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
学了两年多驾照,我估摸着自己应该算得上老司机了。
主要练的太少,中断的时间够长,每次一上车就闹笑话。教练需要捂着眼睛晕一会儿,再和我说话;或者下车平复一下心情,尽量不火冒三丈。
当然,这只是我的夸张。像我这么聪明伶俐,蕙质兰心的女子,练个车自然不会挨骂,因为平时我一上车,教练就下车了,他让我自己一个人发挥想象力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过来一看,换了教练。虽然这个教练更认真负责,态度更好。可是我还是,有种执着的情绪,心想难道前教练放弃我了?他之前为我付出了那么多的耐心,虽然我只是很多学员中最不受待见的一位。可我这马上要考试了,若我考过了,业绩也算不了他的了,多可惜!
新教练把所有要领再讲解了一遍。而且很负责的与我约时间。甚至恨不能开车去我家里接我。从练车至今,只有我巴结教练的份,而我又天生不擅长巴结人,从来没受过这么好的待遇。我要平复一下心情。
我和教练吹牛,感觉自己再多练两天,可以直接当教练了。
首先我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练的车够破,离合器的超难控制,练就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对各个操作的深刻理解。
比如倒车入库,若不带点刹,就会往前边溜车,若刹车踩紧了点,车子就会熄火。
我的第一个阶段是找感觉。许久从没自己调过后视镜,也没有调过座位,就因为觉得麻烦。每次别人下车,座位什么样就什么样,远了就把腿伸长点,近了就把腿弯一点,高了就把背弯一点,矮了就把背直一点。
后视镜看不到线时,有时候不知道究竟是压线了还是隔得远。教练教的点位,一点也看不准,座位高矮以及前后,点位都会发生变化,一只眼看,和一双眼看,点位的差距都很大。所以在一个人在车上玩的时候,完全凭感觉,感觉差不多的样子就把盘子打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回来一点,左边一点点,右边一点点,让车子能够不压线的入库。这种时候,五把进三把,时有筐瓢。
第二个阶段,开始理论与注意事项的学习。按流程和步骤的要求来做,让每一步都清晰的达标。
我往车上一坐。第一件事就是调整座位,调整到自己坐着舒服,离合器能轻松的踩到底。715的座位靠一个人调不动,需要找一个人坐在第二排,来往前踢一脚。每次我都会提醒一下,不要一脚踢太猛了,把我踢到方向盘上去了。
然后,调整后视镜。我甚至认为,后视镜的调整,比驾驶车辆的练习要重要很多倍。那么后视镜究竟应该如何调整呢?换了几个教练都没有作出过清晰的解释。为此特地搜索了度娘。
科二的后视镜的作用,与平时正常驾驶车辆的后视镜的作用有所不同。
平时后视镜的调整,需要最大范围的减少车后情况的盲点,车身快看不到的时候是比较科学的。
在倒车入库时,需要清晰的看到车子后轮与库线的距离。在侧方位停车时,不仅需要看到车轮和线,还需要很轻松的看到车库对面的那个角。s路以及直角转弯时,都需要轻松的看到边线以及车后轮。
车身究竟占到后视镜的三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还是二分之一。与你需要看到什么有关。因为只是练习,我在侧方位入库的时候,把车子停下来,退档,拉上手刹。然后爬过去,去调右边后视镜。再坐好,看看自己的视线过去,大概是一个什么位置,甚至用手机拍下自己视线看到图片。以确保之后后视镜的准确调整。
后视镜调整好以后,记得系安全带。我虽不开车,但坐车比较多,每次一上车就系上安全带,养成了习惯。很多开了很多年车的老司机因为侥幸心理认为不会发生什么意外,所以嫌麻烦不寄安全带。实则是对自己的生命和家庭不负责的表现。
平地发车,就用钥匙扭开就可以了。(一般这时候档位是空档,而且手刹是拉起来的,发了车,这种情况车子是不会动的)
进档,把空档换成一档,需要离合器踩到底。不踩离合换不了档。
然后把手刹放下来。脚慢慢松离合,车子开始前行。这是很好记忆的几个步骤。从左往右,从上到下,钥匙、离合与档位、手刹,车子启动……
写了个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