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人职业发展选择
培训做了十几年,经历了多家不同行业、性质的公司,时至今天突然有点迷茫—— 这个工作我还能做几年?这个工作我能做到退休吗?再过几年我还有什么可以与新人PK?企业为什么要选择我而不选择新人?我是否能给客户带来越来越高的价值?
一番思考之后,蓦然惊醒:前景堪忧啊,如果不做出一些新的选择的话。我花了很多年才考虑到这个问题,就不要让其他年轻人再重复考虑这个问题了。我有必要把自己想的分享给他人。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让别人提前多一些方向上的选择,少走一些弯路,至少也是一件功德了。 其实现实中很少有像我一样做培训工作一做十几年的,可以说是一种执着,一种兴趣使然,往坏了说也可以说是一种追求安逸的惰性,一种固执,一条路走到黑。但也正是走了太多年,走了一条别人很少走过的路,也能让我感受更多、想的更多、更深。这两年一直在“得到”APP上听几个感兴趣的大咖讲课,有机会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黑科技思潮刚在国内出现时就第一时间了解,并一直跟踪这些科技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随着了解的越多,越来越感到惊悚,竟然律师、会计师这些看起来高大上的职业也可能被机器智能取代,哪又何况人力资源的各个职业呢?就算培训职业不会被最终取代,但也一定会因为受到科技的巨大影响而在工作的模式上发生质的改变,我们如果不能提前做好准备,去迎接这些未来一定会到来的改变,那就会因而降低价值,甚至被舍弃。以终为始,从未来递归到现在和过去,我们可以从从事这个职业伊始就适当地作出一些有益的选择,并不断做出有益的选择,培训人的职业选择。 我觉得,培训人的职业选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业前的选择 从业前的选择,主要的选择对象是要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公司。 任何工作,很重要的是底子要打好,也就是第一家公司要选好。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尽管如此,但能选到一个好的师傅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打下好的基础、提高成长的加速度。 首先我建议选择的公司要规模相对比较大(>500人是必须的)。因为只有上了规模的公司才会有足够的人,也就是足够的培训对象,才能有练兵的机会。也只有一定规模的公司,才会有独立的培训模块,甚至是独立的培训部门,也才会有有经验的培训人,可以作为新培训人的师傅和导师。 其次我建议选择的公司最好处于发展成熟期。因为只有成熟期的公司,各种业务板块才会完整,才会有处于不同层级、不同年龄段、不同能力程度的培训对象,才会有相对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制度,才会给新培训人系统学习、单兵练习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从业中期的选择 从业中期的选择,主要的选择对象是培训对象是谁、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的公司。 基本上从事培训工作二年以后,就能独立作战,处于培训专员的层级。从事培训工作三至五年,就有机会担任培训主管,接触到更加全面的培训体系、来自内部的客户和外部的培训供应商,甚至带教新人。这个阶段的培训人,过去了从业初期的懵懂和单纯,要考虑未来五至七年的发展方向和选择。也就是说,你可以考虑是否需要通过跳槽或继续待在原有公司发展了。 我个人的建议之一是,如果你不能具备培训主管层级的能力,寻找不到可以让你做培训主管层级的公司,就不要跳槽,否则要花费一些时间重新开始,浪费时间。 我个人的建议之二是,最好选择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公司。因为只有处于这个阶段的公司,才会对培训有着急切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大于人资的任何一个其他模块的。这种阶段,培训工作的开展一则顺应大势,二则容易得到老板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三则容易出成果。在这个阶段的公司耕耘二至七年都是可以,具体要看公司的快速发展期能持续多久,也就是说需要多长时间能发展到成熟期或掉头急转进入衰退期。但在这个阶段的公司做培训,有两个忌讳:一是上来就急着去布局、做体系,而不去做公司老板和业务部门急着要解决的培训需求,这是逆势而为(当然你可以边解决具体问题,边积累搭建体系所需要的资源);二是苛责培训的效果和培训的专业性,花太多时间执着于培训的设计和效果呈现,而牺牲了效率和速度,枉顾公司和业务的重心。有句歌词叫“滚滚长江东逝水”,说的就是在大江大河里大浪席卷着众多的水花一起奔向前方,我们看的是水的“势”,又有谁会在意这个浪里的某一朵水花是否漂亮、是否完美无瑕呢? 我个人的建议之三是,选择的公司要看培训可以发挥作用和给予价值的主要培训对象是谁。其实在公司里,各类部门、各种层级的员工对于培训的需求程度和价值发挥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有所选择才行。也就是说,抓主要矛盾,分主次。一般来说,在各种类型企业里,培训需要作用的对象分为三类:一类是管理干部,一类是销售人员,一类是一线生产人员,一类是一线服务。为什么没有研发人员和职能人员在内呢?因为研发人员以技术作为职业价值体现的核心,更多的需要自身的不断学习和领悟提升,因之更加个性化,而培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个性化需求,即使能解决个性化需求对于公司来说也是性价比极低。而职能人员未选择一则是因为职能人员相对于业务部门来说受公司的重视程度低,二则是因为职能部门人员较为分散且数量少,也会有个性化的问题。反之,管理干部一直是公司得以稳定发展和壮大的主体力量,而且从非管理人员到初级管理人员到中级、高级管理人员,其成长过程除了需要自身的领悟学习外,还需要不断输入管理知识、技能、理念以及与其他同层级管理人员的交流互动,这是培训所擅长的。销售人员的产品、市场、客户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有利于其快速进入状态并在销售业绩上直观体现。至于一线生产人员和服务人员,培训的规模化优势将得到最大的发挥,而且效果也可以在业绩上直观体现。 第三个阶段:从业后期的选择 从业后期的选择,主要的选择对象是未来的职业细分途径。 培训从业八年以后,就会面临着最终的选择,即未来一直到不做这个职业,我们该如何选择,这个选择的重要性非常高,会直接决定着后续的生活质量、工作乐趣等。这个阶段,培训人一般可以做到企业的培训经理位置了(除非有单独的企业大学,否则所谓的培训总监与培训经理在职务上是一样的),将会碰到专业发展中最大的一个瓶颈,如果通过合理的选择突破这个瓶颈至关重要。 我个人的建议,在这个阶段可以做如下几个方向的选择: 一是找一家有企业大学的公司,从大学的中层干起,逐步向上发展,直至你能到达的最高职位。这个选择的好处是,企业大学区别于培训部门最根本的是企业大学不仅做培训实施,而且有机会独立运营一个实体,能够把实体经营和培训工作结合,可以为后续自己创业或做业务部门负责人积累基础; 一是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自己创业,做培训咨询也好,猎头也可,给自己一条发展潜力更大的道路; 一是选择做一名自由讲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经验阅历和兴趣,选择一个合适的领域,做专业讲师。目前这个工作是可以愈久弥香的,如同教师一样,而且收入相对比较高; 一是选择一家乙方公司做咨询师或咨询顾问,利用在甲方的经验,开发甲方客户,在更大的空间输出自己的培训专业价值。 虽然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路程远近、坎坷各不相同。提前了解一些职业的发展选择,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