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安度晚年还是再干二十年?
邓小平女儿邓榕在《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一书中对邓小平在家中听到“四人帮”被粉碎消息时的场景有着生动的描述:
- 在那个时候,我们怕家中装有窃听器,因此凡有重要的事情,都会用一些防窃听的方式悄悄地说。我们大家——父亲、母亲和当时在家的邓林、邓楠,还有我——一起走到厕所里面,关上门,再大大地开开洗澡盆的水龙头。在哗哗的流水声中,我们围着贺平,听他讲中央粉碎“四人帮”的经过。
- 邓家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激动、兴奋,欢呼、拥抱,电视剧也完整地展现了这一过程。邓小平凝重的神色中终于露出了舒缓的笑容,他说:“孩子们,我还可以干二十年!”
正是这一句“我还可以干二十年”,引起了许多质疑。有人指出,当时邓小平的原话是“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句话出自何处?根据公开资料,流传较广的回忆有两份:
《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提到了吴德和邓小平会面的情况:
- 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之后,具体的时间记不准确了,在李先念的提议下,李先念、陈锡联还有我一起去西山看望了邓小平同志,表达了中央请他出来工作的愿望。
- 邓小平见到我们非常高兴,他对我们说:“很好啊!我可以过一个安宁的晚年了。这种方式好(指粉碎”四人帮“事),干净利索!”
叶剑英侄子叶选基2008年12月18日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叶帅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读于光远著<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有感》,其中回忆到粉碎“四人帮”后,叶选基在第一时间通过吕正操女儿吕彤岩将消息告知邓家的情节:
- 记得抓了“四人帮”后的次日(1976年10月7日)下午(注①),我去见了吕正操的女儿吕彤岩,她问我要不要将此事告邓(即邓小平同志,下同),我请她尽快转告。她即打电话约见邓榕(邓小平女儿)的丈夫贺平,把抓了“四人帮”的情况告诉了贺平。
- 后来贺平告诉吕彤岩,他“飞车”赶回当时邓在宽街的住处。得知这个激奋人心的消息,邓及全家都无比振奋,激动地欢呼此举的伟大胜利,还说邓向他们解释了“厚重少文”、周勃、陈平的典故,说华(即华国锋同志,下同)这个人好,选对了,并感叹地说道“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 当我向叶(即叶剑英同志,下同)谈及此事,说到邓说“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时,他欣然有感而笑。
可以明确地看到,李先念、陈锡联和吴德去看望邓小平是在邓小平移居西山之后,并非在宽街的住宅里,因此,在时间、地点上和剧中所展现的场景并非同一段。
而叶选基并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场景,只是通过旁人(吕彤岩、贺平)把消息转告给了邓小平一家,而邓小平一家尤其是邓小平的反应也是叶选基间接通过旁人(吕彤岩、贺平)才了解到的。
那么,“我可以安度晚年了”究竟准确与否呢?
邓小平同志亲属认为:第一,邓小平同志听到粉碎“四人帮”消息时,她们都在场,并没有听到父亲说过这句话;第二,邓小平当时不可能说这样的话,这不符合他的性格,任何时候他都没有首先考虑个人的利益,都是把党和国家的事情放在第一位;第三,在这段时期,邓小平非常兴奋,多次表示要继续为党工作,并说他还可以为党和国家工作20年。
据查:1977年邓小平再次复出时说:“作为一名老的共产党员,还能在不多的余年里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个人来说是高兴的。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邓小平历经“三落三起”,始终抱着对党、对人民忠诚的态度,对个人荣辱看得很淡。由此看来,“我可以安度晚年了”这句话,既不符合邓小平的胸襟性格,也不符合事实。
注①:即1976年10月某此政治局会议,具体时间不详。在这次政治局会议上,华国锋针对邓小平复出工作一事作了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