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大秦帝国的历史印记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1.5千米处的兵马俑坑内,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1974年3月,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农民,在陵东1.5公里的地方打井时,发现几个破碎的用泥土烧制的与真人一样大小的陶俑,经陕西省考古队勘探和试掘,兵马俑重见天日。兵马俑目前已发掘的共有四个俑坑,其中四号坑无俑,只有回填的泥土,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一号俑坑的规模最大,呈长方形,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坑的东端排列着全身穿着战袍的战士俑210人,其余每排68人,前后、左右成行,共计204人,组成方阵的后卫。坑的中间,排列着有38路战车和步兵的纵队,组成军队的主体。坑内有10道宽2.5米的夯筑隔墙,形成南北面阔9间,周围绕以回廊的格局。凭栏俯视,好似看到了一个2000年前的古代大军阵,他们披坚执锐,军容严整,气势雄伟,势不可挡。

二号俑坑呈曲尺形,位于一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为84米,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是由骑兵、战车和步兵(包括弩兵组成的多兵种特殊部队。二号坑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万件,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坑中的四个方阵有机组合,由战车、骑兵、驽兵混合编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

三号俑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南距一号坑25米,东距二号坑120米,面积约为520平方米,整体呈凹字形,三号坑共出土兵马俑68个。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秦始皇兵马俑,绝对是来西安必须参观的景点,你一定会被它所震撼。除此之外,还可以看看大雁塔、看看陕西历史博物馆、看看西安钟楼鼓楼,再吃一份羊肉泡馍、看一场皮影表演、读一本《中国历史密码》,感受一下这片三秦大地上留下的历史印记,这趟西安游绝对不虚此行。

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