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目标分解”这件小事
如果一件事实现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将其分解为易实现的小目标,一个个解决。
这是一个很经典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化大为小。
这个理论在我身边,用的最熟稔的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
我的皮皮。
在他还不怎么会说话的时候,只会简单的“爸爸”“妈妈”等一两个字的词汇。
如果他想要拿一个他说不出名字的物品时,而这个物品又不在他眼前。
一般他是这样表达的。
首先,走到坐在那的我面前。对我说:“起”。
我知道了,是要我起来。
然后,张开双臂堵在我面前,对我说:“抱。”
合理的要求,我怎么能拒绝呢?我就顺从的抱起来。
一手搂着我的脖子,一手指着他要去的方向,对我说“噢”,意思是去那个地方。
我就按照他说的方向走过去,有时候他指的是书桌,等我抱他到那里,他整个身子朝桌子上扑过去。
他是想要拿桌上的东西。
他知道如何给我下指令。
后来。
我们都不敢轻易抱他。
只要抱最后都会指着一个东西跟我说:“噢”,可是很多物品都是不可以给他玩的,解释了人家又不接受。
现在人家不需要这么麻烦了,想要什么,自己都会想办法的。
想要书桌上的东西,简单。
找个小盒子放在地上,然后踩着就很努力的爬上去了。
为此,他奶奶把所有盒子都收起来。

人家找个玩沙子的小桶倒过来卡在地上,继续爬。
好吧,小桶也给你收起来。
他发现,还有书桌的抽屉呢。抽出来,踩在里面,继续努力往上爬。
他奶奶就把第一层抽屉拿出来。

他告诉我们,只要努力,没有达不到的梦想。
于是,他开了第二格抽屉,继续向上攀登。
你说,有什么办法?
不过两周岁的孩子,可是就是喜欢挑战。
周一下班,刚到小区门口,看见皮皮骑在小车上。看到我,很热情,一手扶着龙头,一手牵着我。认真的跟我说:“在外面的时候要和妈妈牵着手。”
可是,娃,我说的是走路。骑车的时候还是得两只手啊。我顺利接班,陪他在小区里转了好久。
他很喜欢冲下坡的感觉,笑眯眯的说:“还要”。一直到他爸出来接我们,他还是不肯回家,要继续骑。
看他意犹未尽的样子,我决定周二继续陪他。

刚好走到单元楼门口,皮和他奶奶正准备出去溜达。看到我,就不撒手了,赶紧哄他等我,我上楼拿自行车,顺便把东西放回去。下来后,他就很开心的又开始骑着溜达了。
快吃晚饭的点,心想就在小区转悠两圈,冲两个下坡就行了。
可是他愣是悄悄地好像无意中地把车骑到小区通向外面的一个出口处,出口连接道路有五六级台阶,骑不上去。
我劝他回家,他不肯,说妈妈推。
我说我推不动,他果断从车子上下来,自己背着个手一级级爬上去,走到外面道路的人行横道上。
没辙。我只能把他的自行车搬上去。
好吧,人行横道上也没什么人,那就在这骑一会吧,反正也不远。
他骑着骑着就骑到斑马线处,方向一转,就要过马路。
我说“我们不过马路了,好多汽车,马上爸爸就喊我们回去吃饭了”
皮皮:“去文化中心玩一会。”
想想平时回来都没机会陪他在外面玩,天色还好,那就去转两圈吧,那边门口的空地也适合孩子骑车。
小心地扶着他过了马路。
到了文化中心路口,应该右转进去。他笼头左转,就准备往路上骑。人行横道比路面高,他骑速不减,还顺带转向。
结果,华丽丽地摔倒了。
连人带车。
我喊着跟过去想要阻止,还是失败了。
先安慰了哭着的他,扶起车子,他的两个胳臂肘都擦伤了,尤其是右边,破了皮,大约两三公分的伤口。我先只是给他伤口吹了下,他立马恢复正常,骑上车表示还要骑。只是依然还要往路上骑,我不理解,文化中心不是右边吗,怎么老要左转。
“去那边”手指着对面的小区。
噢,我才明白,小家伙是要准备去对面的小区玩。
“皮皮,你看太阳都下山了,天色晚了。今天来不及了,明天让奶奶陪你去,好吗?”
“不好。我们去吧,现在去……”
说了好久,最后商量去药店买药擦伤口,才勉强同意跟我回家。
后来过了好久,我才想到,他很有策略。
为了不让我把他的目标地点在一开始就否决掉,一点点的让我掉进他的“陷阱”里。
虽然,因为确实晚了和受伤了,他还是没有达成他的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