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 ——过于宏大的场面却都始于某个瞬间

斯蒂芬·茨威格,最为我们熟知的身份是传记作家。有描写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有关于罗曼·罗兰的传记《罗曼·罗兰》,有讲述卡萨诺瓦、司汤达、托尔斯泰的《自画像的名家》,以及曾经被徐静蕾拿来改编成同名电影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更是早已经享誉世界。
他还有一部几篇文章组合的《人类群星闪耀时》,最初只有五篇,大多是一些曾经改变了人类走向或者影响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某些个瞬间。后来在编著的过程中,又逐渐不断增删,最后形成的常见版本是收录了12篇。
这收录了12篇的就是《人类群星闪耀时》。有关于战争的,比如拜占庭的陨落、滑铁卢的一分钟等。有关于伟大艺术诞生的,比如亨德尔的《弥赛亚》、鲁热的《马赛曲》等。有探索未知领域的第一批勇者,比如第一个触摸太平洋海水的巴尔沃亚、第二个抵达南极的斯科特团队等。还有那些改变了人类布局与联络的事件及关键人物,比如旧金山(加利福尼亚)黄金热的引领者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将欧美大陆用电缆连接在一起的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等。以及关于歌德、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宁等卓越人物身上的几个关键点。
其实,单从篇幅来说,这是一本薄书。但是每一个故事和节点所涵盖的信息量,确是十分庞杂的。作为一个对世界史特别是西方史不甚了了的我来说,其中很多章节和故事,消化起来都十分吃力。但是茨威格以第三人称的写法第一人称的视角,还是很容易将读者带入其中,或彭拜的时代,或悲情的寥落,或成功的狂喜,或失败的颓丧,每一个历史节点,似乎我们随着他的笔触一一亲历其间。
茨威格的叙述十分生动,而且很自然地就会将读者带入其中。时而发出后人的感叹,时而写出当世人的旁观,仿佛那些画面,都化作了一帧帧影像,开始在眼前一点点浮现。
每一个历史,都不是轻易铸就的。但是那些铸就历史的关键节点,却看似多了一些偶然。仿佛在这些人类群星闪耀的瞬间,任何不经意的动作,都能改变后来人类的历史走向。然而,在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偶然间,却深埋了一条必然的线,不容置疑、不可更改、甚至无从发现。
但是在这些不同的场景中,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比如每个试图创造历史的人,无不都有着惊人的毅力和不容置疑的坚定,甚至有些固执和决绝。他们在自己划定的道路上,不可一世的行走着,无论面对何等的风霜,都不曾想过更改和停滞。哪怕最后的结局是一个落寞的背影,甚至是牺牲生命,他们依然在所不惜。因为,每个目标,都已经种在了他们心里,并逐渐长成了一棵树,葳蕤茂盛。
我想,茨威格为这本书赋予这个名字(也或许是后人采编时取的),极其恰当。当这些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不是也酿就了一个个历史值得铭记的瞬间。在漫长的人类变迁中,留下这些当时看似不经意事后确实浓墨重彩的一笔。以至于,每一次我们回望时,都会不自觉的感慨,如果当初的任何一个瞬间出现不一样,或许现在就是另一番景象。所以,历史从来都容不得假设。
这里边,悲情英雄居多。似乎那些悲情的瞬间,更加凝聚力量,更加打动人心,也更加触动心弦。每一个落寞的背影中,似乎都藏匿了一段历史。每一个失落的眼神中,似乎都贮藏了一段人生。每一次最后的回眸间,除了对世间的留恋外,是否还会残留一丝悔恨和不甘。
现在我们以今人之眼,观古人之事,依旧可以感到当时的心潮澎湃、血脉喷张。无论是跨越大洋的第一次电报通讯,还是作为人类超越了哥伦布之后第一个触及太平洋咸涩海水时的冰凉,无论是《马赛曲》扬名世界而鲁热却不被人所知,还是格鲁希那一分钟的懦弱与迟疑从而将滑铁卢永久地刻进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中。等等,这些所有曾经被历史藏匿的时光,就这样被后世一点点的铭刻进了历史的光影中,一次次的告诉世人这个历史上那些曾经改变过后世的精彩瞬间。
尽管,这些人早已经长眠于地下,但是他们用自身的野蛮、勇气、智慧、坚韧、金钱甚至是生命所造就的那些瞬间,终将长久地留在人类的历史中,一次次供后人拿来不断地讲解、宣扬、膜拜、回味。
人类群星闪耀时,无论是哪一个当初不经意的瞬间,却都铸就了历史不可描摹的宏大场面。
-
豆友175722772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07 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