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之城
有点长,正好电脑开着,就用电脑打字吧。
去武汉,完全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一次忙里偷闲的机会,也是为毕业找的一个借口,就这样,订了车票,订了酒店,准备出发。然而一位舍友的毕设老师突然要开会,所以就推迟了一天,车票退票重买,要不就是改签,酒店退了重订,为了以防万一,还带了电脑,就这样,满怀期待,满腹“心事”出发了。
综合考虑,还是从镇江走,车多,方便,便宜。四个小时,达到汉口站,离开从武汉站走的,住在武昌站附近。
关于住宿,三个人都是订两张床的,这次考虑到不算鼓鼓的钱包,订的酒店床……是小了点,但是地理位置不错,在首义广场的西侧,步行可达黄鹤楼,转个弯就到了蔡林记,地铁4号线直通武汉站。关键是酒店的服务态度算是在武汉游玩的所有景点吃的所有餐厅逛的所有超市中不错的了。
关于武汉的交通,每到一个地方,我们特爱把本地的所有交通工具都感受一下。到了武汉,什么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轮渡、轨道交通、BRT城市快速公交,短短几天都坐过,就连go fun我们也开了,武汉的交通还是蛮方便的,基本都可以不用换乘就可以抵达下一个景点。最最最重要的是,武汉的公交车、BRT可以直接刷支付宝乘车,这对于我们外地旅客实在是太方便了,每次乘车前不用到处东翻西找凑零钱化零钱了。
关于景点和美食………………………………
第一天下午去了昙华林,据说是伪文艺小资青年的聚集地,有点失望,拍了几张照片,其他也没有留下很深刻印象的了;下午喝了网红奶茶奈雪的茶,运气不错,并没有排两小时的队。舍友点的是霸气芝士草莓,我点的是冻顶乌龙鲜牛乳加珍珠,价格有点小贵,按照舍友的话说,颜值不错,口感还行,但是不想买第二次,我还是想喝50岚的蜜桃乌龙,哈哈。顺便点了一个类似于爆浆巧克力的面包,表皮有一层被烤的很脆很香。晚上在楚河汉街吃了小龙坎,鸳鸯锅,微辣实在是有点吃不消,为将来去“不提供鸳鸯锅,底线是微辣”的四川重庆表示深深的担忧,楚河汉街有点外滩或者中央大街的feel,晚上去还是很有感觉的,各种凹造型呀。
第二天由于下雨,去了湖北省博物馆,虽然下着雨,由于《国家宝藏》的播出,来这里参观的人倒是格外的多,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睡虎地云梦竹简……,更何况每次参观博物馆我们不自觉的跟着其他旅游团,蹭蹭导游的讲解,然后我们再津津乐道点野史,着实有趣;中午在武大附近吃的江南小观园餐厅,人倒是蛮多,点的一份香煎武昌鱼,其实还是蛮对我口味的,就是有点腥,皮很脆,肉质有点松,服务态度不太好;简单逛了一下武汉大学,并非樱花盛开的季节,所以游客不是很多,大多都是在门口拍个“国立武汉大学”的牌匾就离开的,好吧,我们也是这大多人分之一;下午开车去的光谷广场,为找一个甜品店找了很久,叶佬传承,很便宜,但是分量不是很多,但是芒果还是很新鲜的,多芒小丸子和椰汁芋圆推荐,牛奶水晶真的很一般。里面有一家长沙臭豆腐还不错,蓬蓬的炸豆腐,中间掏空,加上剁椒,浇上一层秘制调料,装盒,再淋一层酱汁,推荐哦。光谷就是西班牙风情街和德意风情街比较出名,适合拍照。晚上不得不提吃了小龙虾,武汉小龙虾真的种草了很久了,去的是小亮蒸虾,也是比较有名的店吧,据说上过芒果台的综艺。买的套餐,比较划算。全味小龙虾感觉虾不太新鲜,肉质很松软,香辣虾球吧?!记不太清了,就是将小龙虾去头去尾,油焖,龙虾的肉质很紧实,微辣也不是很辣,完全停不下的那种,凉拌毛豆和口水凉面也不错。口水凉面有很多芝麻酱,舍友爱吃芝麻酱,简直开心到飞起!她觉得比热干面还好吃,好吧,我对面食不感兴趣,但是我也觉得比热干面好吃!
