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当呼吸化为空气》
今天早上的地铁上,毫不顾忌无法克制的流泪了。看书看到在公众场合哭,对于一把年纪的人来说大概也是不容易的。在看的是亚马逊上推荐语为“震撼40国读者的生命之书,纽约时报非虚构类NO.1,美亚排名第一,4000+五星好评!”的《当呼吸化为空气》。
这本书之前就有关注到,但是因为一向害怕死亡的话题,放在收藏夹里一直没有下决心看。最近有点低落踟蹰的不知看什么好,就去下单,什么都不想的看起来。直接跳过有点过长的前言,一开始就被作者保罗的文笔吸引了,是自己很喜欢的流畅优美没有华丽辞藻的行文风格,说得清楚没有啰嗦看起来明白。
第一部分说的是从小长大的经历,在一堆医生的家庭里选择读了文学,后又因为仅在文学中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生理与精神共存”的系统,转而从医。外国孩子的思想真是让我叹服的。医学院毕业后开始住院医生生涯,其间的很多经历倒与《实习医生格蕾》中描写的非常相似(美剧也不都是随便写写的)。就在当他做到了住院总医生(有没有贝利既视感)马上可以结束住院医生生涯转而成为正式医生教授的时候,发现自己肺癌晚期。
第二部分是确诊到最终离开的过程,没有刻意的坚强,没有奇迹,有挣扎有茫然,过程真实坦然。印象最深之一是保罗的肿瘤医生对待保罗的态度。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始终给保罗灌输的思想是“如果你愿意,可以讨论一下你回来工作的可能性”,“我们可能会把**换成##,可以更好地保护你的神经,因为你是个外科医生”。而保罗也从对回去工作的想法难以置信转而真的又回去做了8个月的外科医生,顺利毕业。
印象最深之二是在确诊后,保罗与妻子商量决定要一个孩子。在极大可能要做单亲母亲的情况下,还决意通过人工授精怀孕生子,这样的决定在普通的我们看来是疯狂的不计后果的吧。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勇气,以及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是的,在最近一段时间的思索中发现自己的生活能力是多么匮乏,于是搞的自己前顾后怕。知识诚然重要,工作能力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多少得到训练与提高,但是该如何训练自己的生活能力呢?
今早看哭的段落是保罗的妻子露西写的后记中对保罗最后时光的讲述:
他用轻柔而坚定的声音,清楚明白地说:“我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他的意思是:准备好撤出呼吸辅助设备,准备好注射吗啡,准备好去世了。
一家人都聚集在一起。保罗做了决定后,我们抓紧珍贵的分分秒秒,表达了我们的爱与尊重。他最后一次对我说“我爱你”。我强忍着心碎,最后一次和他同床共枕。
也许,是被保罗全家人的处理方式感动的吧。非常值得看、非常推荐的一本书,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但是会让你更加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