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90后女孩的平凡典型人生.005(雪仗记)
长大之后的我们离课堂远去,越来越像那场雪仗中的自己,但是却很难再有机会,和那么多的人一起痛快、开心的疯玩了。
这两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北京都没怎么下雪,总是到冬天快结束的时候才下一点,也跟冰碴子一样,一点都没有雪的样子,既不松软也不洁白,上班的路上只让人抱怨路滑,这样的雪天也会阴上很久,出门时候感觉很绝望,回来还会带一地的泥。从格子间的窗户望向外面,想起了小时候从教室望向窗外,那厚厚的白雪让人期盼着下一节的体育课可以去打一场雪仗。
生在北方的孩子一定从小有雪仗的回忆,幸运的话你会碰到一个通情达理的班主任,在冬天某次下完大雪正好赶上体育课的下午,告诉大家“下节课我们戴好手套,一起去操场打雪仗,大家穿好衣服,好好玩,注意不要受伤。”
然后,从隔壁班就听一片欢呼夹杂着凌乱的脚步声咆哮而过,花花绿绿的羽绒服将孩子们包成小球,叽里咕噜的就到了操场上,开始释放天性。
这个过程现在细想特别有意思,打雪仗的时候真的很放松,只要你不打人,没人管你怎么玩,这和学生时代的绝大多数情况不太一样,没有标准、没有规则,这时候的细节很体现一个人的。还记得你打雪仗的时候喜欢怎么玩吗?那可能蕴藏着最真实的你哦!
我记得,那个时候玩归玩,老师总会布置一篇课后作业让你写打雪仗的感想的,其实真的很讨厌,开开心心的玩、心无杂念的玩其实就是最好的童年体验啊,是会滋养人生的!这一篇课后压过来,很多人就没性情撒开了玩了,而且这样心思重,只玩完半程,后边开始看人玩,脑子里开始构思课后作业的孩子,多半是学生干部或乖孩子,长大后,这些人也通常会长成认真负责、按部就班努力工作生活,但是很容易有点拘束刻板的靠谱大众。
还有一些孩子,学习好坏不确定,但到操场上没几分钟就迅速热场,和大家打成一片,打人or被打都玩的非常开心,大家也跟着开心地玩起来,这样的人一般人缘很好自己也开心,长大通常人脉广泛热爱生活,这类人不管层次高低、成功富贵与否,总是幸福感很强。
学霸,他们学的时候很霸气,打雪仗的时候也很霸气,他们是雪仗战场上的技术流,迅速掌握打法之后总是快、准、狠的打到别人闻风丧胆,这类人长大之后依然是技术咖,话不多但真牛逼型的。
还有一小类人,别人打雪仗他们不掺和,找一片干净的雪开荒堆雪人,自己琢磨,最后堆个特别好看的雪人。要是别人过来搞破坏,一定跟你拼命。这类孩子不善交际,在他心里疯折傻闹的打雪仗是尔等凡夫俗子的小把戏,在他们的内心有自己的小世界,如果环境允许他潜心专研兴趣,有可能成为某方面能力很强的怪才,要是环境多是不理解的,也很容易犹豫和痛苦。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我不喜欢主动进攻,因为有的时候会有人把雪往脖子里塞,雪化了又冷又湿要忍一天很难受,我特愿意找一片厚实的雪源,开始批量加工雪包子,然后给战士们提供“武器装备”,我会根据关系好坏以及战斗力的综合评估给不同的人发不同数量的雪包子,这样不管是拿我货源还是偷我货源,再不济有些坏孩子会故意毁掉我辛辛苦苦包的雪包子,至少我本人被攻击的概率大大降低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作为给予者看到自己的成果派上了用场的时候,内心非常欢喜。嗯!现在的我成为了一名人力资源专员&兼职心理咨询师,助人依旧是让我最开心的事情。当然,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怕凉怕脏不爱收拾残局,哈哈!
原来人生处处是伏笔啊!打完雪仗的我们有回到教室里规规矩矩的听课去了,但是从未曾想过人生的隐喻居然这么深。
长大之后的我们离课堂远去,越来越像那场雪仗中的自己,但是却很难再有机会,和那么多的人一起痛快、开心的疯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