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激活个体》有感
最近读了陈春花老师的《激活个人》这本书,让我想起了六年前的一个故事。进入深大后选导师,我在蒋老师办公室说了疑惑,我觉得现在科技和外包这么发达,将来HR的工作价值在哪里,我觉得读这个专业将来是会失业的,这个想法伴随了我六年,也直接影响了我工作的选择,至今才似乎懂了点。我记得当时老师跟我说,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永远不会消失。现在想想当时还是从以后安身立命的角度出发的。
回到这本书,以下三点给我带来比较大的启发:
1 雇员社会的消失,共享时代的到来,个体价值将会不断崛起。近几年来,共享影响着我的生活,滴滴和Uber,摩拜和OFO,唱吧等等,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中也会发现,个体的价值真真得到了体现,共享公司提供平台,让个体发挥。将来的组织会不会也成为一个平台,雇员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切换,个体和组织的关系将被颠覆。这样灵活性可能更高,效益会更好。
2 转型变革成为常态。近几年不断听到两个词语: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今年从开发离开的时候,已经可以明确听到公司转型的信号,入职新公司不到一周发现公司新闻到处是转型的标语。当然,时下转型还是一种周期性活动,相信不久将来不会再经常听到转型了,因为转型会变为常态,这要求组织必须拥有一种自发变化的机制和能力,组织要拥有的四种属性:平台、开放、协同、幸福。
3 考核方式的改变。由于工作原因对这块很关注,最近由于搬新家买了一些家具,比起以前感触很不一样,首先是服务变好了,其次是希望客户给好评,不仅是商家,还涉及物流和安装一整套。因为整个评价机制会发生变化,顾客为服务买单,服务需要评价,雇员因服务收益。设想将来会出现一个雇佣平台,做完了事情就会有对雇员和雇主的评价。
这三年老板经常会问我职业发展目标的问题,我的回答一直不清晰,时至今日依然不清晰。一方面是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是我对不确定和复杂的处理能力。从这方面看,我的职业困惑本质原因应该是处在这种时代缺乏对不确定和复杂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