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华语片爆款,就在这份惊喜不断的片单里
7月1日,第12届FIRST影展竞赛入围影片正式公布,29部提名作品将参与9个奖项的评选。
FIRST青年影展致力于发掘及推广青年电影人的早期作品,自2006年起每年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10余年来,让不少优秀青年电影人及其处女作走进主流视野,包括金马奖最佳影片《八月》、豆瓣TOP250佳作《心迷宫》和内地小成本恐怖片的惊喜之作《中邪》。
7月21日至7月30日,本届影展入围影片将在西宁与观众见面,期待华语电影新生力量带来更多惊喜。
《冬去春又来》
入围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演员
在外打拼的华人,习惯了聚散分离,留下还是离开,是他们亘古不变的一个选择题。转眼间已到27岁的刘夏,面对周遭的聚散离合、面对异国的边缘生活、面对摇摇欲坠的梦想,她不得不为自己的前途和命运做一份打算。
小天鹅不列颠折翼而返,大东北容不下雨夜归人。异乡泊船孤独生根,缠绕在残忍温吞的故乡里。精巧圆熟的视听呈现很好地支撑了平淡状态之下人物内心的汹涌。

《郊区的鸟》
入围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演员、最佳艺术探索奖
郊区某处突发地面沉降,一队工程师前往调查原因。队员夏昊每天背着沉重的测量设备,在已经撤空的郊区里游荡。一日,他进入一间无人的小学,读到一本日记,里面记载了少年隐秘的成长和一个团体的破裂。随着调查的进行,夏昊发现,日记预言了一切。
令人惊艳的时空重叠,正如在望远镜中的看到的那样,过去、现在和未来慢慢无声地交织在了一起。

《美丽》
入围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演员、一种立场
22岁的美丽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她从小被父母抛弃,由姐姐抚养长大。姐姐没有生育能力,让美丽在青春期的时候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女儿。美丽步入社会后,姐姐经常向她索要抚养费。
为了避开姐姐的骚扰,美丽辞掉了干洗店的工作,决定跟随爱人李雯去上海。不料李雯以公司规定为由,要求美丽留在长春。美丽不仅被爱情抛弃,同时失去了工作。无助的美丽认识了年轻男孩小宇,小宇替美丽找到手机店的工作。好景不长,美丽的姐姐以家暴为由投奔美丽,姐夫跑到手机店要人,抖出美丽的不堪经历,美丽感到无地自容提出辞职。绝望的美丽期盼着李雯的回来,但是等待她的却是更加无情的欺骗与背叛……
一个外表坚强、内心柔软的姑娘在丑陋的生活中追求美丽的爱情和梦想。导演用纪录式的镜头语言戏讲述了一个戏剧张力十足的故事。

《柔情史》
入围奖项:最佳剧情片
刚和男友分手的小雾,因一笔意外的稿费而在北京胡同里租了一套房子,期待自己一个人的世界。不料母亲因无法与家中的老人相处,搬来与她同住。奇特的战争开始了。每天一睁眼,在屋子的每个角落,母亲荒谬的生活规则与偏执的行为方式折磨着小雾。小雾也被母亲的思维逻辑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女人,在饭桌,尿盆,碗筷中互相攻击,防御。在战争高潮,她们已无法面对彼此。母女各自开始了一场恋爱,获得了暂时的平衡,但最终都失败了。
一段岁月从一个人的眼角流逝和一个时代在城市中落幕同样值得玩味和铭记。导演用极其细腻准确的笔触勾勒出一段属于母女二人的柔情史。

《吾神》
入围奖项: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
这是个关于信仰的光怪陆离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东北偏远的村庄,愚昧的农家汉大全把突然诈尸的老母亲草草埋葬,没想到却招来了小儿子满子难以解释的怪病,大全寻求医学无果后,开始寻求于各种民间宗教,神秘的大仙,由农妇们组成的乡村牧师,隐居于乡间小庙的和尚,没想到为儿求医的过程变成了对所有人信仰的拷问。
一部尖刻而凶猛的准类型片。宗教与乡村彼此嫁接,一家人在阴冷诡异的精神荒野中,徒劳地追寻脆弱信仰。

