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五月入夏,约几本好书陪我过夏天

最近翻夜班,于是我可以有大把白天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炎炎暑夏,怎少得了生津止渴的冰镇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再加几颗糖渍桂花,连我这个不吃冰饮的人也轻松被俘获。

不追剧不逛贴吧的时候,一天仿佛有72小时。拉上窗帘,听听收藏歌单里的曲子,再点上一支香薰,就算在床上赖一会儿,依旧可以做那么多事情:可以DIY一些小玩意儿、摆弄摆弄我的首饰盒、凹个小妆、翻翻我喜欢的插画册,连拖地都是欢快的。

当然,美妙的生活又怎能少得了好书相伴。
读一本好书,就像做了一次心灵瑜伽,能得到充分的放松和平静。我时常拿这样一幅场景来描绘我读书的状态:闭目端坐在湖底,四周全是水,却没有游鱼,只有茂盛而安静的海草,连上升的气泡都是无声的,时间是凝固的,唯有散落的头发和衣袂在水里浮沉。
那就让我来分享一下近期读的几本书吧。读没用的书、写没用的字,能自得其乐,也是沁人心脾。
一、《昆虫记》让∙亨利∙法布尔

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他将这本科普著作写成了一部昆虫史诗。说实话,我刚刚读完圣甲虫和荒石园两章,就忍不住推荐了。
法布尔的文笔非常朴素,字里行间却透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那是源于对自然的热爱,对昆虫的痴迷,还有对生命的尊重。正是这股力量,瞬间把我拉进塞里尼昂的那片荒石园,沉浸在百里香和薰衣草的香气里,去寻找圣甲虫、黄斑蜂和坚果象。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这是书里的文字,就像一位长者戴着爵士帽和夹鼻眼镜,温和的描述着那些可爱的小生灵。
“在这些蓟之间的空地上,露莓带刺的茎匍匐生长,这是树莓的近亲,会结出带蓝色的果实。
想要闯进这布满荆棘的丛林,探访昆虫产卵的巢穴,我们得穿上长及小腿的靴子,否则双腿就会被刺得鲜血直流,又疼又痒。
只要土壤中还保留着一些春天的雨水,这片植物就不会失去它们狂野的生命力。各种矢车菊开出大团大团的黄色花朵,给这里铺上了一张地毯,上面是西班牙洋蓟堆成的金字塔和大翅蓟柔软的茎。
当干燥的夏日来临,便只剩下满地枯枝败叶,一根火柴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这就是我拥有的土地,或者说它本来就是这样。
这是我心爱的伊甸园,它让我与昆虫朝夕相处,亲密无间。经过四十年的艰苦抗争,我终于拥有了它。”
二、《流言》张爱玲

众多女性作家里,我最喜欢张爱玲和李碧华。李碧华的文笔过于诡谲、凄艳,不太适合经常读。但《霸王别姬》和《青蛇》无论是电影还是原作,我都过了七八遍,每次都会在心底赞叹,究竟是怎样玲珑的心窍,才能想出这样故事。李碧华的作品,最适合心烦意乱时,翻看一两个小故事,绝对犹如冰水兜头浇下。不怕重口味的,可以去百度她的《饺子》、《潮州巷-吃卤水鹅的女人》。
张爱玲的作品,最适合随手翻阅。她的文笔时而清雅脱俗,时而妖娆妩媚,时而冷漠讽刺,冷静而清醒的描述着现实一切。
读的越多,就越会喜欢艳丽的、慵懒的、风情的老上海的一切。
“我发觉许多作品里力的成份大于美的成份。
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两者不能独立存在。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悲哀的诗,然而它的人生态度又是何等肯定。
我不喜欢壮烈。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三、《摩合罗传》飞花

这是一本奇幻小说,对比前面两本文学读物,可能有些人会嗤之以鼻,认为小说不算文学。但是,我推荐的理由是,自我20岁后,让我哭到不能自已的小说只有两本,一本《琅琊榜》,一本《摩合罗传》。
飞花的文笔没有沧月的华丽,也没有桐华的煽情,更没有流潋紫的心机,只是简单的述说,娓娓道来。
只是读着,悲伤,如同冰面散发的寒气,渐渐刺透心底,压抑而疼痛,忍不住泪水盈眶。
这是全书的最后一段,经历了那么多的生死轮回,有那么多的宿命重逢,无双和流火,终逃不过分离。
“同泰寺的花园里,梁帝萧衍正与西来的圣僧达摩对弈。寺中种着一棵高大的菩提树。七月的天气,树籽成熟了落了满地。
萧无双站在树下,将树籽一颗颗地拾起来。她已经拾了许多颗了,十八颗穿成一个菩提珠串,足够穿四串了。
四串菩提珠,一串送给父皇,一串送给皇兄,一串给自己,还有一串,还有一串……还有一串是留给那个人的,可是他到底在哪里?
她感觉到了忽如其来的悲伤,似乎有一个人,她一直苦苦等待的那个人,正在与她擦身而过,渐行渐远。
她不由得抬起头,呆呆地看着天际,天空中的白云是否还是百年前的那一朵?
她望向高高的寺墙,悲伤真实得触手可及,那个人,他到底在哪里?
当生命结束的时候,我最不愿意忘记的,就是你。哪怕灵魂已经苍白,变成轮回之中的轻烟一缕,你却仍然在我心底最深的地方。”
在我看来,人是需要时不时读一本书的,短暂的抛开喧嚣,遗忘掉烦恼,享受片刻的宁静。它会让你相信,那些世间的浪漫美好和诗情画意,都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