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百鬼夜行
进入正题之前请大家预览一下霁月同志绘制的“旅游路线图”。

一直以来,人类都在思考一个终极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要去往何方?
关于我们是从哪来的,各国的传说都挺魔幻的:泥巴捏的啦,猴子变得啦,神的后代啊......
至于我们是怎么没的,民间倒是有一套非常系统的理论。下面,让海客带你去“往生旅游线”体验一下。

你的肉体死亡之后,灵魂离开了躯体,冥冥中受到一个神秘声音的召唤,和其他灵魂一起,向同一个源头走去。
走着走着,你会看到冥界地标“鬼门关”,这三个大字代表你来到了冥界的入口。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拍照上厕所。

冥界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破败、枯萎,请看黄泉路大街两旁鲜红的花海,这就是很受言情小说作家喜爱的彼岸花。

那么,在这之前,这花叫什么呢?前方高能预警,小清新绕路!
石 蒜。
感觉两个名字是之间是不是隔了两万个闰土?
为什么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时间要远远早于日本,却没有人将这货命名为彼岸花呢?毕竟颜值也配得上啊。
那是因为,石蒜在中国的名声一直不太好,听听我国各地人民给它起的名字:金灯花,牛粪花,蟑螂花,蜘蛛花,平地一声雷(是的,平地一声雷),什么招人膈应叫什么。
而且,这货不全是红的,也有黄的。

《酉阳杂俎》里写道:“金灯之花与叶不相见,人恶种之,谓之无义草”。古人最恨的就是无情无义之人,加之它喜欢开在阴冷潮湿的墙角和坟头,更让人不喜。
所以,以后再有伪文艺青年在你旁边,用彼岸花作些伤春悲秋的诗炫逼格,尽情的嘲笑他吧!
其实,相比石蒜,红笼头菌更配得上彼岸花这个名字:自身散发臭肉味儿,吸引苍蝇帮它传播孢子,一直坚持猥琐发育,多么有冥界的气息!

anyway,石蒜颜值毕竟很高,还有人用它做纹身图案呢。
建议大家谨慎选择刺青师傅,倒不是忌讳什么,因为图案设计不好的话,看起来很像菊花:

当然,有时你能在彼岸花丛中看到奔跑跳跃的“花仙子”——魑魅魍魉,不用怕,它们虽然数量众多,作用和电视剧中滋儿哇乱叫的群众演员差不多,就是让各位体验一下明星走红毯被粉丝簇拥的感觉,可以说非常人性化了。
据说这类鬼,人面兽身四足,很迷人:

走到黄泉大道的尽头,著名景点出现了:三途川(也有说忘川),河上有一座奈何桥(也有说三途桥)。

相传人死后渡河来到彼岸轮回,如果沾上河水便会失去元神,想在三途河里蝶泳恐怕是不行的,你必须坐船,船资是六文钱。
为什么是6呢?一般认为六文钱的说法来源于佛教,六文钱代指佛家中的六道——地狱、恶鬼、畜生、修罗、人间、天。
双击666!阎王大哥送各位主播豪华游艇!
所以,日本真田家的武士打仗时背六连钱的旗帜,象征随时献身,视死如归。现在六连钱也是真田家的家纹。

偶尔也会在一些家纹爱好者那里看到有六连钱图案的文化衫、手机壳、打火机等。

日本还有很多用钱当做家纹的家族(忽略永乐钱),一般都是无文钱纹,无文钱纹分为里钱、三文钱、六文钱、八连钱、钱九曜等。

那么,祖先如果想回现世玩耍一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呢?
有的,在每年的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会)通往阳间的大门会打开,先人们有一天的假期可以回到人间。
最早举行盂兰盆会的是南北朝的“出家狂人”梁武帝,在飞鸟时代由隋唐时期的中国传入日本,俗称“お盆”。

日本人在节日期间会布置好佛龛或是迎灵棚(亡灵棚),准备好茄子以及黄瓜做成下面这种造型,称之为“精灵马”或者“精灵牛”。

黄瓜造型是“精灵马”,马匹的脚程快,是让故去的先祖们乘坐着它们快点回到人间;而茄子造型的“精灵牛”则脚程较慢,意指希望先祖能够慢点离开。
到了十二点,就会有鬼差出来抓不愿意回到阴间的灵魂,于是,这个时间很容易看到壮观的“百鬼夜行”。

在我国,以前也是很重视中元节的。
这一天我们要摆放香烛、贡品、鲜花来供奉祖先。
还会举办热闹的庙会和游行表演,所有人都会出门,带着各种鬼神的面具,在大街上慢慢的逛,顺着人群走到河边,放一盏河灯,寄托自己的思念。

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举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活动,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
现在这个节日在中国很没有存在感,很多人单纯认为这只是一个“鬼节”,却不知道这个节日背后更多的文化意义和情怀,反而在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比较重视,还发展成了旅游项目,十分可惜。

中元节,
故人的亡魂因节日的缘故回归人间,
于不经意间与我们擦肩而过,
看着故人渐行渐远,
逐渐消失在所有鲜活的生命之中,
面具下那一点不甘又萦绕在心头。
但,那又怎么样呢?
在墓前盛放的那一朵彼岸花总会锲而不舍地提醒着,
他已经离开这么久了。

想看更多文章干货,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