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就是要留给最爱的人

01
下午,和隔壁的王姑娘一起去买菜,因为她说要给大家做炸酱面吃。
回来的路上,我问她:“昨天的啤酒还有吗?”
她说:“只有两瓶了。”
“那三个男生怎么分啊?”
“不用分,我男朋友自己喝就好了。”
这句话说的干脆又坚决,我一时不知道怎么接话。
“本来就是啊,我就是给他买的,给别人喝是因为有多的,现在没有了,我肯定要留给男朋友,其他人关我什么事。”
这态度,我真心有点佩服。
她住进来刚好一个月,原来不熟,只知道特别贤惠,每天起的比我还早,给自己男朋友做早餐,晚上也是做好一桌子菜等男朋友回家,一直以为性格是比较温柔、安静的那种。
这段时间熟了,发现是个很热情开朗,做事干脆利落,处理人际关系完全不拖泥带水,而且有一丢丢强势的人,是我最喜欢,也最羡慕的那一类人。
每次一起吃饭,她会把账算的很清楚,连用掉的米油盐都会加进去,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大家亲兄弟明算帐,谁也不用跟谁客气。
做了酸菜鱼,男朋友吃了两口就去接电话,她提前帮男朋友盛出来,“我就是要给他盛,我做给他吃的,他如果吃不到,那我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狗粮撒的也是666。
跟她一对比,我发现我输了。
前天还跟小哥哥大言不惭的说,“我不属于对每个人都好的,我会对最喜欢的人最好,其他人就一般般”。
因为他说了一句话:你对每个人都好,相当于对每个人都不好。
这话以前我是知道的,也认定自己一直都是会对某一个人特别好,其他人就一般般好的人,但跟王姑娘比起来,我还是弱爆了。
因为我在对最喜欢的人好的同时,也总在想着,照顾一下其他人,这就造成了,最喜欢的人感觉不出我对他有多特别,而对其他人的好,没有对比就不会被看见,我自己呢,又因为精力被过度分散,总想什么都兼顾,就显得很累。
其实,要喜欢一个人,珍惜一个人,把眼睛固定在他身上,所有温柔都给他,就好了。
02
又刷了一遍《危情三日》这个电影,第一次看的时候,被约翰对自己妻子的信任震撼到,而这第二次看,所感受到的,除了信任还有他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因为对妻子的爱而在内心中激发出的坚毅无比的力量,以及约翰和妻子之间,那再大的苦难也消耗不尽的温柔。
之前写过“真正深沉的爱,是一种并肩作战,把对方生命中沉重晦涩的部分,也接过来,跟他一起承担。”但平心而论,这放在真实的生活中,实在太难了。
当一个人自己也承受着煎熬的时候,内心的能量不够充足,他根本没有精力再给对方以温柔。
所谓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是如此,每个人都面对铺天盖地的鸡飞蛋打,谁还顾的了谁啊。
就算真的相爱,当发现对方的沉重把自己也拖入深渊,而自己只要放弃这段关系就可以置身事外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逃离。
但约翰不是。
他真正把自己与妻子的全部一生都捆绑在一起,只有你存在,我才有未来,如果没有你,那这世上的一切对我都毫无意义。
所以,当他看到妻子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甚至在狱中自杀的时候,他就决定要为了妻子,变成一个斗士,赌上自己的事业、性命、未来、道德底线等等全部的一切,与整个世界为敌。
狱中探望的时候,妻子看着他沧桑的样子,心疼的说:“看看你,怎么搞成这样子了?”
约翰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说:“没老婆在身边,我什么都干不了,甚至自行车都骑不好。”
两个人都知道彼此承受着怎样的煎熬,所以也都在拼命掩饰,拼命让对方感受到多一点的温柔与希望。
最喜欢的依然是,妻子亲口承认自己是杀人犯之后,约翰对妻子说的那番话,“我不在乎你说什么或你怎么说,我不相信是你干的,绝不相信,我知道你的为人,而我向你保证,你的人生不会就这样下去。”
“I know who you are”,这是今生至此,我听过的,最感人的情话。

如果要爱一个人,就义无反顾的站在他身边,当他受到伤害、孤立无援、软弱无助、沮丧落魄的时候,把自己的手臂给他,信任给他,支持给他,托起他的下巴,扳直他的脊梁,让他知道,无论如何,你都爱着他。
03
对独一无二的亲密关系,执念了很多年,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小时候对这种关系的缺失。
爸妈很爱我,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也是长大之后才真正懂得。
过年在家,有一次我侄女对全家人大发脾气,原因在大人看来会觉得很滑稽,无非就是她妈未经她同意,就把她最爱喝的酸奶送了人。
当时也觉得,这孩子太不懂事了,就是一箱酸奶啊,我再给你买就是啦,可无论怎么哄她就是不开心。
后来想起我小时候的一些事,才明白她当时的心情。
十岁左右,一个长辈送了我一些铜钱,自己当宝贝放进存钱罐藏起来,后来姨妈来串门看到了,就跟我妈要,说回家给自己小孙女做毽子,我妈知道我会舍不得,但还是自作主张的给了,我知道之后闹了好多天的情绪,她也说我不懂事。
可现在过了很多年,我想起来还是觉得气愤,依然跟我妈说,如果我是你,无论如何我不会给,我自己孩子心爱的宝贝,凭什么拿给你去当玩具。
但我妈也依然坚持她的观点,“别人都开口要了,我哪好意思说不给,不然显得多小气。”
孩子的价值评价体系和大人是不同的,在大人看来,只是一箱酸奶,几个铜钱,但孩子看到的是自己最喜欢的的东西,大人觉得,是基本教养,是礼节,可对孩子而言,我管你什么礼节不礼节,我只知道,我最喜欢的东西被抢走了。
而且,如果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后果其实很严重。

我的爸妈本来就不会建立亲密关系,对自己孩子几乎没有过亲亲抱抱举高高这些举动,又是特别重礼节的人。
每次有别人家的小孩,总是像招待小祖宗一样的供着,我亲眼看到,他们把没有给我的给了别的小孩,就会很受伤,甚至怀疑,他们喜欢别人比喜欢我还多。
看不到自己对他们来说有什么特别,感受不到自己的重要,后来长大了,就一直希望得到一份专属、亲昵而又安全感十足的爱。
可是,小时候的感受就一直伴随到现在,不管我跟一个人单独在一起时可以多亲密,尽管心里也知道我对他有多重要,但一到人群里,还是会完全失了存在感,那个原本近在咫尺,长在心里的人,会一下变得遥不可及,好像自己变成了对任何人来说,都可有可无的人。
不管我怎么用理智去宽慰自己,这种存在感的缺失,却怎么都没办法消减,所以,我也不喜欢人群。
有时候,爱真的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私,你不用时时刻刻都做讲究礼节,通情达理的人,最好的就是要留给最爱的人。
因为如果没有被偏爱,他又如何知道自己是最重要的那一个呢?
如果你也深爱着某个人,请问自己以下问题,你给了他足够的安去感吗?让他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了吗?你给他的爱和温柔够多吗?比给别人的都多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又拿什么证明,自己有那么爱呢?
-作者-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柒月暖阳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在个旧,我帮陌生人卖了半天鞋 (15人喜欢)
- 去了蒙自,忽然觉得我的36岁,过的太幸福了 (79人喜欢)
- 路过的姐妹可以暂停一下,恭喜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吗 (438人喜欢)
- 云南我最喜欢的小城出现了 (369人喜欢)
- 去了趟弥勒,被这座小城迷的五迷三道 (1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