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先好好“活着”吧
近些年来由于生活工作各方面的诸多不顺 , 让原本性格有点内向的自己愈发感到焦虑和消极 , 久而久之似乎对周边的一切都开始置若罔然, , 提不起兴趣来。 。 伴随着长期的失眠 ,精神更加萎靡 , 我终于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患上了轻度抑郁症 , 这让我不禁惶恐 。 还不到三十岁的年纪 , 是绝对不会任
由这该死的精神疾病蚕食自己的。我必须得赶快振作起来 。
然而决心易下,行动犹难。这种需要自己与自己做出强大对抗的行动往往会让人甚至不知何以入手 , 而自己也不是宽裕到有足够的闲钱和时间去看个心理医生什么的 , 即使看了也未必就有效果。
努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于空闲的时间好好读一本书 , 却不得不承认吸收的精华也仿佛只是堆在胸口 , 未达脏腑 。 合上书后依旧被现实折磨 , 焦虑难安 , 失眠已是常态 。 每当这个时候 , 我都会下意识的怀疑一切 , 怀疑自己的初衷 , 关于梦想 , 关于爱情 , 关于未来 。 这一切在如此心境下如镜花水月般遥不可及,这让人惊恐不已。
然而庆幸的是我并没有就此放弃阅读 , 依旧很规律的每天至少一个半小时 。 为此还特意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卧室 , 把原本看起来只是堆积杂物的桌子收拾成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写字台 , 那把平日只会放置脏衣服的椅子也被擦拭一新 , 同样沦为堆积杂物的壁柜已然成了书架 , 刚买回来的大量书籍也被有条不紊的排列进去 。 这样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不如把时间花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好好看看书是我当时脑子里唯一的想法。
四月份的江南遍地春暖花开 , 生机盎然 , 处处一片繁荣忙碌的景象。而内心压抑已久的我决意请假外出踏青散心 。
因为早前一直工作在南方 , 这次便决定前往一个北方的景点,后来定了去泰山 。 当然了 , 一个人去 , 坐火车 。 并顺手从书架上抓了本一直没时间看的 《 活着 》 塞进背包 。 买了晚上七点多的火车票 , 要次日早上八点多才到站 。 一上车我便开始心无旁骛的看《活着》,我认真的逐字逐句的体会着主人公的故事 , 被引人入胜的情节深深吸引 , 心情也随着情节进展不时的波澜起伏 , 一面还仍不忘记要保持神态自若避免引起车里人的鄙夷。后来则证明很明显是我多虑了。
车厢并没有像春运时那么夸张 , 倒也基本满座 。 衔接处偶尔会有两三个农民工衣着的人蹲着抽烟 , 车厢内伴随扑克牌甩桌子的叫声此起彼伏 ; 站在一张座椅上扯着嗓子叫卖狗皮膏药似的袜子推销员 , 三五一群攀谈的中年男女 , 来回推着小卖车叫卖的列车售货员 , 以及手持玩具或奶瓶不时的跟着刚学会奔跑的孩子屁股后面保驾护航的年轻爸妈 。 空气里到处弥漫着开水泡面 , 各类零食小吃以及各男女老少所有的千奇百怪的气味 。 我依然自顾自的在看着书 , 座位对面的小情侣倒也文静 , 只是小声交谈 。 坐我走道对面的是一位浓妆艳抹自称世代中医的中年妇女正以扭曲复杂的表情给她对面一位大约 50 岁上下的老哥看着手相,好像最后推断是他肝脏不好 。 车厢末端不知何时上来的某个道姑打扮的中年妇女正专心致志的在朗诵某种普世经文 , 细细听来竟是不着边际的歪理邪说 , 惹得旁边想要打瞌睡的邻居纷纷起身指责抗议 ...... 如此种种,简直不胜枚举。放眼望去整个一小说里时常出现的百家大院嘛 。 想到此我不禁偷偷大笑起来 , 这一笑顿觉整个头部皮肤和大脑细胞一下子轻松活跃起来了 。 这久违的快乐来的莫名其妙 。 我忍不住放下了书 , 只觉心情豁然开朗 。 倒不是因为后边座上那位始终在追忆自己往日风光的老兄的侃侃而谈 , 也不是 “ 道姑 ” 的奇异装扮抑或其口中宣称的理论信仰 , 更不是那个中年男子放弃仅贵了三十五块的打折机票而选择乘坐这列拥挤又耗时的火车 。 老实说我也不知道为何发笑 。 眼前的各位多出身贫寒且忙碌于市井 , 挣钱养家的辛酸与煎熬深深的印刻在他们深棕色的皱纹和疲惫的眼神里 。 可以想见他们平日工作和生活里或许多沉默寡言,因为这个社会除了他们至亲的人以外几乎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心里世界或对生活的理解云云 。
