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故宫,从新开始
2011年6月台北故宫与浙江博物馆联手,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合璧”盛事,堪称当年度海峡两岸乃至全球瞩目的重大事件,绝对要列入中国山水画史。台北故宫作为一个文博展示单位,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更有着不能割舍的历史渊源。这个建在台北外双溪的新式建筑,由内而外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给参观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2009年开年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独家揭秘了珍藏其间的旷世文物流离辗转,经历的炮火颠沛,和一些不得不面对的历史真相。馆长周功鑫女士,作为这个特殊文博单位的代言人,镜头上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堪称文博女史。台北故宫的文创周边——“朕知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手笔),还有大众最爱的“翠玉白菜”衍生品一时风头无两,十分俏销。
能够亲睹《富春山居图》的合璧盛事,于我等而言可谓三生有幸。但是反观理应更被国人深度了解的北京故宫博物院,却总是觉得暮气沉沉,负面消息连连。大众进到故宫,三大殿-中轴线-御花园的参观路线多年不变,排队拥堵无处休息,又常常不到半天就匆匆别过。展品常年不换,很多宫殿院落都是游人止步,架子十足,让游客有“被拒于千里之外”之感也似乎是理所当然。这样的印象固定形成已不知有多少年,似乎这里的紫禁之气“禁”住了一切与时俱进的可能性。
2018年6月21日下午,在浙大华家池国学班课程中,有幸聆听到了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的精彩而有心的演讲,深深地被近年来故宫从微观到宏观方方面面的变化所震撼,更深深地被多年来默默无闻但始终守护着故宫的许许多多工作人员的事迹所感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王津等一大批常年工作在文博修护第一线的老师傅们,单霁翔院长名声在外的“段子手”美名,更是如雷贯耳。但是,两个小时的演讲下来,单院长没有官话、套话,多是真话、实话;没有套路、诉苦,只有诚意、成果。些许自嘲,也许更加真实;些许感慨,确实更为有力。听着单院长幽默诙谐的演讲,我们在座的全体学员,都深深体会到了这位细致入微又通观全局的故宫新代言人的学人风范与大将风度!毕竟要把故宫这么大一个文博单位还原为一个真正的文博单位,这里面的艰难阻力是外人无法想象的。要破解这些阻力,必须要有决心,更要有方法,讲策略。故宫博物院近年来的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在给老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作为一个曾经四次前往故宫参观游玩的游客,我早已萌生第五次前往的心愿。对于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沿革、博物馆、考古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兴趣至深,我也有过多年的关注与学习。人到中年,能够实地感受世界五大博物馆之首的故宫的全新形象,何止于三生有幸!
bse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