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五万的公务舱到底什么鸟样子
活菩萨国民男神吴亦凡下凡草粉那年,曾经有一条音频流出,大概内容是:凡凡约小Gina见面,给她买了公务舱的机票,并且逼逼了好几次:“你不要睡过了,公务舱还蛮贵的。”那时候吾滴凡凡没有现在这样绝对一线,但也快要入日中天了,公务舱到底有多贵,男神也会心疼呢? 时隔一两年,终于明白了,公务舱可以这么贵:从北京出发LA前两天,从4000的经济仓升到公务舱,加了差价29000。 回程直接订公务舱价格低很多,仍然要25000左右。这样算一个往返,公务舱的票价竟然是经济仓的5倍不止。
价值5万的公务舱究竟有什么不同呢,穷苦如我,终于含着老泪体会了一把。
不得不说,我们选择的国航是一个很有社会主义气质的航空公司,在那么多国际航班都对客户卖Wi-Fi的今天,它丝毫不受资本主义腐蚀,即使是这么贵的舱位,进来依然告诉你:本家飞机没有WI-FI。 但紧接着就会有空姐半蹲到你的膝盖前、帮你换上拖鞋。至此,气也消了百分之二十。紧接着男空程就托着酒盘来,香槟红酒果汁,问你喝哪个。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怂,不要像我一样自取饮料:我伸手自取了西柚汁,最后还要麻烦人家重新给我垫杯垫,摆正酒杯。坐公务舱,开尊口就够了(浮夸一笑)。应接不暇的还有第二位空姐呈上菜单,第三位空姐回来送来当天的报纸、第二位空姐回来拿着登记表又跪在身边,问:胡小姐,今天主菜想吃点什么?供应晚餐的时候,如果您睡着了、要不要叫醒您?(请叫醒我,我要起来拍照留念发ins呢!)
接受完服务,回头看看隔壁的乘客小哥,此时已经打了二十分钟电话了,英语口音很重,不是欧洲人就是西班牙裔。姐妹们叫我拍个照片,我偷拍了一张发回我的姐妹智库。大家踊跃发言,有的说他戴的戒指是红三代林翰同款,可能是刚在北京参加完ultra。有的则认为他可能就是ultra的DJ。有的怀疑他是不是什么球星。富有真是一场扑朔迷离的谣言啊!

飞机起飞的时候我坐着睡着了,醒来一看旁边的小哥整个人消失了,低头一看才发现,卧槽,座椅可以平躺。登机时,我还以为 公务舱只是有人跪着服务,头等舱才能躺着飞跃太平洋呢!万万没有想到,我也可以睡着飞。暗含激动而又不动声色地看着林翰的DJ把自己升起来、坐好吃午饭。记下了平躺按钮的位置。

不一会儿,第n位空姐就来帮我开桌扑桌布了。什么苹果的intuitive设计理念啊:有人帮忙、根本连直觉都不需要,不要找桌板、不用figure怎么开合。没有尴尬,没有迟疑。

午餐的冷菜我不会记得叫什么了,反正给摆了个盘,味道一般,外面吃起来像咸果冻,中间是鹅肝泥。送来的面包都号称是“刚烤的”,反正就是刚加热过的各种迷你size的小餐包;总之,食物完全不在于其口味和品质,全在于对于full course的全心全意模仿。
午餐主菜我要的龙虾三文鱼,都还是包着锡纸加热了送过来的,只不过盘子是瓷的,刀叉是钢制的。空姐拆好了摆上来,龙虾虽然小,还真是一整个虾尾。
端午节的餐后甜品有 cheese,粽子和whatever我也不记得了。
然后关灯、迎来了我们的bedtime。先看一组豪车的广告,奔驰E系、凯迪拉克CT6、莱克萨斯LS,BMW5系 挨个跑一遍以后,开始看一部日本电影。这时候有点冷,巧的是,脚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送来了棉被。没错,是包装袋上印着“头等舱”专用的大棉被。不是毯子,是棉被、这么厚,真怕上火。
降下座椅躺看“火花”,日本幽默我真的get不到,不多久,就睡着了。半梦半醒间梦见了我去世已经10年的爷爷。想起他对年幼的我溢于言表的爱,觉得特别窝心、满足,于是幸福的哭醒了。豪华旅途居然能潜入我的深层潜意识、唤醒人对无条件的爱的怀念。富有太牛逼了(我意志力太薄弱了)。

睡了几个钟头,被富贵人家的熊孩子的尖叫声吵醒了,回头看这孩子头上包着绷带,不知道是不是去美国看脑子。 既然睡不着,决定看一下《45周年》。 这时,一个空少在黑暗中伸出一个放满零食的竹篮子,示意我再吃点,于是开始边吃薯片边看电影,不多会儿,又有一个空姐拖着一只Danish,跟我说:“刚烤的,还热着,要一块吗?” 于是开始边吃bakery边看电影。《45周年》太他妈扯了。渣男80岁了还惦记着别的女人,女主角70多了心态和40居然没差。很多沉重和心烦意乱都无从解释、也缺少生活。结局更是莫名其妙滑稽可笑。
时间过得真快,没多久就开始吃晚饭了。此时商务舱里面已经是这幅景象。有钱人确实比较自由散漫、不拘一格。也没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服务人员依然和蔼可亲,毕竟可能赚钱和继承钱的压力可以把人逼得返璞归真…

现在离目的地还有俩钟头,我那刺激、繁忙而又应接不暇的工作马上也要落地开始了。得人家空姐多少伺候,就要加倍的伺候好自己的老板。这可能就是可持续发展。祝老板事业蒸蒸日上… 祝我收入有朝一日一起日上…吧 这趟真的给我惯的,好怕自己下次坐回经济仓会哭哦。
愉快的旅途总是时光飞逝,只能希望下次坐回我该去的舱位前,能得到我心爱之人在侧,聊以慰藉吧!

© 本文版权归 shibuya emiri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