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岁新浪潮祖母在太湖畔带你看世界的新鲜事
「DOCO热纪录」,每天一部好纪录片
5月28日,第三届新鲜提案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为期3天,正在苏州市东山镇太湖畔举办。


本次大会的开幕影片是法国新浪潮祖母瓦尔达与街头艺术家JR导演的《脸庞,村庄》。
该片获得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观众选择奖,同时提名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和法国凯撒奖最佳纪录片。
借此机会,今天我们再来复习下这部口碑极好的纪录片。
想象一下,在法国的村庄上,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奶奶在散步,旁边有一个小伙子,还有一辆巨大的、装饰成照相机样子的拖车。

老奶奶与小伙子有时拌拌嘴,有时停下来,对着优美的景色一通拍照,并真诚地询问能否为路人拍一张照片挂在街道和显眼的建筑物上,也就这么大而已:

当你目睹DOCO君描绘的图景真实发生在生活中,会是什么感受呢?
觉得这俩人疯了?是人贩子?

▲法国新浪潮电影祖母阿涅斯·瓦尔达和法国街头艺术家JR
其实都不是,这对「老少配」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祖母阿涅斯·瓦尔达和法国街头艺术家JR。当这两颗“放纵不羁爱自由”的灵魂相遇,就亟不可待奔向了法国的各个村庄,开始了一场寻找和创造之旅。
没有人知道他们想要干什么,只依稀觉得,这趟旅程或许和他们心心念念的艺术有关。
当时已经88岁高龄的阿涅斯·瓦尔达,大方地把这段旅程用镜头记录了下来,制作成了纪录电影《脸庞,村庄》。
这部纪录片里,不仅有两个可爱的「神经病」,更有着许多普通却独特的生命在他们的周围一起劳动、共同传达着对世界的理解和善意。

聊这部纪录片,就不得不先聊聊「法国新浪潮」,这场影响深远的电影运动。
这一运动的本质是一次要求以现代主义精神来彻底改造电影艺术的运动。
简单来说,就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群年轻导演,在二战后沉闷、混沌、迷茫的社会背景下,对陈旧、笨拙、老掉牙的电影叙事结构方式进行反思后,带着“玩电影”的态度开启了法国电影新时代的电影创作尝试。
「法国新浪潮运动」中的年轻导演们认为:
电影的剧本、场景和镜头的调度都可以不拘一格。
是而,电影中随处可见导演们对于把控电影节奏的自信与能力,更透露出一种:
即使这是一堆烂摊子,但是我能让全世界都喜欢我这个烂摊子”的狡黠和“鬼马”。
在这群年轻人的脑子里,似乎时刻有无穷尽的新点子正在酝酿。

▲法国新浪潮早期电影《筋疲力尽》
而集这些品质于一体的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以下简称瓦尔达),在纪录片《脸庞,村庄》中所展现的形象,与艺术家草间弥生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天马行空的艺术想象、怪诞俏皮的打扮风格以及对于卓然于90岁高龄的洒脱个性。

▲法国新浪潮电影祖母阿涅斯·瓦尔达
而纪录片中的“男主角”,现年34岁的法国街头艺术家JR,是一个游走于艺术创作与行动主义的摄影家。
他的车内有一个巨型的贴画印刷机,随时随地拍摄路人并即刻印刷出来。
他将艺术带去了这个世界上最贫穷的区域:
巴黎的贫民窟,中东的隔离墙,非洲的断桥,巴西的棚户区... ...
JR通过张贴巨幅照片,让中年妇女变成了模特,让喜欢涂鸦的孩子变成了街头艺术家。

▲法国街头艺术家JR
极富个性的JR,不愿意轻易脱下墨镜和帽子,甚至不愿意说出真名,这让与他合作的瓦尔达很苦恼。
瓦尔达认为JR“不脱下墨镜是没有礼貌的表现”、而JR则认为瓦尔达“很烦人”。

