墨画主张“黑白分明”,用黑白表现一切,所以有“墨分五彩”一说,即干、湿、浓、淡、焦,在黑白对比中使得无色产生有色的感觉。色彩在一幅画中起到一种很好的桥梁作用,点、线、面是最好的沟通语言,就表现形式来说,都是用黑白二色来表现对象,这种黑白的实质就是点、线、面的综合运用,是一种点、线、面的艺术。而黑白水墨画讲究的就是点、线、面的融会贯通,以此来表现十分复杂的形象和丰富的黑、白、灰层次。
中国绘画中的用色是以情定色,西方则是以理定色,用RGB、CMYK 来定义这些原色。
黑色和白色的搭配一直都位于时尚的前沿,永远都不会过时。黑白两色是极端对立的色,然而有时候又令我们感到它们之间有着令人难以言状的共性。白色与黑色都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和无限的精神,又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它们似乎是整个色彩世界的主宰。
黑色与白色,两种普通平常的颜色,通过引申、象征或者将两者进行组合、叠加,会构成一种全新的、不可思议的新意象。
黑白与书画
纸张上展现的黑白文化同样意义深长。传统中国画,往往以极简的笔墨乃至空白或黑团去表现客观物象的存在。一条弯曲的线,便象征着山脉、水面,常常不着一笔却让人感到如见重峦叠嶂、万顷碧波。一团墨水泼出了人们许多幻觉,也许是远山,也许是丛林,以简概繁而无中生有,如太极图的阴阳鱼,黑鱼白眼,白鱼黑眼,黑中包含着白,白中蕴藏着黑,黑白相依,黑白相融。
简单的黑白关系道出了中国画的审美真谛。这种审美关系的体现,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借助于“白纸黑字”这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把蕴藏在内心世界的精神意识表达出来的书法艺术,也是由于黑白的分布,才形成了中国书法特有的空间美。黑充满了神秘、无限、幽远、冥灵、深奥之感。五彩缤纷的世界,无处没有黑的影子。黑,在书法中是指以毛笔蘸墨书写在纸上的点画。墨所富有的浓、淡、润、渴、晕、渗等变化,表现出了寂静、古雅、幽玄等极为深远的东方精神。
颜色有时让我们分心,但是黑与白直接的对比可突出表达主体的内容,好比那些古老、独特而又经典的黑白木刻版画。中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而版画是印刷术中由图像印刷术部分派生出来的一门艺术,直接同印刷术的起源和进步密切相关。长期以来,黑白木刻作为艺术版画中的主体,在当代版画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仍具有其他版画品种不可取代的特点和优势。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优秀的版画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探索黑白艺术的奥秘。
在古今中外优秀的版画作品中,人们看到了版画家可以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依据,进行黑白处理,如Kathe Kollwitz的木刻作品《牺牲》、Rockwell Kent的版画作品《迎着升起的太阳》、张怀江的木刻作品《方志敏在狱中》。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古典还是现代的绘画,都离不开黑白版画的艺术实践。如西班牙著名艺术大师Pablo Picasso( 巴勃罗· 毕加索)在1942—1968 年创作的161幅版画,均为名著的插画,由4部分组成:《大自然的故事》《卡门》《斗牛》《塞莱斯蒂纳》。
这些版画充满无限创意和想象,以写实手法多角度地反映出大师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情绪与欲望,以及他那份对艺术与生命的执着追寻。由于他在画中省略了许多黑白灰之间的过渡层次,他的作品别具一种深沉、神秘、忧郁的情调和力度。版画运用色调中的两极——黑与白,缔造了一个形色的世界。可见,有时最简单的东西,也往往是最难的。
黑白与摄影
黑白摄影是众多视觉艺术的单色分支之一。单色英文monochrome源于希腊语monochromos,指一种颜色。
在彩色摄影发明之前,黑白摄影占据着主要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即便在彩色摄影出现后,黑白摄影还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它的持久魅力来自它鲜活生动的影像效果及其独特的表达情感和渲染气氛的方式。黑白摄影为主题创建了一个鲜明的、忧郁的、浪漫的、永恒的基调,它削弱了杂色,突出了主题,可以避免让颜色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好的黑白照片能表现诚挚的情感,它能让摄影师重温拍摄时的美妙光影,更能让观众在相纸上看到和领悟到摄影师心中所想。

