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量,当众演讲的首要条件
日常生活或者电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让我们对胆量的认知存在误区:横行霸道、以多欺少、恃强凌弱的人成群结队、耀武扬威,好像胆子非常大一样,而被欺负的一方往往缩在一边不敢反抗,显得懦弱又胆小。抛开被欺负的一方是否真的懦弱、胆小不谈,我们着重来剖析一下成群结队的这些人就真的胆子很大吗?其实不然。如果真的有胆量,何必成群结队,他们不过是仗着人多罢了。如果让他们自己一个人,说不定比谁都怯弱,纵使看上去依然嚣张,也是因为他们心里有所倚仗,想着有什么状况及时叫“兄弟”来帮忙就好了,这其实更多的是虚张声势。
不知天高地厚的人,不顾实际情况逞强的人,把恶当成勇的人……都不是真正有胆量的人。真正有胆量的人是有智慧、有担当、有正义感的人,虽然不至于到“孤胆英雄”的地步,但是想要成为当众侃侃而谈且言之有物、能够影响别人的演说家,这种真正且成熟的胆量是必备要素。
不过,当众说话的胆量并不是人人都具备,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人面对陌生人会出现面红耳赤、不知道该说什么的情况,或者登台演讲时出现双腿发颤、紧张到说不出话的情况。面对这些情况大多数人都会有烦恼、沮丧的负面情绪出现。其实大家大可不必为此自责,因为没有人是天生的演说家,在当众说话时出现这些情况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都知道“梅花香自苦寒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胆量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磨练的。那么,想要成为当众说话不打颤,甚至想要成为演说家的人该如何磨练自己的胆量呢?
其实,磨练胆量并不是蒙着头进行的,需要我们先找到胆小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因为心理原因不敢当众说话,可以通过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过于在意听众的看法、做好充足的准备等方法来突破胆怯的心理防线;因为能力欠缺而害怕开口说话,可以多读一些书,多听一些演说家说话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欠缺锻炼而不能在陌生的环境说话,可以多交朋友、多练习。除此之外,有过失败的经历、性格过度内向、没有人支持等也会成为拥有出众口才的“绊脚石”,让自己在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的时候变得胆小、局促。因此,我们只有在找到阻止自己当众说话的原因之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学会了解自己
要了解自己,只是简单的心里想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需要我们通过纸笔真正的记录下来才可以。准备好纸笔后,把自己最强与最弱、怕与不怕的事情一条一条记录下来,并通过家人、朋友等熟悉自己的人帮助自己论证,看看是否存在遗漏的地方。有的时候“好记忆不如烂笔头”说得不仅仅是记录,还有把凭空想象具体描绘出来以后的清醒认知和深刻印象。
2.直面困难
在了解了自己之后,把列下来的最弱、最怕的事情逐一去面对,面对时不要着急,要从比较小的困难开始,毕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比如不敢独自进入高级餐厅,可以强迫自己去一次,即使点杯饮料也要进去试试;五音不全不敢开口唱歌,可以独自在家的时候放声高歌,攒足勇气后在家人、朋友面前唱,直至在有陌生人的场合也能开口唱歌为止;如果怕黑,可以从晚上睡觉关灯、处于黑暗的环境开始锻炼,直至能从黑暗的卧室走到黑暗的客厅,再从黑暗的客厅走到晚上的小区广场,如此一步一步的进行练习,直到某一天敢单独走漆黑的小路为止。当你勇敢地走出心底的自我设限,便会发现这些困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从小困难着手,一点一点渐渐升级,并且一一去克服,当某一天你回头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的胆量无形中变大了,即使将来遇到从未接触过的事情,也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去勇敢面对。
3.积极与人沟通
每个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怯懦感,面对陌生的环境、事物、人都容易退缩、害怕。如果刚开始无法与陌生人进行沟通,可以从身边熟悉的家人、朋友做起。对于天生内向、不知道怎么找话题的人来说,以下谈话方向可以供大家参考。跟家人比较常聊的问题主要包括父母、夫妻、子女的相处,饮食起居,卫生保健,经济收支,家庭教育等;跟朋友常聊的问题主要包括彼此的兴趣爱好,工作困惑,时下热点,认识的人的近况等。总之,面对熟悉的人比较容易放开心防,可以在天南地北的闲聊中培养自己与人沟通的能力。当与家人、朋友沟通完全没有问题,甚至可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之后,可以参加有陌生人的聚会,聚会时不要再缩在角落,而是尝试介绍自己,并跟陌生人聊一些天气、音乐、读书等大众化的问题,并且随着自己胆量的增加逐渐加大话题深度、广度,面对陌生人也能侃侃而谈为好。
4.增加阅读与实战
丰富的知识储备,深邃的思想是当众说话、且言之有物的基础。很多人不敢开口说话其实与自己知之甚少有关。所以平时增加阅读是有胆量当众说话的大前提。阅读不仅有“阅”,还有“读”,读是为了矫正自己的发音、力度,让自己说话咬字清楚、口齿清晰、声音适度。所以平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对着镜子读报纸、读书。读报纸是为了知道更多的时下热点,这样可以让当众说话更有切入点且容易引起共鸣,无形中为增加自己说话的胆量“添砖加瓦”。读书要多读有文采的文章、经典的名著、成语故事、名人演讲稿等,这样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除此之外,还要常听看名人演讲、新闻联播、专业的培训材料等,这样可以模仿他们的台风、发音,也可以规范自己的说话方式,为增强自己当众说话的胆量“加分”。
一边增加知识储备的同时,还要一边增加实战。如果一开始不敢站在人前、台上,可以先在网上锻炼自己。比如通过聊天工具多与陌生人聊天、录好音频文件放在网上给陌生的人听并留意他们提出的建议,在别人提出的问题下边进行回答,经常就某个热点写一些演讲稿等,直到自己不再惧怕说话,便开始与熟悉的人辩论、演讲,直至能与陌生人辩论、演讲为止。
当众说话的胆量是在无数次的闲聊、寒暄、攀谈、学习、练习中磨练出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再成功的推销员,也不是第一次就敢在陌生人面前侃侃而谈并且推销成功的;无论再厉害的演说家也不是第一次上台就能不紧张,轻轻松松赢得满堂彩的,都是一点一点锻炼出来的。就像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也是从当初胆小、怯懦、不敢开口说话的小伙子,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紧紧抓住每一次练习机会而成为思想深邃、侃侃而谈的世界级演说家的。所以,平凡、普通的我们即使没有成为名人的心思,也可以多多练习自己当众说话的胆量,毕竟这在现代社会中是加分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