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英语课有感
(这学期的英语老师杜艳老师,是我遇到的最好的英语老师了。因为她让我觉得她是在运用英语,思考英语,而不是在硬塞英语知识。)
今天的英语课是讲Creativity,之前在我的脑子里Creativity是小创造,是一种新的实物或者想法,但是无法真正具体到怎么形成,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今天我明白了,这个过程是think and develop ideals,拆分了,就是脑子要有思考获得想法,虚的要付诸实践。怎么获得想法,老师推荐了解24种思维方式,昨天在豆瓣看的《麦肯锡方法》。实践是一个大胆的过程,不必担心成果荒谬,重要的是过程。由实践引申出来的是实践的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幽默的家长很重要。陈球,基本上算得上是我高中同学中人缘最好的了,她有一套她自己的幽默体系,这不是功利地故意的行为,而是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从她和她家人的聊天记录,也可以看出他家人都很逗,家庭氛围也很愉悦。其实幽默感,开朗,这两个性格特质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很重要,一个蕴藏着打破常规,一个蕴藏着open mind,它们,让你的过程更加顺利,结果也是意想不到的。大学以来我也一直在培养我的这个特质,而我现在是在装疯卖傻阶段,但是我有感觉到我周围的人好像被我影响了,她们更爱笑了。
其实creativity让我这么有感触还有一个原因——我的价值。往近点想,我这种状态,将来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现代技术那么发达,人工用来干嘛呢?人可以创造,可以交流(有血有肉地交流),但我不认为我拥有其中任何一项能力。另外,前天市营老师说: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一个具备长时间培养成技能的人。我想这两个想法是一致的。大学真的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很好的时期,这段时间,不必向高中拼得头破血流地去跟人家比,最后成,有honor,败,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我们有足够自由的环境,做想做的事。学习第一步是了解知识,第二步是能够把知识印在脑子里,最后,是创新地运用知识。我想提升创造力和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就是我未来两年的主轴。不论是本专业的纺织,还是喜欢的艺术设计,还是生活,多些思考,多些尝试,进而提升我的创造力。沟通,说实话是我的弱项,可能跟我缺少幽默感有关,也可能因为现在没有加入社团,平常交流的也就几个人,但是,现在比较能跟陌生人聊天了,上台讲话还是有紧张。沟通,其实在我看来是要真诚吧,还有要有自信。没有人会想听胡说八道,也没有人会想跟不想说话的人交流。
好吧,就先写到这里吧,我要去看看24种思维方法是什么了。
希望我能心态平和,不急功近利地走到我的目的地,过精神和经济都独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