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从王牌主持到“反转斗士”再到“灭霸”

崔永元曾经是首个靠才华出位的男主持人,毕竟在1996年的审美中,他的形象与大众心里的主持人形象差得有点远。但崔永元当年主持的《实话实说》可是当时荧屏上不一样的烟火。
王牌主持:嬉笑怒骂到重度抑郁,真实惹的祸?
崔永元的主持风格带着冷幽默、透着犀利,也有着包容和精辟,具有极强的个人色彩,在当时中规中矩的主持人风格中,崔永元面带“坏笑”的不正经犹如一股“泥石流”被人们喜爱。

关于《实话实说》这档节目,从各种渠道得来的信息来看,很像是一次新闻人的“电视改革”。央视前制作人时间在2014年接受《南方周末》专访时,曾这样定义《实话实说》:
“以前中国人上电视,就是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官话,我们办《东方之子》、《实话实说》,就是要和这五种话作斗争。”

当年《实话实说》的话题尺度不小,崔永元嬉笑怒骂的言语总能准确地戳到社会的痛点。
知乎上“如何评价崔永元”的问题里,有位名为“飞鸟冰河”的网友这样写道:
“崔永元的王牌栏目是《实话实说》,这栏目成就了他也毁了他。当年我参加过一期,作为台下观众,我见识过他是怎么垫场,怎么圆话,怎么带着嘉宾往预想的道儿上走。
我自己也做过不少面访,我控制不到那个地步,我投入得不够。他不像朱军那样套路明显,关键时刻必起煽情的音乐,而是诱着你真实起来,如果不真实他就招呼台下观众,通过他们的反应来刺台上。总之我能看明白他的用心,但我做不到。
所以我很佩服他,他做的准备太细致了。不过后来他最困惑的就是这个‘实话’却不能实说了,节目的收视率节节攀升,影响越来越大,但必然会有更多的人看了不高兴,上台的人顾虑也越来越多,他一个人的智慧终究顶不住老大哥的目光。我觉得相对于什么收视率的问题,这对他来说才是最让他睡不着的东西,实话不能实说,那还叫什么《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遇到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在崔永元主持的那几年,《实话实说》火了,崔永元火了,大火。火得家喻户晓,他在最火的1999年和赵本山、宋丹丹一起演的《昨天、今天、明天》成为经典之作,也正是这部小品将赵本山推上“小品之王”的宝座,在之后的数年内,成为春晚小品的霸主,并带着赵家班火遍全国。

《实话实说》和崔永元成就了彼此,所以当崔永元退出后,《实话实说》也慢慢淡出。
又经历了两任主持人之后,《实话实说》以收视率太低的理由停播了,此举还引发了不少人士指责“收视率为王”的现象,并纷纷为《实话实说》的停播表示伤心。
《手机》上映的时间很巧妙,当年在电影院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葛优饰演的严守一一露面,说话的腔调和主持特点,的确让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想到了崔永元,真的很像。


电影情节里武月取代严守一成为新主持人,现实中和晶也是才接班崔永元不久。独目君还记得爸爸在电影频道上看了该片之后问到:“这是不是说的崔永元的事啊?”
时间的巧妙、事件的重合的确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事后“冯小刚们”也说过严守一不是影射崔永元。


然而摧毁一个内心骄傲的、又一直站在道德至高点的、并患有严重抑郁症的人的三观往往一下重击就够了。
崔永元自己在近两天接受腾讯娱乐采访时也说了,除了《手机》事件本身,之后引发的一系列蝴蝶效应也是不停摧毁他认知的一部分。

之后崔永元2003年7月开始主持《小崔说事》。2004年既主持又主演《电影传奇》,在节目中既讲故事又演故事,同时监制推出了老电影歌曲联唱专辑《宁死不屈》。2010年任纪录片《我的抗战》总策划。2011年9月,“崔永元·新锐导演计划”在北京启动。
然而,崔永元似乎再也找不回《实话实说》时的那个他,也找不回那种感觉和辉煌。
2013年12月16日,崔永元正式从央视离职,入职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反转斗士”:从真相挖掘者变为偏执代言人?
说到崔永元离开央视,就不得不提起同年里他与方舟子那场曾掀起轩然大波的“转基因大战”

2013年9月崔永元和方舟子因“转基因之争”展开微博辩论,随后上升到质疑对方语言逻辑问题、有无资格科普等。同年12月崔永元离开央视,并透露是方舟子向央视“告状”,方舟子予以否认,回应称崔造谣。此后,两人开始在网络上相互谩骂,开始了“问候家人”式的人身攻击,原本的科学辩论彻底扭曲沦为骂战闹剧。

2014年1月13日方舟子正式起诉崔永元损害其名誉权,索赔30万元,同年4月崔永元提起反诉,索赔67万元,隔年6月,一审宣判法院判定两人均构成名誉侵权,双方均需删除微博、赔礼道歉,并赔偿对方4.5万元。
虽然和方舟子的“转基因大战”至此平局收尾,告一段落,但成为“反转斗士”后的崔永元却在“反转基因”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险。
随着自己对转基因领域了解的加深,崔永元的“反转”态度也愈加笃定,并开始极端化,毫不留情地回怼一切质疑和“挺转”观点。
2014年6月,因亲自赴美调查转基因的做法受到中国农业大学柯炳生和农大学生的质疑,崔永元不但立即回怼,而且公开向农大学生“约辩”。

