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小计0713
公益
这周很忙。自己策划执行了一个去定州的公益活动。组织美术老师朋友和老板的儿子们一同去了定州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学校是去年推广比赛的时候认识的。去年对学校的情况不甚了解,只知道是服务在京打工人员子弟设立的,孩子们的父母主要是在北京从事诸如餐馆服务员,快递,保安等收入较低的行业。
刚好赶上老板的儿子们考上美国知名艺校,回京过暑假,想来他们可以获得参与公益活动的证明,也可以让小朋友们见见世面,就试着跟老板提了一下。没想到很爽快就同意了。帮我联络这次活动的范老师也很热心地忙前跑后,还帮忙找了车。活动策划比较简单:请老师们基于大赛今年的主题带领孩子们画画。因为有点担心老板的儿子们不太熟悉给小朋友上课的形式,又喊了彩莲和媛媛,她们2位也欣然受邀。于是一个简陋的公益活动就成功立项了。
临出发前一天,我去跟老板娘对流程,刚好赶上公司的另一位股东也在场。我大概介绍了一下情况之后,他立刻表示慷慨解囊,购买一套画笔和速写本送给参加活动的孩子们,同时要求自己的女儿也一同参加活动。他女儿就读的是伦敦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活动一下子又洋气了一些。
定州在保定的南部,从北京驱车过去,走了近4个小时。在幼儿园简单参观了一下,就直奔饭店吃饭。话说,定州的物价真是低,13个人,大鱼大肉没少点,结账才600多点。
为了作品出效果,校方给我们安排了幼儿园大班的孩子。我们进去的时候,孩子们已经坐好了,特别有礼貌地一遍遍喊老师好。24个孩子分成了4组,当课程主持老师邀请孩子们自己选择上课老师的时候,教师里鸦雀无声。于是有只能由老师来自己选学生。开始有点拘谨,但很快就撒开了。同行的还有一个法国籍的姑娘,那组的孩子又好奇,又羞怯。反倒是跟我重复了很多遍学过的英文。
上课的老师们基本都以启发为主,孩子也从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开始画起。太阳的图示依然是30年前的款式,月亮也挂着标准式的微笑。老板娘说有个孩子画了一只猫,她觉得 很不错。但是在老师的强行干预下,猫的身体被涂成了粉红色。回程的路上,她一直在表达对孩子的同情。
作品出来,简单看了一下,估计好成绩是没啥希望了。但是大家都玩得high。其实也足够了。

如何成为一个不焦虑父母
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还未为人母,我就已经够焦虑了,时常在生和不生之间摇摆不定。

这次定州行的漫长车程中听老板娘和彩莲,媛媛聊了很多关于小孩教育和美育理念的话题。可能要成为不焦虑的父母,得先成为一个内心强大,拥有普世价值的人先。
老板娘讲到自己的小孩4岁出国,6岁回国,在北京念小学的时候,为了不让老师刁难孩子,她主动去找老师谈话:不要苛刻孩子,保证孩子可以考到平均分;想法和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让小孩积极参加活动;保证小孩玩的时间。说起来都不复杂,但是在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能够真正做到其实很不容易。
同行的媛媛,是我的前同事,也是不错的朋友。她有个5岁的女儿,孩子2岁的时候她就买了学区房,保证孩子可以读好的小学。对女儿的期待和要求都颇高。她的原则是可以自由选择,但是一旦选择就要坚持到地。所以女儿报了舞蹈和滑冰的项目之后,她都会紧盯着孩子把自己承诺的任务额度做完才行。为了女儿的教育,她开了蒙台梭利儿童之家,为了女儿的英文,她组织游学活动。她总能把爱好做成生意,也很酷。
媛媛在车上也分享了一个让我印象颇深的案例:幼儿园的老师一个休假,一个生病,突然又有一个老师病倒,于是幼儿园值班的老师就剩了一个。但是园长表示自己会顶上来,还有外教同时在帮忙,所以不用担心。但是消息一出,家长群里就炸锅了。家长们抱怨老师缺席,孩子们缺人照顾云云。媛媛觉得,家长们整天嚷着要让孩子独立,帮助他人强调各种先进的育儿理念,当机会真的来的时候,这些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蒙台梭利式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这种时候不正是可以帮助老师,照顾自己的好的锻炼机会么。彩莲补了 一句:家长在这种时候把教育理解为一种商品,觉得自己购买的商品价值打了折扣。
说起来,结婚之后,尤其是放弃跟公公磕,搬到李先生自己的房子之后,我的焦虑感反而少了很多。心态这事看来受制与环境,但跟多还是自己要调整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