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童年: 澡潭篇
在村里的东南角,有一座山,叫后龙山。山形像一条龙盘踞在此,它原是一个土丘,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又经风雨的腐蚀,岩石尖峭,奇形怪状。尤其是山底的溶洞,洞中岩石众生万相,石柱如竹笋般巍然矗立,钟乳石不停地滴着乳汁,给岩石披上了一件闪亮的黄衣,美丽极了。

山里青杉翠竹,绿树繁荫,山草遍地,鸟语花香。山里有叫得出名儿和叫不出名儿的中药材;有奇形各异,高矮不同的松柏。有的生长在险峻的峭壁上,或长在贫瘠的土壤中,也都长成了参天大树,令人钦叹不已。

山下有一条清澈见底,水质清凉的溪流。它是后龙山的“水岩洞”流出来的,溪水是地下暗河的结果。溪水的出水口,村里称它为“井饮边”,顾名思义,这是村民饮水的地方。也是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捉螃蟹,捞虾子,钓鱼的地方。

往下有一个澡潭,土墙夯筑,土墙上长着一棵绿杉,青葱翠绿,树叶遮住了半个澡潭。四周筑有环形台阶,以便下水,洗涤衣物。澡潭呈椭圆形,像是一个巨盆。潭底卵石遍布,还镶有一块大青石,光滑圆润。脚踩上去,一不留神儿,准会摔个跟斗。澡潭边树木繁荫,岩水清冽,凉爽,是村民的“避暑山庄”。溪水冬暖夏凉,初春潭中藻荇纵横,潭水温和,炎夏清凉刺骨,凉秋温和宜人,寒冬温热沸腾,还冒着一股股白烟儿,宛如仙境天池。夏季是澡潭最热闹的季节,也是我们小孩嬉戏顽皮的时候。

夏季炎热,我们这群顽皮的孩子,一天来澡潭四、五次,大人们都嫌我们烦,骂骂咧咧的,我们扮个鬼脸,便潜入水底了。双脚打着水花,溅了他们一身,大人们不停地叫骂着,但我们只想着怎样在水底潜得更深,游得更快,听不见他们说什么。我们像鱼儿一般,在水底摇头摆尾,快乐地畅游着。有时从土墙上跳入水中,在水底泛起层层浪花,有趣极了。 大人们最痛恨的不是我们打水花,而是“打水仗”。白天热了,我们到澡潭洗澡,兴起就打“打水仗”。我用双手掬起一瓢水,泼向阿义,他捧水反攻,其它小伙伴卷入战斗。不泼到对方无还手之力,决不罢休。战争进入白热化,阿义被我攻击得不停地抹着脸,水打在他的脸上,头发湿淋淋的,眼睛都睁不开。瞧他快认输了,我正得意时,突然眼前一黑,被阿文的一桶水,泼了个正着。心想:“不带这样玩的,这样谁打得过你啊。”我抹了脸,转身逃走了。在水里的小伙伴,一个个被阿文也泼回了岸边。我们商量着发起群攻,霎时间,我们一拥而上,跃入水中,捧起水泼向阿文。
“双掌难敌一桶”,手掌大的水,根本伤不着他。小伙伴还是一个个被打回了岸边,仅有我留守阵地,但不出十个回合,还是败下阵来,还咽了好几口水,差点牺牲在水里了。有的还被逼到了澡潭外,路过的女孩见了不住嗤笑,他也羞涩的顶着攻击闯了进来,绕过攻击,战到最后。待到我们嘴唇发黑,身体颤抖,才彻底休战。
过后,澡潭被我们蹂躏得满目疮痍,大人们见此破口大骂,我们笑嘻嘻地,早已一溜烟儿,逃得无影无踪了。
我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