可这些琐碎的磕磕绊绊并没有影响俩人的艺术之旅,但整个过程中,谁也没有妥协。
不知,这是否也可以解读为这两位艺术家对艺术不同的态度与坚持?
两人本质上在艺术创作方面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我们是否可以将瓦尔达的信马由缰的电影表达归类至“不需旁观者参与”的艺术?又是否可以把JR的街头艺术划归于互动性更强的“全民艺术”?
而在强调将受众沉浸在各种各样信息场景中的今天,以瓦尔达为代表的艺术创作,是否业已被更活泼的“全民艺术”所抛弃?
而瓦尔达本人,作为上个世纪电影领域“开天辟地”的代表人物,又是否无法理解甚至本能性排斥新艺术形式的出现?

事实上,瓦尔达正是通过《脸庞,村庄》这部片子告诉我们:
艺术并不会原地转圈,它在“老”与“新”的碰撞中、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从某种程度上的“小众”过渡到“大众”,其内涵也能够更充满生命力地渗透在时代的血液中。
在《脸庞,村庄》中,我们看到,虽然瓦尔达与JR表达形式各具特色,在艺术坚持上各有执念,但是对于世界的爱与冷漠,他们都有着最简单的表达欲望:记录。
遇见过路的行人,瓦尔达与JR请他们咬着面包棒拍照;

遇见曾经被称为“矿工之村”的村庄,瓦尔达与JR记录下矿工与挖煤工苍老的脸庞;

遇见咖啡馆里的一位年轻母亲,瓦尔达与JR留下了她美丽、优雅的身姿与惬意享受属于自己时光的恬淡;

遇见三位优秀的码头工人的妻子,瓦尔达与JR为她们拍下照片,把她们心心念念的丈夫们,“放”进她们心里。

一路上,瓦尔达与JR随性出发,没有计划地出行,反而收获了更多奇妙又意外的旅途,因为偶然性是他们最好的助手。

当巨幅照片被贴在村庄的街道与建筑物上时,就意味着:
艺术用“记录”的方式完成了二次创造。
艺术家们用照片记录下平凡却鲜活的生命个体,而这些照片所带来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无需统一,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又一次产生了“裂变”,完成了某种与「法国新浪潮运动」相似的历史性握手。
「法国新浪潮运动」先锋人物、瓦尔达的挚友让-吕克·戈达尔(以下简称戈达尔),是瓦尔达与JR旅途的最后一站。
可当瓦尔达与JR到达戈达尔住处的时候,却发现了戈达尔的恶作剧,他的门上赫然写着:
在杜阿尔纳纳镇 走近蓝色海岸
戈达尔留下了这句话,不知所踪。

这句话猛然勾起了瓦达尔的回忆:
早些瓦尔达与丈夫和戈达尔与妻子一起在海边居住的快乐时光... ... 老友们彼此照顾、戈达尔离婚、瓦尔达丈夫去世,大家渐渐没有联络……

可当回忆潮水般涌来,瓦尔达如今唯一可以倾诉对谈的回忆当事人却不见了行踪。
故事的最后,在湖边,JR为了安慰瓦尔达,把墨镜脱了下来,让瓦尔达看清了他的眼睛。

▲JR脱下墨镜后,在瓦尔达眼中的模样
艺术是什么?或许瓦尔达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这个答案。尽管岁月沧桑、爱人离去,她依旧没有停下脚步。
然而她早已用每一个村庄、一张张脸庞去记录和表达了艺术中最浪漫、最恣意、最奔放和最重要的气质:
童真与爱。
想看全片的,B站有资源

DOCO热纪录 全球优质纪录片观享平台 & 影迷社区。
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 线下纪录片主题放映+文化沙龙。 有深度、有态度、有温度。爱上纪录片、分享好观 点、识得真知己!
如何成为「DOCO热纪录 • 映像现场」会员?
添加微信号:docokun,DOCO君带你加入「DOCO热纪录北京线下观影群」,不错过任何一场放映,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