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鉴赏过程
音乐鉴赏一般有三个步骤:欣赏-品味-思考所组成的审美活动。
一、欣赏
当音乐旋律传入耳中的时候,我们都会随之产生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发生感想。但如果直接把这种感受当成审美感受的话就失去了鉴赏音乐的目的。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听到同一个声音会有不同的感受,在欣赏这个阶段,我们无法对音乐做出准确评价。感受只是起始,需要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品味
运用我们良好的知识储备去品味音乐所传达的深远含义,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就是对音乐的品味。
美国音乐心理学家莫蒂默·卡斯曾说:“一个完整的音乐体验应包含对音乐产生心理上的感情反应和能够揭示作品意图的逻辑认识过程。”即我们要在熟悉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手段、作品思想后,再进行实践活动。
我们不仅仅要对音乐的节奏、力度、旋律、和声等方面有所了解,更要积极主动地在实践过程中配合作曲家的创作意识进行理解、联想和想象。
如李宇春的《一趟》,歌词恢宏大气,作曲中西合璧,令人惊叹。
三、思考
音乐鉴赏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引发我们的思考。
在音乐鉴赏活动中,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音乐获得心灵的净化,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表面到实质,有感性到理性的艺术领悟。
欣赏者与创作者的思想能够产生共鸣,就达到了音乐鉴赏活动的极致,但并不是每一个欣赏者都能达到这个高峰。
优秀的音乐作品加上良好的音乐品味会对我们的人格修养产生极大的积极正面影响。如李宇春的《一趟》,引用了海子的词“人间一趟,看看太阳”,警示“烂泥扶墙,小心塌方”,具有极高的文学教养,意义深远。
来自《大学音乐教程》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