《太行》
入围奖项:最佳导演
故事发生在太行山下的一个城市。压抑的家庭和乏味的生活让高中生太行偏离了正轨,抽烟、逃课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唯一让他开心的事情就是骑着借钱买来的摩托车兜风。太行新认识的女孩偷走了他用来还债的钱,导致他被追债的混混抓走;警察局李队,一直在寻找多年前重伤他的毒贩,巨大的身心的创伤,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他不放过每一个嫌疑犯,但依然没有破案线索。
中国银幕上难得一见的少年感。在北方凛冽的冬季,骚动的荷尔蒙和弑父冲动,让意气青春不再被阉割。

《旺扎的雨靴》
入围奖项: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影片讲述了藏地农区的小男孩旺扎一直渴望拥有一双雨靴,好不容易圆梦之后,天天期盼下雨,但雨水迟迟不至的故事。
语言纯熟的现实主义儿童作品,宛如伊朗电影般灵动精巧。也许在旺扎眼里,雨靴和桃木剑已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记忆。

《造访》
入围奖项:最佳导演
工厂男孩方亮失业后回到家乡,夜夜梦见已逝父亲。
是父亲感知到他的到来?还是儿子内心根本没有摆脱父子之间的遗憾?于是,一场超越生死的对话与告别,再次在这个破碎的家庭上演,一家人心中隐藏的心结似乎呼之欲出。
‘造访’不仅仅是儿子造访在城市打工的母亲,也是死去的父亲造访还生活在尘世中的家人。导演方亮的沉稳和敏锐令人惊叹。

《步行指南》
入围奖项:最佳艺术探索奖
《步行指南》描绘了一个连续的空间,本片里描绘的空间结构也是本片的叙事结构,在这里观众可以同时且“直接”看到微观事件和事件上的构造物。这里的角色们没有话语,也没有表情,只有行动。当遇见对方,它们有时打斗,有时一起度过一段时间。在这里受的损伤不会完全复原,事件会在角色们的生命周期外聚拢。角色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角色也不太思考它们最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它们的身体,它们的治疗道具如何运作等。它们中的一部分前仆后继地追寻着“点状物”,只有微弱的几率能进入点状物,当一个角色终于站到事件之上的构造物的面前时,它就像我们一样作出常人的选择。
悬置经验与常识,跟随异世界中的步行者们走过一段段奇妙的旅程。艺术家陈熹匠心独运,填补了国内动画艺术探索方向中的一大空白,也给当代艺术与电影两大领域之间制造了一个很好的对话契机。观众应该在这部片子里看到什么?其实都可以。

《驯马》
入围奖项:最佳艺术探索奖、最佳纪录片
一个失去故乡的边缘人,一个生活中被贬抑的失败者,一个对理想有偏执幻想的做梦者。渴望精神上“不惑”的生活,却深陷现实和人性的泥淖无法自拔。
该片是一个当代中国青年的特殊切片,记录了人物冬冬在他生命的特殊转折期所面临的家庭伦理、金钱、生存、性与爱情的困境。
这是一部关于迷失的纪录片,主人公东东在自我认同和现实生活中不断纠缠。影片没有一味地去描述东东的反叛和无助,当最后东东选择不再回到他想象当中的圣地,是他自己选择在‘迷雾’(困境)中滞留。导演古涛以实验影像见长,这是他的第一部纪录长片,其中声音效果尤为精妙。

