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听过苏打绿、张悬、林一峰……?你out了!
![]() |
苏打绿 |
![]() |
陈绮贞 |
苏打绿要来南京了,猛然发现:原来有这么多人迷苏打绿!11月28日的拼盘演出,苏打绿的粉丝丝毫不少于同场的S.H.E、潘玮柏。今年早些时候还有陈绮贞、飞轮海等看似不那么“大众”的歌手来宁开演唱会,且同样应者云集。曾几何时,四大天王所向披靡;近10年前,周杰伦似乎独孤求败。可不知不觉,乐坛开始进入“小众时代”,而且大有“小众吃掉大众”的趋势。时下,如果你没听过苏打绿、张悬、林一峰、方大同、王若琳、杨乃文……那么——你out了!
“小众女王”的大流行
小众音乐,顾名思义,就是听众比较少的音乐。可是并不是指少人喜欢的音乐,相反是指少人发现的好音乐。小众音乐网http://www.1234567i.org/ 问过很多年轻人喜欢听谁的歌,答案如果以陈绮贞开始,那么你只要接着说苏打绿、卢广仲就一定能得到他的共鸣;当然,段位高些的也有Tizzybac,1976,或者妮波寺。“小众”的概念似乎完全贴合文青们的小情小爱小伤小感。
出道十多年的陈绮贞被称为“小众女王”。这不单单是因为她充满个性的音乐很少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还因为她一贯的低调作风把自己屏蔽在了大众的视线之外,她和王若琳、林一峰等人的音乐常常被贴上小资、小众的标签。 可是,当看到陈绮贞北京、上海、香港演唱会场场爆满;当王若琳的专辑走在哪都能获得行内外一片好评时;当苏打绿的《小情歌》越唱越“大”,不禁疑惑:小众的音乐是如何获得如此令人羡慕的赞誉?是标签贴错了,还是小众越来越流行了?除了陈绮贞,苏打绿、蔡健雅等艺人今年的演唱会都取得了非常骄傲的票房成绩。一直在边缘游走的小众音乐似乎迎来了春天。
小众要吃掉大众?
昔日像陈绮贞、张悬、龙宽这样的歌手,我们恐怕只能到“豆瓣”上和几个文艺青年才能谈得上两句,可不知从何时起,他们逐步开始被所谓的主流市场和大众所接受。现在,如果谁说不知道方大同,没听过曹方,那他恐怕已是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的老古董了。
小众歌手坚持“只唱歌给感同身受的人听”,无论是陈绮贞、蔡健雅还是苏打绿,都是创作型艺人,他们可以尽情地用音乐表达自己,这对于如今那些非个性不喜欢的乐迷来说,无疑是致命的诱惑。而音乐策划人范立认为,小众歌手的升温,很大程度上也是白领群体日益扩大的必然结果。没有大时代的波澜壮阔,讲究小情小调,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中精致琐碎的小细节。这样的小众音乐完全符合当下白领群体的诉求,得到他们的欢心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邵岭 南北
后“大众情人”时代
刚时兴“私房菜”的时候,如果你知道几家像样的私房菜馆子就是生活格调的象征;可现在,如果你还没什么私房菜的概念,那么你就严重过时了。你可以看《杜拉拉升职记》、《明朝那些事儿》,但如果你想在周边找到共鸣,就一定要谈点米兰·昆德拉。在这个“小众渐渐横行”的时代,所谓“共同语言”已经从“众望所归”变成了“奇趣相投”。
有位歌手曾感慨,2008年还有《北京欢迎你》,可2009年有什么?的确,现在想找首“皆大欢喜的歌”还真是越来越难。但换个方式,选你个人最喜欢的歌就容易多了,苏打绿的粉丝会选《狂热》,陈绮贞的粉丝喜欢《太阳》,林宥嘉的粉丝大爱《说谎》……张学友、李宗盛、周华健等几个偶像垄断华语受众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乐坛没有“老少通吃”的“大众情人”,有的只是“各花入各眼”的对号入座。苏打绿的粉丝可以熟知苏打绿的每一首歌、每一个代言产品、每一站准确行程……但却有更多的人不知道“苏打绿”是什么、是男是女、一个人还是几个人。你去问人家“陈绮贞是唱什么的”,“天啊!她每首歌都好听”。
标榜“小众”的粉丝喜欢一边嗤之以鼻道:你不会没听过苏打绿吧?他们真的已经很主流了;一边又潜意识地排斥大家都去追苏打绿,因为那样自己也变“大众”了。其实作为听者,不管是大众还是小众,只要能取悦你的耳朵,管他是否流行。“人人都说我爱你”的大众情人时代已经远去,如今,只要你喜欢,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心中的“罗大佑”。 南 北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