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一座城丨岁月留下的不止经典,还有惊喜
今天的我们谈到音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各种APP、网站或CD,而产生于上世纪的磁带和黑胶唱片,虽然还能偶尔一见,但似乎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今天碎乐《一音乐 一座城》的美国站首期,我们就跟着资深乐评人&碎乐CEO郝舫一起落地美国,适逢“世界唱片店日”一起去探访和领略棕榈泉,而唱片店,则是这里音乐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店进门就能看见各式唱片分门别类陈列在唱片架上,不同年代背景的黑胶唱片仿佛具有特异功能,可以带人穿越时空隧道,遇见我们不曾经历的时光。老板后面的墙上陈列着他认为最值得推荐的、最好的东西,也就是行内戏称的尖儿货。有的唱片店老板还会把每一张进店的新碟都听一遍,了解店铺里所有唱片的情况。

这里有英国传奇歌手David Bowie;有很难寻觅的猫王的限量老唱片;有电影和电影明星的海报、原生大碟;有已经绝版的年代感满满旧杂志。不仅如此,为纪念那些传奇或者故去的灵魂,唱片行都会自发的为一些唱片开辟一个专题小区域,以示敬意。这里,你能感受到旋律在空气中的流淌,音乐在散发着它的情怀回荡。

打口碟曾在90年代的中国掀起一阵风潮,这些碟片深得中国音乐迷和收藏们的喜爱。甚至有了“打口青年”“打口一代”这样的说法。他们是标榜自我的一群,把收到的唱片作为值得炫耀的谈资。虽然打口CD的时代风潮已经远去,但近两年的黑胶和磁带的回潮,让曾经的“打口青年”又找回了青春的感觉。不只是摇滚乐,还涌现了很多独立歌手、港台歌手、内地地下乐队也都推出自己的黑胶唱片。黑胶之所以迷人在于它自始至终保持着一条悠扬、连续的曲线,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留声偶尔传送出的“炒豆”声,音质醇厚、温暖,似乎有种力量在拉扯着你的记忆,这正是黑胶的魅力所在。

找一个闲适的午后,冲上一杯醇厚芳香的咖啡,换上一盘黑胶就那么静静的听上一段,回忆往昔的岁月时光。又或者夜深人静需要降低音量的时候,发现不管音量调的多低,所有的细节也都丝毫没有折损一分。你可知道?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有一种音符收藏着时代的故事,当唱针搭上黑胶缓转的那一刻,复古怀旧就在这里悄然发酵。

全世界唱片店有很多,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当你来到某一个唱片店时,都会发现一些新鲜的唱片,有新出的,也有早就售罄绝版了的,这样的惊喜也正是实体店不可替代的一个原因。所以即使是像现在这样互联网搜索引擎发达的今天,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唱片店逛一逛,所期待的正是这种,发现一张你不知道的唱片、或者一张你曾经错过的唱片的惊喜。正应了音乐人郝舫说法:“人靠惊喜和意外活着,什么事情都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那很无趣。”

不仅是黑胶,打口CD和磁带的回归也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份别样的风采,个性十足的置物袋也是为这个独特的节日而特制的。用这种实体的播放介质听歌的时候,闭上眼睛就会感觉到歌者仿佛就在你耳边低吟浅唱,鼓声也似乎跳出了音响直接敲到你的眼前,这是更有质感的器乐声。买上一张打口CD或者磁带就像买了一本书、买了一部电影一样,想让自己静静地去认真欣赏、收藏。

美国的城市基本都会有唱片店,比起那些旅游纪念品,买上一张唱片或是艺术品带回家里,或许会是更为美好的回忆。行走于棕榈泉的街道,会不由得感慨,作为一个观光城市的文化建设,这里除了日常的生活和购置纪念品的店以外,总有一些唱片店、占卜店或者画廊等……随时随地把艺术和情怀展现在你眼前。在这样的城市中缓缓行过,怕是会有“执诗工笔起心画,问借凌云成锦帛”这样做一个流浪的艺术家的冲动吧。

随着时代的更迭,纵然听黑胶听磁带的人越来越少,但却从未间断过。碎乐,从来只为情怀而来。我们将情怀和过往灌进黑胶,播给你听。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美国音乐生活更有趣的东西么?碎乐《一音乐 一座城》带你继续挖掘文化,体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