第三天的行程是相当紧凑啊。早上在罗森吃的,话说武汉的罗森是真的很多,多的就像南京的好的了,遍地都是,不过大部分是“中天罗森”,据说是合资的,然后中天集团控股,所以蛋糕之类的品种真的少了很多。上午去了黄鹤楼,物是人非事事休,颇有点“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感觉。一连下了几天的雨,这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天朗气清,人体最舒适的温度,游玩也很开心;接着去了龟山,又登上了晴川阁。晴川阁与黄鹤楼隔江遥遥相望,去这里完全是因为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景色也很美,而且不收门票,所以这里拍婚纱照的比较多。中午特地绕道武汉国际大厦吃了鑫泽园椰子鸡。秘制椰汁,大火煮沸,加入一只鸡,煮熟,沾着由酱油、沙姜、红椒和青桔汁调成的作料,哇,顿时幸福感爆棚。由于沙姜的功效,所以鸡完全没有腥味,汤看似油腻,实则清甜,鸡肉恰到好处,不柴不肥,养生之上品,很赞,按照舍友的话就是:鸡汤的鲜味带着椰子的清甜,相比于椰子鸡,套餐里的煲仔饭就逊色了一点。下午主要是为了一位舍友听说黎黄陂路很适合拍照才去那边的,经过八七会议博物馆、宋庆龄故居遗址,倒也没有很有特色的景点,和昙华林一样,随意的逛了下便去寻觅美食了。期间吃了武汉的本土豆花,没记错应该是:一品豆花,点了一份水果豆花,一份红豆双皮奶,中午胃酸分泌过多,水果豆花太冷了,没吃,但是看到舍友的反应还是挺好吃的,红豆煮的真的特别烂,完全是入口即化的那种感觉,为它们都打call。好吧,这次到武汉,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吃。据说汉江三街的美食特别多,而且种草的一家牛肉粉就在那里,便导航去了。说到导航,感觉在武汉导航简直有毒,特别难找,而且还找不到!譬如这家老汉口花子牛肉粉,问了当地居民说这家店从未存在过?!然后我们挑了三家排队最长的小吃,一人排一条。对于南京人,鸭子是心头爱,于是我排了酱汉三鸭,家一烤鸭店,一斤19.5,元,半只起卖,送酱送饼皮。酱有些齁咸齁咸的,其实还是蛮好吃的,半只34元,对于我们三个女生来说有点多了,舍友说有点腥气,加点葱丝会好吃点,我觉得葱丝影响口感,另一位不爱吃鸭子,总之,最后两个人大晚上九十点吃了十来个。一位舍友排的是徐记油酥饼,点的应该是牛肉和红豆的,牛肉4元,瘦肉3元,红豆3元一个,巴掌大,虽然油腻,趁热吃还是很香的而且真正吃进嘴里,就感受不到油腻,要不是为了找牛肉粉让我们心情郁闷,我觉得我们还能再来仨~另一个舍友排的是排骨,一般般吧。等到天黑,长江大桥亮灯,去武汉关渡口坐了轮渡到中华路渡口,亮灯后的长江大桥很壮观,算是满足一下最近南京长江大桥在装修看不到的遗憾吧,彼岸的晴川阁和此岸的黄鹤楼璀璨辉煌,和大桥交相辉映,真的太美了,为了等天完全黑等了两个多小时没有失望。晚上冒雨暴走40分钟从中华路渡口回酒店。路过户部巷,问舍友要不要进去,舍友在门外观望了一会,说和扬州彩衣街和关东街差不多,就不去了。也不遗憾。
最后一天,早上本来想起个早,去首义公园转转的,结果前一天晚上熬夜赶材料,没能起得来,算了,收拾一下,吃点蔡林记准备去车站吧。点了真的很多,虾仁热干面,三鲜豆皮,芝麻生煎包,鲜肉灌汤包,牛杂汤粉,原味豆花。都尝一下嘛,热干面有点干,牛杂河粉除了辣之外还不错,三鲜豆皮比较淡,芝麻生煎包面粉忒多了点,一口咬下去全是面,鲜肉灌汤包皮厚,汤汁不鲜美,不如我们这边好吃,原味豆花上面撒了很多白砂糖,去掉白砂糖之后还不错,可能我们这边习惯吃咸味的豆花,甜味豆花不太习惯吧。
短短的四天的武汉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已经很累很累了,但是趁着记忆还不曾淡忘,赶紧写完。其实南京和武汉真的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同为省会,副省级城市,教育强市,长江划分南北,长江大桥齐名,汉有黄鹤楼,宁有阅江楼,同爱吃鸭,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发达……所以对武汉这座城市还是颇有好感的。以后有机会再去吧。
最后,感谢我们的吃货小团队,一份负责找吃的,一人负责去吃的路线,还有一人负责拍照,这个搭配不错。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