他们可能在城市里从事着最基层的辛苦劳作 : 工地上砌墙 , 工厂里加班 , 货车司机不分昼夜的接活儿奔波 , 还有大型蔬菜贩子会长年全国各地奔走看货并供应某地菜市场某档口的批发 , 运气好挣得还挺多,运气不好可能还搭了本钱。
然而此时此刻 , 这节长长的绿色车厢里 , 他们似乎都找到了知己,一句话便可引起一波无休止的 “ 多方会谈” ,他们高谈阔论,表情和肢体语言丰富且真挚,时而低头长叹 ,时而仰头大笑 , 如此不拘一格 , 洒脱随性 , 仿佛车窗外是一个人人不想涉足却又急不可耐不得不尽早踏入的矛盾世界 。
约摸午夜时分 , 旁边一位中年妇人打电话时的语气不禁让我想起自己两年前的那段为期十天的可笑婚姻 。 不禁感慨
有时候,“孝顺 ” 是一把悬挂在很多人头顶上的一把至高无上的道德利剑 , 可以统杀一切是非曲直 , 这把剑在中国可能还要挥舞好几个世纪。
已经彻底融入到这段 “ 车厢文化 ” 中的我不知何时竟也加入到指责那个道姑的队伍中去了 。 势单力薄的她并没有就此退缩 , 反倒给每个试图挑衅其信仰的人投来鄙夷不屑的目光 , 乘警闻声而来 , 却也奈何不得 , 只能劝其由朗诵改为默读 , 而我们这群围观起哄的看客仿佛是被其虔诚感染了似的纷纷欢笑而去也就不再刁难于她了 。 人群此时被车厢另一头的喧闹声吸引住了 , 只见一位列车售货员手扶小推车把手正驻足于过道上与周边一群毫无睡意的乘客打成一片 , 欢闹声惹得另一头试图睡上一会的人们不禁骂骂咧咧 , 好一阵子这位口若悬河的售货员才满面春光依依不舍的从 “ 会谈 ” 中离去并叫嚷着结束今天最后一次供货。
夜很快深了下来 , 喧嚣也已基本停止 , 车厢上座率此时约有八成, , 疲劳的人们一个个皆东倒西歪, , 不时便鼾声四起 ,不久前激情高涨的风尘笑谈也犹如窗外黑压压的麦田一般渐行渐远 。 我竟没有睡意 , 好像还在留恋刚才这个菜市场一样的小世界 , 这里没有虚伪造作 , 没有附庸风雅 , 没有正襟危坐谈吐优雅的绅士淑女 。 所有人都在本色出演 , 有的只是廉价的对话和本真的灵魂 。 说来奇怪 , 我今夜丝毫没有往日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莫名焦虑感 , 想到此 , 仿若有些无病呻吟的嫌疑。不知何时我好像也在朦胧中睡着了。醒来时是被坐在旁边拿行李的大哥给吵醒的 , 原来他已经到站 , 正准备收拾下车 。 见我抬头坐起身 , 他一脸憨笑的向我示意,算是打了个招呼。我不记得自己是否回应了他 ,只知道这位看上去四十不到一脸憨厚的大哥从我昨晚上车后就一直坐我身旁 , 一路上也没说过几句话 , 导致我对他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 只记得他临走时弯腰捡起我那本不知何时掉地上的 《 活着 》 递到我面前示意我收好后便微笑着匆匆下车了。
我拿起手机看了下时间 , 已是早上七点多了 , 我自己也要在下一站下车了 。 随即就起身活动了一下 , 这才发现车厢里的人已所剩无几 , 坐我对面的那对抱在一起的年轻小情侣此刻也醒来了 , 我们攀谈了几句才得知他俩二十刚出头 , 这次要去吉林女孩子老家见父母 , 阳光从车窗洒进来 , 姑娘看向窗外 , 棕色的眼睛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剔透十分迷人 。 看的出来两人十分恩爱 。 我在心里羡慕的想要落泪 。 列车售货员又重新推着小推车迎面走了过来 , 现在是早餐时间 ,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车外已满是忙碌的人群。
我抓着那本 《 活着 》 有点眩晕的出了车站 , 出站口眼前便可看到连绵起伏的山峦 , 据说正是泰山 。 此时阳光渐渐火辣起来 , 来不及欣赏便一头钻进了一辆出租车前往酒店 。 这次旅行的意义仿佛已经被点燃了 。 至于我的 “ 轻度抑郁症” ,我不知道还要多久
才能完全战胜它 或与之妥协,但此时此刻我很清楚它也仅仅只是来势汹汹而已 。 一想到接下来就要征服巍峨雄伟的五岳之巅便心潮澎湃 , 激动不已 。 到了酒店房间已经疲惫不堪了 。 我立马卸下行囊 , 洗了个澡便赶紧上床睡觉 , 睡意朦胧中仿佛还在念叨着 “ 回程还坐这班列车”。
*完*
© 本文版权归 Henry-_Zhang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Henry-_Zha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1-19 0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