黑白与电影
作为一种不可替代的电影语言,黑白电影始终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黑白电影以一种近乎于纪录片似的写实风格,运用黑白影像把叙述的故事放置在原有的历史时空,产生真实感和令人信服的凝重感。黑白形成了其他色彩所无法产生的视觉震撼力,用震人心魄的力量将电影所要表述的思想内涵强烈地传递到了每一个观者的心中。谈到黑白电影,Alfred Hitchcock是一个绕不开的里程碑。Alfred Hitchcock的电影往往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对悬念的设置和人物心理状态的表现有着高超的把控能力。他运用音乐、节奏、光线及黑白对比,让剧情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尤其是黑白两色的运用,更使电影产生了强烈震撼的效应。
其实黑白电影不仅能带给人冷漠、紧张或是恐怖的感受,黑白电影同样也可以具有舒缓的节奏、明快的色调,甚至是充满抒情的气息。如拍摄于20 世纪60 年代的日本电影《裸岛》,淡淡的黑白影像、浅浅的黑白景物对比,生活的质朴感油然而生。不用刻意地处理或强化画面中黑白之间的对比关系,让生活的原貌以其固有的姿态自然地呈现。由于黑白片子的作用,所有日常生活的场景显得更加平淡,但是就在这看似平淡的日常画面中,却被赋予了超出日常生活的巨大视觉张力及撼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黑白与设计
同样用最少的艺术语言去表达最真挚的情感的艺术门类还有平面设计。
平面设计的分支很广,包括包装设计、版式设计、品牌形象设计、书籍设计、标识设计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平面设计师拒绝跟随大众使用多彩的表达方式去传达作品的内在精神,取而代之,黑白这两个永恒的颜色成为了设计的主角。
平面设计中,黑白之美是无穷延伸的,具有广阔的想象和回味空间。黑白以其单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把设计创意整体化、新颖化,并以具有强烈感召力的视觉表现形式明确而充分地向受众传达设计内容。黑白虽然不如有彩色那么绚丽,没有丰富的色阶与美妙的色彩效果,但是它给人一种朴素而高贵的气质,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韵味,以及鲜明的节奏构成美的旋律,将五彩缤纷、千变万化而繁杂的自然生态概括于一体,使黑白的色质给人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黑白也是最能与其他色彩搭配的颜色,设计师可以用黑白创造新的流行主题。
黑白与建筑
黑白在空间中的运用也一样匠心独运,如中国江南水乡别有风情的粉墙黛瓦,更如当代极简的北欧风格。北欧崇尚简单、舒畅、自然的装修风格,在室内设计中常常运用属于“万能色”的黑白色,它们可以在任何场合同任何色彩相搭配。结合材质上的精挑细选,工艺上的尽善尽美,回归自然,崇尚原木韵味,外加现代、实用、精美的设计风格,反映出现代都市人进入后现代社会的另一种思考方向。这样的空间给人的感觉干净明朗,绝无杂乱之感。

白与时尚
黑白色是永不过时的服装配色。服装作为一门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艺术,既是人类文化与历史的载体,又是人类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最直接、最丰富、最生动的体现。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黑白图案的点线面之中,使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给人们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而设计师为了迎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在服装设计中大胆、多样化地运用黑白两极色彩,如Coco Chanel、Catherine Memmi、Christian Liaigre、Mies van der Rohe、Frederic Mechiche、Anouska Hempel和Giorgio Armani 这些著名的大牌。黑白两色看似简单,却处处渗透着对女性的爱抚与点滴关怀。
电影《蒂凡尼的早餐》中,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简洁高贵的小黑裙留在了无数观众的脑海中。黑白二色实现和满足了当代女性展现自我的个性需求,为现代女性塑造了完美的着装概念和崭新的时尚休闲生活方式。
不管黑白是运用在书画、摄影、设计、建筑还是大胆的时尚中,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黑和白绝对拥有它们独特的地位。
在不同的媒介中运用黑白可以提升档次,有助于迅速地传递信息,简化形象到必需的限度,用微妙的色调变化烘托出环境与气氛,从而使作品更具有戏剧性和冲击力。对于设计师而言,黑白二色是一对既简洁有趣又充满诱惑的设计艺术语言,设计师和受众可以根据各自的感受去想象,去回味。黑白之美可以创造一种气氛,留下一种印象,把作品推向更高的审美境界,使设计作品具有“有容乃大、包容万千”的艺术价值。色彩可向人们展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黑白却能通过启示的力量,引导人们体会作品背后艺术家的想法。它告诉人们的不只是“好看和不好看”,它还告诉人们情感上更深的方面,这种情感比彩色的现状更为丰富:包括对人生的恬淡豁达,对外部世界丰富细腻的情感认知,自由、平静、真实的创作理念和良好的美学素养,优雅的品位和淡定从容的精神空间。在这种真实性的前提下产生了力量感,这种力量可以震慑心魄、荡涤灵魂。
在黑白的尽头我们见证了光明的力量。摒除了表面扰人的色彩,才看得见内心真正的颜色。在这个被各种颜色包围的世界里,你怎样才能脱颖而出?试试黑白。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可以购买《黑白灰设计 摒弃有彩色的设计法则》详细阅读哦!

作者:善本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2016年11月
ISBN :978-7-115-434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