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读书(懒癌晚期的读书报告)
一.

这是我读卡尔维诺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是《树上的男爵》,读完后立即觉得他是我喜欢的作家。
为什么呢,读小说,我不喜欢读太贴近生活的。此外,在读他的书之前所读的书会让我觉得有点优点特色,语句优美呀,故事写得还不错,然后读到这本时“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这个人脑洞可真是大呀;在此之后便是读余华的作品有让我大为震惊的感觉“原来小说还能这样写呀,《活着》《兄弟》写的精彩呀,《世事如烟》为我开启了新的大门。这便是文字的魅力吧,总有些文字能打动了,更有些文字刺激这你,人类是有无限想象力的。
这本书开头的序言讲到了作者构思小说,让我感受到表面光鲜亮丽的文章,其实暗含着大大的玄机。就是作者精细的构思文章,琢磨文字的这种精神与态度还是挺打动到我的。没有随随便便写就能写好的文章。让我想到画画也是如此......
二.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人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既向往又恐惧。有时是不得已的选择,亦或是冥冥中的指引......
已经很少看这样的短片小说了,博尔赫斯的小说有种莫名的魅力,他不是在写情爱,写具体的生活化的东西,他像是写一种感觉。就好像是清晨起来,你知道自己做了个梦,但是你却想不起来梦到了什么,你的脑袋是放空的状态, 却有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博尔赫斯的这些篇短篇小说,给我了做梦醒来时的感觉,有些轻盈,有些遐想~
三.

这个作家的文字我还是挺喜欢的,对于我来说什么是好的文字,我觉得是具备以下几种功能的的:
第一是文字能教授知识,是一种间接经验的学习。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局限性的,受到这个时代的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习到的知识是国家想把你培养成怎样的人,所学习到的知识,是能简单的与任何人进行沟通的,而自我的阅读,学习则决定了你的发展方向。
第二是文字的净化功能,能让你跳出自我的狭隘性,就是文字能让人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第三是娱乐功能,就是让你得到一种快乐,就像看一场电影或者打游戏一样,让你觉得是一件享受的事情。书与电影有着很强的联系。

这段关于高考作文的思考十分的有意思,仔细想一下,好像是这回事。

作者认为伟大的小说家需要具备“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正所谓“世事洞明捷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呀。
这是第一次看毕飞宇的文字,感觉他的文字充满着逻辑与思辨,下次会找让他写的小说来看看吧。
四.

这本书是我在五月收到的一个礼物,我还是挺惊喜的。
她在书的前面给我写了一段话:
“人生嘛,要精彩,要惊艳,也可以平稳,希望你都有。”
我觉得我的人生很平淡,但我觉得我挺幸运......内心充实,足矣~了解自己,发展自己,能够些许发光发热,能给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就很满足。
朋友,我觉得是一种很神奇的关系,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人没有刻意联络却能保持着舒服的状态,有聚有散。我觉得应该怀着颗感恩的心,感谢在路上遇见并且相伴走过一段路程的人~
这本《乱世绘》让我想到了丰子恺的作品,小小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思考。老树的绘画也是如此,一首首充满诗意与趣味的小诗,配上他的绘画作品,作品充满着他自己独特的风格,让人进入了他诗意的世界之中。


五.

郭际:
在当代艺术的视野和探索中,美渐渐变成一个非平常人能够感受和领略的境界;何为美?也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谜团。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对美始终怀有一颗朝圣的心,一路的追寻之中,也不断陷入对美为何物的迷惘和沉思。一处新鲜的风景,被摄影者不断的拍摄,很快风景就累了老了,被观赏者丢在一边视若无睹;几件毫不相干的事物穿越时空被艺术家用意念拼贴在一起,就成为一幅全新的力作赢得阵阵不知所谓的掌声。美和美的本质渐行渐远。在如此没有星辰的美的宇宙,太多人像失去磁力线的飞鸟,只能无尽的流浪却找不到自己坚实的家园。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不再轻易举起相机,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再拍下什么“美”的画面……



李少白认为艺术有三点必不可少:
1.必须是人为的,不是天生的
2.必须是创造性的,不是模仿的
3.必须是审美的,不是功用性的

美也是有共性的吧。

摄影如此,绘画也是如此。画的质量涉及了画面的内容、结构、色彩、情感等因素。

“诗意”真是美好的两个字,美好的情景与美好的心灵相呼应,共同生出的一段美好。
六.

这是一本充满趣味的作品,书的插图和排版是由著名平面设计师朱赢椿完成的。《书迷》系列纪录片第一集就是讲他设计书与书发生的一些故事。
(本来想通过这本书学习下英文,就学习了两三天。哈哈哈,要打脸)





-
miumiu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7 18: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