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
王阳明说:此心不动,随机而动。这是人生做减法后达到的至高境界。心学法门至简,但若真正参透其要义,便觉世事游刃有余,身心畅快。
王阳明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此理: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圣人的心像干净明亮的镜子一样,不管面对何事何物都能如实照见,等他们过去了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
庄子也曾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每个人的心最初也是一面明镜,而我们大多数人的心之常态是被外事外物遮蔽了。外事外物如飘来飘去的浮云,我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倏然飘来、又倏然飘去的浮云上。
没飘来时,心里想着要来了而躁动不能安;既已飘过去了,心里还念念不忘而不能定。本心是永恒的,外物只是暂时的。不能专注于本心,而专注于外物,就会永远处在躁动与焦虑中。
所以,试着给心灵做减法,在心体上抹去那些扰乱本心的浮云,修炼自己的本心。
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曾说过:一个人生活中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于外来事物的依赖。
只要内心坚定,遇到外物时,都能应付自如而不为他们所累。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