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你是每个人的烟火人间
前年去西班牙一座小城Girona开会,会后在巴塞罗那短暂停留了三天。照片直到两年后才想起来整理,真真儿的懒癌晚期。而且那时候的拍照水平,挑几张不糊的都不容易……
到巴塞罗那,绕不过的名字是高迪。高迪出生在加泰罗尼亚地区(西班牙的自治区)的雷乌斯,离巴塞罗那有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高迪20岁时来到巴塞罗那,在这里奉献了他一生最辉煌的五大作品: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圣家堂,古埃尔宫和古埃尔公园。然而我来之前对此一概不知,没有提前做任何功课,对高迪的建筑也没有什么印象。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时候,蓦地一头撞进米拉之家,像有电流通过全身一般地惊艳。流畅圆润的线条,浅黄色形状奇异的屋顶阳台,在早晨九点温煦的阳光下,有种说不出但暖暖的好看。
然而与多数孤立于民众之外的旅游景点不同的是,在巴塞罗那,高迪的建筑往往和居民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米拉之家童话一般的屋顶上,邻着繁华购物大街,转身却能看见破旧的居民楼,裸露的砖瓦、凌乱的电线、以及悄悄蔓延的爬山虎。身处绚烂的暖黄,触手可及的却是被沁染烟火多年的暗红与烟黑,初时觉得怪诞,不久便咂出和谐来。





第二站的巴特罗之家,内饰更精巧多思,曲线别致,颜色多缤。连门上的把手都各自不同,却都贴合手自然的形状,圆润有趣。古埃尔公园是高迪为数不多的园林作品,古朴大气的石柱凉廊和清新多彩的花瓣广场放在一起有种奇妙的冲突感,内墙涂满饱和天蓝色的守卫门房更是设计得少女心满满。巴特罗之家和古埃尔公园,设计时间上一后一先,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感觉高迪心中好像住了一位永远长不大的小公主似的,永葆着一颗缤纷绚烂的童心。








古埃尔宫算是高迪最早期的作品,直来直去的木质线条在他本人的其他作品中并不多见,窗棂旁有特意设计过的空间光影,一眼望上去倒是略像中国古典的园林建筑。来到屋顶一瞧,哇,看来高迪的本心是被压抑了呀,直到屋顶的阳台才释放出来。





圣家堂是彻彻底底震撼到了,高耸的各样立柱仿若森林,且不说外墙纷繁复杂到极致的各式雕塑,也不算处处仿照自然界动植物的巧思,单单透过两整排花窗玻璃营造出的由蓝及紫和由红及绿的冷暖两廊,就着实让人惊叹窒息。



此次巴塞罗那一游,最大的惊喜是高迪,最值得的是毕加索博物馆,正好一个多月前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时才刚刚对毕加索产生兴趣。虽然他盛名时期的作品都已卖出大多陈列在世界各地的大博物馆里,但在这里可以从幼年时的毕加索一直看到逝世前的作品,真是难得。毕加索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能画很不错的油画习作了,十六岁更是创作了巨幅写实油画科学与仁慈,笔触细腻,眼神动人。后来不管风格如何变化,画中的眼神始终动人心魄。作为门外汉的另一大发现是,毕加索才不是什么精神特异才画出那些怪诞的作品,很多多面向多角度合成的风格也是他一步步探索设计出来的个人风格呐。还有些好玩的点是,老毕同学似乎对从窗户望出去的画面情有独钟,从早期的写实派到后期的抽象作品都有不少;还有好些作品在背景里都有个黑衣人出现,和柯南里那个出场八百多次的神似啊。

巴塞罗那和很多南欧的小城市一样,房子喜欢刷成黄色橙色粉蓝色,无论什么时候都有种阳光洒着暖暖的感觉。这就是一个熙熙攘攘充满烟火气的城市,高迪的大作紧邻着中下层人民的公寓楼相隔不过几米,窗外四处挂着晾晒的衣服。这次在巴塞罗那待了三天半,几乎做了所有能做的事,去了所有能去的地方,万分意外地约到了本来在美帝都难见一次的好基友,喝过了好喝的咖啡,尝过了各种精致的tapas和tasting menu,逛了世界闻名的集市,躺在出海的帆船上淋了小雨晒了太阳,坐了海上和山上的大小缆车(终于圆了在Grenoble的遗憾),爬了山,看了欧洲杯,也差一点被小偷翻了背包…… 直到坐上去罗马的飞机,都不敢相信这是三天半里完成的事情。










再见,巴塞罗那,你是每个人的烟火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