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7.04.2010
刚在人人看到一篇新闻,关于母校的。其实关于精英教育早就有很多话想说了,鉴于马上要去上课,先贴出来,回头再好好写一篇。当然,新闻的真实性与否永远值得怀疑,但是鉴于我们是作为被迫的接受者,尽管把它当作前提和依据便好。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听证会上,代表呼吁——取消南外招生特权”
随着小升初“取消考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南外在全市范围内先电脑摇号再进行选拔考试显得特立独行,报考南外成了享受南京市最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之一。“小升初免试入学的本意是为了减负,但因为南外特招,学生的负担反而越来越重。”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南外早已没有优势,“公办学校都是就近入学,要择校的就‘电脑派位’,为什么南外搞特殊化?”
4月2日,江苏省政府法制办召开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听证会。在会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10名代表围绕“教师轮岗”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其中,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退休英语教师李正六“取消南外招生特权”的观点道出了在场绝大多数听众的心声,在场听众大声叫“好”,并给予其热烈的掌声。
南外应遵守“免试就近”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中第十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面试入学。任何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任何竞赛成绩、奖励或者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编班的依据。”
国家早就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就近免试”,而南京外国语学校仍用先派位再考试选拔的方式招收优等生,由此带来不少争议。不少市民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让南外恢复正常的招生制度。
李正六老师说:“必须让南外实施正常的招生制度,废除南外的招生特权。”他还表示,现在南外的小升初选拔、加试以及面试搞得学生和家长比参加高考还要紧张。
高升学率缘自招生特权
多年来,学生们打破脑袋想挤进南外,主要是因为南外的高升学率。李正六老师告诉记者:“南外现在是一所国内名校,以高升学率著称,但以前并非如此,也是靠争取优质生源才成就了今天的名气。”这样一来,南外用考试选拔优秀生源,获得很高的高考升学率,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受伤的还是学生,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整天辗转于奥数等竞赛类证书的争夺战中。
对于公办教师施行轮岗,李老师还表示,优秀教师的作用被认为地夸大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师资差距是不大的,主要还是生源的差别大。普通学校里也有很多的优秀教师,但苦于生源质量不高,难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而一些名校的教师,能力不一定比普通学校的教师高,却依靠优质生源更容易取得教学成果。
重点学校是“择校热”根源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必须先均衡生源。”李正六老师说:“重点学校的评比,很重要的一项是看学校的教学成果。学校为了能有高升学率,必然采取一切方式选拔优秀生源。重点学校的评比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它是造成现在择校热的重要原因。”
盐城市亭湖区先锋办事处推荐代表胡斌老师也认为“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她说:“重点和非重点完全是政府官员所为,为什么要把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呢?这就需要实地考察,政府官员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的孩子有几个是在普通中小学的?因为有重点,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重点,这就造成严重的择校竞争。”
需加强监管,有法必依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南外为何可以特立独行地公开考试选拔学生,草案里规定的“任何学校不得采取考试形式选拔学生”是否也针对南外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南京市民。
一位参加听证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南外还在用摇号、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显然是“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不是不知道,只有政策没有相关处罚条例有什么用?而且各大名校都要掐尖,不用考试南外怎么选拔学生?一所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胡斌老师也坚定地说:“说到底,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听证会上,代表呼吁——取消南外招生特权”
随着小升初“取消考试,就近入学”政策的实施,南外在全市范围内先电脑摇号再进行选拔考试显得特立独行,报考南外成了享受南京市最优质教育资源的途径之一。“小升初免试入学的本意是为了减负,但因为南外特招,学生的负担反而越来越重。”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培养外语人才方面,南外早已没有优势,“公办学校都是就近入学,要择校的就‘电脑派位’,为什么南外搞特殊化?”
4月2日,江苏省政府法制办召开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听证会。在会上,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10名代表围绕“教师轮岗”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其中,南京市雨花台中学退休英语教师李正六“取消南外招生特权”的观点道出了在场绝大多数听众的心声,在场听众大声叫“好”,并给予其热烈的掌声。
南外应遵守“免试就近”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草案)》中第十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面试入学。任何学校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得将任何竞赛成绩、奖励或者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编班的依据。”
国家早就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实行“就近免试”,而南京外国语学校仍用先派位再考试选拔的方式招收优等生,由此带来不少争议。不少市民都在通过各种途径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让南外恢复正常的招生制度。
李正六老师说:“必须让南外实施正常的招生制度,废除南外的招生特权。”他还表示,现在南外的小升初选拔、加试以及面试搞得学生和家长比参加高考还要紧张。
高升学率缘自招生特权
多年来,学生们打破脑袋想挤进南外,主要是因为南外的高升学率。李正六老师告诉记者:“南外现在是一所国内名校,以高升学率著称,但以前并非如此,也是靠争取优质生源才成就了今天的名气。”这样一来,南外用考试选拔优秀生源,获得很高的高考升学率,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最终受伤的还是学生,升学压力越来越大,整天辗转于奥数等竞赛类证书的争夺战中。
对于公办教师施行轮岗,李老师还表示,优秀教师的作用被认为地夸大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师资差距是不大的,主要还是生源的差别大。普通学校里也有很多的优秀教师,但苦于生源质量不高,难以发挥自己的才华。而一些名校的教师,能力不一定比普通学校的教师高,却依靠优质生源更容易取得教学成果。
重点学校是“择校热”根源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平衡,必须先均衡生源。”李正六老师说:“重点学校的评比,很重要的一项是看学校的教学成果。学校为了能有高升学率,必然采取一切方式选拔优秀生源。重点学校的评比一开始就是一个错误,它是造成现在择校热的重要原因。”
盐城市亭湖区先锋办事处推荐代表胡斌老师也认为“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她说:“重点和非重点完全是政府官员所为,为什么要把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呢?这就需要实地考察,政府官员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的孩子有几个是在普通中小学的?因为有重点,大家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进重点,这就造成严重的择校竞争。”
需加强监管,有法必依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南外为何可以特立独行地公开考试选拔学生,草案里规定的“任何学校不得采取考试形式选拔学生”是否也针对南外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惑着南京市民。
一位参加听证会的教育界人士表示,南外还在用摇号、考试的方式选拔学生,显然是“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不是不知道,只有政策没有相关处罚条例有什么用?而且各大名校都要掐尖,不用考试南外怎么选拔学生?一所学校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胡斌老师也坚定地说:“说到底,就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