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的力量》读书摘要
2018.6.13
1. 乔伊斯认为人类苦难中有所谓的“最大与恒昌的苦难”,坎贝尔把这堪称是古典神话学中的基本主题。他说:“造成所有苦难的原因,就是生命必然会死去这个事实。加入生命被肯定,死亡便无法被否定。”
2. 他把肯尼迪总统肃穆的葬礼描述成“一个社会中最宗教仪式的示范”,把深植在人类需要中的深化主题激发出来。“这是一个把社会最必要的精神仪式化了的场合。”总统被公然暗杀,“代表了我们这个活生生的有机社会,在精力最充沛的时刻,被夺走了生命。所以需要一个补偿性的宗教仪式,以重新建立团结一致的感觉。美国是个大国,但在这四天国葬仪式中,我们成为一个一致的社会:大家同时以相同的方式,共同参与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事件。”他说“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和平时期还感受到一种身为整个国家、全社会一份子的归属感。这是借由大家一致参与一项深具意义的宗教仪式而得来的。”
3. “名人与英雄的众多差别之一是,名人只为自己而活,但英雄要解救社会。”
4. 坎贝尔坚信人生是一场冒险。在大学导师把他局限在狭隘的学术课程中时,他的反应是:“去他的。”于是他放弃攻读博士学位,而到森林中读书。他一生持续不断地阅读有关世界的树,包括人类学、生物学、哲学、艺术、历史与宗教。他不断提醒他人:了解世界的一条可靠之路,便在书本当中。
5. 掌管命运的三个女神会引导有志者,随波逐流的人则被她们牵着鼻子走。
6. 为了人类而从神处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勇博巨龙获得金羊毛的杰逊王子、追去圣杯的圆桌武士等。
7. 很多人认为人类所追求的一切就是生命的意义。我不同意。我认为人们真正追求的是一种存在的体验,因此我们的肉体才能和心底的存在感与现实感产生共鸣,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存在的喜悦。
8. 过去,大学校园是一个隐秘的园地,在那时,日常生活的杂务不会侵犯到你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你能够潜心学习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柏拉图、孔子、佛陀、歌德等,而不会有生活上的杂务来干扰你。这些丰富遗产所诉说的永恒价值,和今天人们所追求的生命重心有很大关系。当你年纪大了,物质需求不再是问题时,你便会转而追寻内在的生活。如果那时你不知道到哪里去追寻,或是不知道内在生活是什么,你会感到懊悔的。
9. 人类一直汲汲于追求外在价值,缺忘了本来便存在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存在本身的喜悦,也就是生命的意义。
10. 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个神话体验。如果结婚是为了永远恋爱下去,夫妻很快便会离婚,因为所有的恋曲都会以失望告终。婚姻应该是去体验一种心灵上的契合。
11. 然而美国人民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聚集在同一片土地上,因此,法律在这个国家就变得非常重要。律师和法律是凝聚美国国民的要素,但是美国并没有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