《狂热自白》
入围奖项:一种立场、最佳纪录片
通过采访不同的反扒队员,回忆曾经的反扒英雄“火炮”,与他们渐渐建立起信任,接触越多,我自己对民间反扒这件事的态度开始出现了变化,最初的我是一个迫切的加入者,想成为英雄,摆脱平庸的生活,用摄像机去抓住这些小偷,去惩戒他们,当经历了反扒队员和小偷之间的互相伤害后,我发觉当一个群体想做伟大的事时,只要一个正义的理由就足以让人变成天使或是魔鬼。后来我开始把焦点转向这些小偷,尤其是一个维族的小男孩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后,我看到了更复杂的问题。我不能再把自己藏在摄影机的后面,靠着对一个人的追忆来当借口,我要把真实的自己亮到摄影机前面,内心感受的冲撞,用自白的方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坦然的面对我拍摄过的人。
作者直面镜头,坦言困惑。所谓的‘正义’不过是约定俗成的概念,事实上经不起人性的省察和逻辑的推敲。对公正的期许使人们忘记慈悲为怀,实现正义的热望让人们变得铁石心肠。

《入戏》
入围奖项:一种立场、最佳纪录片
有着文革情结的导演叶京为了让13名年轻演员回到文革,他把演员们封闭在四川小镇的一个兵工厂,隔绝了于外界的任何联系——这无异于一场人类学实验。这13名演员每天穿着文革时期的服装,听着文革时期的歌曲……一个演员请假事件掀起了一场残酷的批斗会,批斗会上演员们发生了令人惊愕的变化……
演员在生活中试图表演一个‘听导演话的好演员的形象’。是出于导演的洗脑?演员的敬业?从众心理?抑或三者兼而有之?导演似乎并未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

《梧桐树》
入围奖项:一种立场
校园,操场上四十年前植下的梧桐树小树苗如今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一年伊始,春天的新绿即将萌芽,教室里传出一曲美声意大利咏叹调《我亲爱的》,声音回荡走廊、穿越小道、飞向天空。
这是一所盲聋哑学校几个孩子的故事:曹寒子,青春期的她有无数的问题希望得到解答;张丹彤,从小学习豫剧,期待通过电视选秀节目获得关注;李聪,将改变社会现实的理想寄语小乌龟;王怡文,希望自导自演一场意大利歌剧……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故事,但彼此相同的是:他们都拥有著阳光灿烂的笑容和金子般闪闪发光的梦想。
梧桐树叶生叶落,学生们终将走出校园。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让我们深情地注视他们,留下那一份美好。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影片毫无心计地将镜头对准这些特别的孩子的日常。和所有在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一样,他们要面对的是关于如何去爱和如何成长。而他们原本的局限放大了存在我们当中已被忽视的情感,比如‘如何去拥抱’和‘如何去表达’。导演苏青和米娜一直在关注着这个群体。

《公务员》
入围奖项:最佳纪录片
亚洲自古以来,官场文化盛行。中国每年将近800万的本科毕业生里面,有将近四分之一的人会选择报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高考之外的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考试。影片讲述的是80名已经通过国家公务员笔试的考生,在正式的面试考试之前,报读了专业的公务员培训班课程,在一个酒店里进行10天10夜的封闭式面试培训,他们每天需要学习超过10个小时,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在这些人里面,有刚毕业的应届生,有已经毕业上班的,有失败了好几次依然坚持考试的,有因为结婚放弃公务员职位之后重新来考的,这些不同的人在这同一个封闭的酒店空间,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产生了变化。
面对庞大的官僚体系,作者找到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这一简单而有效的切入点,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考前班是公务员的预演。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培训,折射出公务员的选拔机制和其中的权力关系。片中考生们闲暇时的娱乐‘你画我猜’和‘猜词游戏’恰恰是公务员生涯中揣摩上意,敷衍群众的最好隐喻。

《四个春天》
入围奖项:最佳纪录片
《四个春天》是一部以家庭生活为背景的纪录片,拍摄于位于黔南地区的小镇独山。镜头以主观角度导引日常生活的情景流出银幕:劳作、歌唱、出游山野、探亲访友、丧葬、欢聚别离。影片展现了两位主人公——导演本人的父母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面对生命中不可挽回的失去。
这是一个很美的爱情故事,浸透着人的情趣、生活的智慧、面对离别的勇气、和夫妻间的相爱相惜。其间所有的趣味和饶有嚼劲的镜头都在影片中自由流动,像画,又似诗。感谢作者把情感关系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展示了出来,温暖每一个孤独的人。

【完整提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