2014年,崔永元就转基因问题“喊话”美国政府。

2015年3月,崔永元在复旦大学发表了题为“班门弄斧转基因”的演讲,但现场竟然禁止理科生进场,而且因观点在交流会上受到质疑,崔永元当场质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教授卢大儒“你有什么资格和我争论(转基因)?”
2017年5月,因“挺转派”李铁就崔永元前往美国调查一文提出质疑与讽刺,两人展开轰轰烈烈的微博骂战,语言、用词不雅程度,和人身攻击力度几乎不弱于当年的“崔、方骂战”。









而其中一条崔永元在“5.20”发出的针对李铁亡妻的微博遭到了广大网友的批判。


如一位叫“愚者之影”的网友所说:“我可以理解崔永元反对转基因的态度,毕竟科学就是要在质疑中进步,但前提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质疑,实验、分析、论证,要有理有据。而崔永元只能他质疑别人,不许别人质疑他,一遭到质疑就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做法太‘神棍’”。
很多人都相信崔永元“反转”的初心,应该是想搞清楚转基因的科学问题。曾经的他可以自费去到日本和美国,调查转基因产品安全问题;也可以一面与方舟子“对骂”,一面坚持拍摄纪片,力求探究真相,呼吁严防转基因滥种、保护公众的食品安全,并将完成的68分钟纪录片放到网上,免费播出。曾经的他不仅呈现了观点、态度和气势,也努力想用事实和理据让公众能够从中理解、自行判断。

然而,在大众此起彼伏的赞美甚至吹捧声中走上“反转斗士”神坛的崔永元却很难再走下来,以至于他开始偏执地认为所有赞成转基因的科学家或者一切反对他的人都是企图误导大众的骗子,都有不可告人的阴谋。所以就算现在生命科学领域已经有大量的科学家站出来解释说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崔永元也依旧坚持自己的判断,誓死不吃转基因食品。“在这场斗争中,我也有可能要付出鲜血,甚至付出生命。”在崔永元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与恶势力作斗争的勇士的那一刻起, “反转斗士”一词的重点也从“反转”变成了“斗士”,为了斗而斗。
直到2017年,崔永元筹划已久的“璞谷塘商城”网站正式上线,开售绿色有机食品。而这个号称最绿色、最放心的“崔氏食品商城”却自上线起就接到了“夸大宣传”、“如何证明是放心食品”“价格过高”等来自网友的高声质疑。同时,崔永元5年来不余遗力坚持“反转”的初衷也遭到了网友大规模的质疑和吐槽。

网友“007”表示:“一个反转基因的人竟然把一种理所应当的食品,做成了只有高收入人群才能负担起的特殊品,从一个一直站在人民群众中,为老百姓说实话办实事的崔永元变成一个追逐利益的商人。时间能改变人,事件也能改变人,感觉这次崔永元变了,不再是那个实话实说的崔永元了。”
“灭霸”:借名人话语权对无辜者进行“绞杀”,再见实话实说
《手机2》的开拍彻底点燃了崔永元,他和《手机》之间的纠葛已然说的太多。简而言之按崔永元的说法就是:虽然《手机》没挂他的名字,但是前期策划他深度参与了。是冯小刚、刘震云找到他表示要拍一部主持人为主角的电影,于是他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告知以供他们参考。其间冯小刚也数次邀请他参演或挂名,他拒绝了。电影直到上映前都没人告诉他主角是个道貌岸然、乱搞男女关系的人。


崔永元表示《手机》的上映让他的生活天崩地裂,现在又要开拍第二部,他不能接受。他同样不能接受的还有刘震云第二次“欺骗”他。



对于《手机》是否影射崔永元一事,各说各有理,“冯小刚们”一再表示“我们申明过说的不是你”,可很多时候你越说此事与此人无关,看客们越觉得就是有关。
崔永元虽然曾经擅长嬉笑怒骂,但他不是政客,所以在他眼里“你们可以调侃特朗普,但不能调侃我。因为电影是从我这里取得材,就是在说我。”崔永元似乎自《实话实说》之后,无论什么都要个“对错”。而韩寒都曾在电影《后会无期》里说过:“小孩子才分对错,成人只看利弊。”这个所谓道理崔永元并不能理解。

于是崔永元开始“手撕”冯小刚,“手撕”范冰冰,并在接受采访时语言非常偏激。




现在崔永元的表现,与其说是在“伸张正义”,倒不如说是想要“摧毁世界”,按着他认为正确的、“丁是丁 卯是卯”的规则重新建立一切。但崔永元不是“灭霸”,冯小刚众人更不是正义英雄。崔永元没办法打个响指让世界毁灭。
“冯小刚们”的确是毁掉崔永元原本精神世界的强力助手,但也不可否认精神世界崩塌后的崔永元变成了一个极端的人。
在采访中挂人家的家事。

将刘震云的女儿牵扯进来,口诛笔伐。

“冯小刚们”有错吗?肯定有。
崔永元要个对错有错吗?有。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为自己讨说法的范畴,而具有浓浓的报复意味。在这次的系列攻击中崔永元已然把自己变成了喷子,丢了教养,在大众面前指名道姓地说人家私生活乱,拿隐私当武器,还用网络做利器攻击他人。以前看他为其言辞之间的智慧鼓掌,现在看他为言辞之间的痞气感到心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