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观后杂感
看《我不是药神》的时候,因为大概知道主角最终会因为卖假药被捕,知道会有很多的人拥护他,所以对主角的期望也比较高。
一开始来说,徐峥饰演的程勇,确实是一个猥琐、暴躁的市井小人,逃避房租、送父亲去养老院却交不起钱、父亲有病不去治、在律师面前对前妻动手,虽然身上流露出的不思进取和暴戾令人生厌,但也不得不承认他有他的责任。儿子要钱买球鞋,父亲生病要照顾,这些他都没有逃避,担起了一个父亲和儿子该有的担当。所以后来,发财后以原价甚至以更低的价卖格列卫给病友,由人到神的转变就显得合情合理起来。毕竟,本质是一个善良的人。
除了主角,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个小人物。感动最深的是浩子,总是一头黄毛,寡言执拗但最仗义。最初抢到两瓶药,明明是救命药,但慷慨的分给住在一起的病友,也不管自己以后HIA有没有药;程勇说要散伙以后不卖假药的时候,他最先质问,愤怒的砸了杯子就走;后来重新跟程勇卖药,发现警察来了,慌慌张张跑回来,不是大喊大叫,而是抢先开了车就跑——这一点确实是出乎我的意料了,没想到最紧要的关头,他机智而勇敢的选择顶罪。几乎是抱着不要命的态度冲过警察的包围,最终死在横冲过来的大卡车下的他,死前最后一个侥幸又轻松的微笑,是这个默默无闻的演员对演技的献礼。他专门剪了头发,打算过几天回家,红色的火车票和全家福还在桌上,那一趟列车上要多一个空位,买了站票的乘客是不是可以蹭上,谁能想到这趟座位的主人已经不再这个世界。浩子的死,是把程勇推向神位的第二把力。
第一把力是吕受益。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吕受益的妻子。吕受益没有棱角,永远弓着腰,笑眯眯。大概是这一场病,使得他只能对生活强作欢笑。他得笑眯眯的对生活,寻找一点点生存的希望,因为他有爱他的家人,他需要活着陪伴他们。吕受益的妻子戏份不多,但每一场都很有表现力。第一次出场是吕受益把程勇邀请到家里表达感谢,贤惠的妻子做了一大桌菜,倒酒和敬酒的那一场戏最有张力,吕妻话很少,眼神里的感激让人动容,推杯之间,感激、沉重、面对生活的不屈都传达了出来。第二次出场是去找程勇,要程勇去救救丈夫,不依不饶的拉扯和之前饭桌上温柔坚定的女人形成鲜明对比,被推倒在地上的哭嚎来自于一个想要救丈夫的女人的绝望和深情。第三次出场是医生说吕受益的病已经不能药物治疗,她打断医生关于化疗治病的风险的话,眼神坚定果敢,“大夫,我们做”。不惜一切代价不顾一切风险,只想让丈夫多活几年的女人,最终却看到丈夫自杀在自己面前。其实我不懂吕受益自杀前的那个微笑,我以为看到沉睡在他病床旁的妻女,会给他活下去的勇气。但是,他的生活太累太苦了,对妻女来说,也是一种拖累吧。他的死,是程勇摆脱市侩走上神坛的第一把力。
刘神父很有趣,说话慢吞吞,说出来的英语像小学生读课文,看起来有些畏畏缩缩。程勇找他一起卖假药的时候他拒绝了,因为是违法的他不敢干。整个团队里他最小心翼翼,眼神里都是闻风丧胆的模样,可是这样一个人会当众揭穿卖假药的“同行”,标上双引号是因为这个同行张长林卖的是真的假药,对人有害的那种。冒着被打的危险揭穿骗子,最终为小团队招来祸患,骗子院士张长林威胁程勇,最终导致印度格列卫团队不得不散伙。刘神父举着话筒高喊“他是骗子不要相信他”的那一瞬间,我相信这是对他挂在嘴边的“god bless you”最好的诠释。
影片故事有很多惊喜和意外。骗子张长林是我最大的意外。一直都在坑蒙拐骗的无良骗子,到最后也没有供出真正的假药贩子。一直担心的被人供出的情节没有出现,最终被警察追查到也是情理之中,毕竟走私药终究是犯了罪,至少没有被身边人背叛,至少他帮助的人都用善意回报了他。
影片中有很多泪目的场景。故事发生在上海。印象中的上海一直是一个灯红酒绿无限繁华的城市,以为我这样的人已经是这个社会的底层。没想到还有更底层。这座披着鲜艳繁华外衣的城市有着这么多的千疮百孔。在巷子里顶着油头开着破车的程勇、在乌烟瘴气的舞厅大跳脱衣舞的思慧、在屠宰场杀鸡宰牛的浩子,还有千千万万买不起正版药的病人,生活中东方明珠对岸破屋里的普通人,他们才是社会的最底层。我们总是以为生活就该是我们习惯的那般繁华,我以为上海就该是浦东那边的大厦、龙之梦那样的商场,我以为在嘉定的我就已经是流放,不曾想过即便是在东方明珠下,也有这样的人间疾苦。
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最大的感受是,健康活着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