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哭泣,可能毁了孩子的这句话,不要再说
公众号 辣妈育儿新知 (ID:mumzhidao)后台回复“读书“领取5本育儿电子书。
让眼泪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梓岩妈妈

1迅速止哭不利于孩子情商的发展
”这么大了还哭!男子汉,不能哭!”这句熟悉的话经常可以从哭泣的孩子家长哪里听到。
昨天和小宝(3岁7个月,男孩)的幼儿园老师沟通,老师说,
“小宝最近很娇气,动不动就哭鼻子” “这个习惯要改正过来” ”要不然太娇气了“ ”要克制“。
我非常理解老师,因为毕竟一个班两个老师加一个保育阿姨,却要面对30个孩子。如果有孩子老是哭,老师真的会崩溃,接不过来。所以秩序对于集体教学的幼儿园来说,孩子可能真的需要克制压抑自己的情绪。
小宝最近确实变的更加粘我,一言不合就可能大哭起来。而经常听到奶奶的一句话就是”不哭哦,这么大了还哭“”男子汉,不能哭的,再哭就是烂豆腐了”别哭了“。当他大哭大闹的时候,有时候我也很崩溃。
小孩子的“哭”往往最令大人心烦,所以我们也会本能就去想尽办法,让他们停止这种行为。
“怎样让他迅速停止哭泣,并让变得开心”,这也是我当时最关注的事情。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快让他停止哭泣,停止这样的负面情绪“。
其实,我则犯了一个大多数家长都会范的错误,但可能我们自己还没意识到,那就是,我的这种行为,就是给孩子贴了一个,”哭“是不好的标签,是不乖的表现。却没有认为这是一个和快乐、惊讶等其他情绪一样的情感。
这种迅速止哭对孩子情绪敏感力的长期培养成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是一种致命的阻碍,而带来的好处,不过是短时间内给家长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而已。
情绪敏感力:英文是Emotionnal Agility,是一个人情商(EQ)高低的重要决定因素。
2哭,是孩子需求的表达方式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用哭泣来释放难过、失落和悲伤后,我们会感到舒服很多,能够更理智地思考,终复原。
那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一个还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孩子哭泣呢?
对于小婴儿来说,哭泣是一种沟通。
原始的哭泣可以代表着任何意思,包括肚子饿、生气、尿布湿了等。因此,阻止他们哭泣就好比叫他们闭嘴方式。
哭是小孩主动要求关注和主动表达情绪的唯一方法。
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以孩子不哭来表达一种教育的骄傲,我也发现当我阻止孩子哭泣时,他为了迎合我的期望,忍住不哭的样子更加痛苦。
我们以为我们让孩子”不哭“是阻止了他的痛苦,而事实是,我们阻碍了孩子自我情绪的发泄和天然的疗伤本能。而伤痛没有消失而是逐渐在他的内心积压起来。
现在想起一年前听金智言老师的课,讲到他对于孩子哭的做法,觉得很赞,当jerry哭泣时,他没有去阻止,而是鼓励孩子哭,等待和给孩子安慰的拥抱。
等孩子发泄完了,也就乖乖的释然了。
其实这就是:鼓励孩子哭。
这也许和传统的阻止孩子哭的做法相违背了,但这确实是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培养孩子高情商的一个方法。
而这可能损害的是家长在他人面前的面子,和考验父母接纳孩子情绪的能力。
3正确面对哭泣,培养高情商孩子
有句老话,实践出真知。任何事情,听的再多也不如自己经历一次来的深刻,学的透彻。
在情绪这个事情上,我们也不妨让孩子自己帮助自己一次,尽量不要过多介入,给太多建议和帮助,否则长期下去,孩子的情绪敏感度会变得很低,不利于情商的发展和以后的人际社会关系的有效沟通。
当孩子哭泣时,先不要急着下定义和阻止,先想想孩子想用哭泣表达什么?先了解孩子深层次的需求,试着去接纳孩子。
第一,让孩子自主的感受情绪。
如果看到孩子产生了某种情绪,先不要按照成人的模式,主观的去介入和表达看法。
父母要做的是没有偏见的,让孩子自己去体味,接纳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它,接受它,这才是培养孩子情绪敏感力的第一步,让孩子学会和情绪相处,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第二,让孩子自在的展现情感。
让孩子”哭“出来,这再很多父母眼中是不可能的事,说的最多的就是”哭什么哭“”别哭了“,特别是对于男孩子”哭“的要求更甚,在成人因为是男性天生就是不能哭的。
不许孩子哭,时间长了,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需求,会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很小心的展现自己的情感,或者对某些情绪产生恐惧。
成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可以找其他事情来排解,孩子没有,他们现在的能找到的出口就是哭泣,不只是现在,长大后,这种强颜欢笑,会让自己变得很痛苦。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说让孩子能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情绪,至少让他”没有恐惧感地“"勇敢地”表达吧。
第三,陪着孩子,让孩子充分感受这个情绪,认识它做情绪的主人。
和成人一样,当我们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希望有个怀抱肩膀,而孩子的安全感和唯一依靠来自于父母。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要陪着他们,不要再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去讲道理,抱着他,给与适当的共情。并告诉孩子他现在的情绪。很伤心,很生气,很难过等,让孩子认识情绪,才能做情绪的主人。
哭,是一种负面情绪,是没错的,但它不是一种”坏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
第四,复盘。当孩子经历了情感的起伏变化,最好转好了,要一起和孩子复盘这个情绪的过程。
比如,你可以说“这就是伤心的滋味,你现在已经好多了。你刚刚经历了一个从特别伤心,到有点伤心,最好伤心消失了。”我们生活中都会经历一些伤心的事情,但总会过去的。等你长大了,也许你就不会因此而伤心了。
让孩子知道,他刚才的情绪是“伤心”,从细节体验具体认识这个情绪,从而增加他的情绪敏感力。
4接纳孩子,为孩子蓄满杯
的确有的孩子相对就是爱哭,而且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并不代表孩子没有哭的理由。
情绪的出现是不会没有理由的。
孩子经常哭,很可能是因为在哭够之前总是被中途打断,于是他努力从头再来,因而落入哭泣的循环。在父母和同伴的眼里,他们确实是爱哭的孩子;但是在他们自己心里,他们从来没有真正完成过一次哭泣。
再则,哭,其实也是加强亲子关系连接很好的机会。当孩子哭泣后,在你的安抚中躺在你怀里睡着了,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满足的事情。
哭,是舒缓情绪最好的方法。成人的世界,遇到一些事情,有时候不能哭或哭不出来,我们采取喝酒,聊天,购物等方式来发泄。但孩子只有哭泣,憋着是多么难受的一件事情。
当孩子,还会用哭泣来表达他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接纳他,安抚他,让他没有恐惧的哭一场吧。
痛快地哭,将为孩子蓄满杯子,尤其是在哭的时候能够有人拥抱和安慰。
梓岩妈妈(yushan669):两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苦研儿科医学,勤学儿童心理学,推广科学育儿咨询服务4年余。用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妈妈科学养育的辣妈一枚。
公众号后台回复“读书“领取5本育儿电子书,回复“入群”加入育儿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