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之于武打女星
看过不少《经济学原理》《经济学概论》之类的经济学入门教科书,首先都要解释“什么是经济学”,也就是给经济学下个定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近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田国强教授的《高级微观经济学/Advanced Microeconomics》(上)《第零部分 预备知识与方法》第1章《现代经济学的本质》,顿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醍醐灌顶,几近懵懂初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资源稀缺和/或个体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决策的社会科学”——田教授的这个经济学定义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准确揭示了这门学科的本质。
可惜,影视界普遍不喜经济学,尤其是业界一线。投资人、制片人、导演遴选演员时,若能懂些经济学知识,定会事半功倍,赢得最优。一代电影大师胡金铨鼎盛时期的《迎春阁之风波》云集了徐枫、李丽华、茅瑛三大当红武打女星,外加胡锦、马海伦、上官燕儿三位新生女星,六大美女云集,个个貌美如花,美艳绝伦,本以为定会超越此前的《侠女》尤其是《龙门客栈》,孰料最终未能如愿,事与愿违。美女演员本来就是“稀缺资源”,武打女星不但要是美女而且还要能打,擅长武术,那自然是“稀缺”中的“稀缺资源”,坐拥这么多“稀缺资源”的《迎春阁之风波》为何反而不如只有徐枫的《侠女》呢?
田教授的上述经济学定义中,“如何决策”才是关键。资源稀缺,信息不畅,是影视公司经常遇到的情形,没有一家影视公司能轻松容易地为每一个项目找到投资,更没有一个影视项目能轻松容易地落实心目中的理想演员。演员总是声称自己在拍戏,很忙,端着架子,大多数演员都会从漫天要价开始,相当多的演员艺德很差缺乏诚信违约频发。因此,“如何决策”才是最终说了算的。把六大美女召集在一起,无疑垄断了当时演艺市场的“稀缺资源”,但如果没有用好这些“稀缺资源”,也不是高明的决策。
徐枫,天生丽质,身材灵巧,而其最大的魅力在于冷艳和矜持。徐枫适合塑造充满正义感的正面角色,也长于表现心思绵密、内心活动丰富的女性角色。没有名气的导演徐增宏深知徐枫的优劣短长,邀其出演《一夫当关》,饰演走江湖耍杂技的“宋三妹”,虽身份低微但不卑不亢,且充满爱国情怀。该片让徐枫陪衬当红武打男星王羽,这个决策就是高明的。片中,王羽正气凛然,浑身是胆,为救岳飞两次潜入牢狱,一人连杀数百兵卒,酣畅淋漓,而徐枫在街头表演的高难度竹竿高空杂技尤其是她在城墙上手持梅花簪刺杀宋兵,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这些动作设计,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徐枫的表演长处。能与《一夫当关》比肩的《达摩密宗血里飘》,虽然也出自无名导演(张鹏义)之手,但该导演深知,血连环、血里飘、血滴子,都是古代罕见的杀人暗器,阴险毒辣,冰冷残狠,使用者主要是坏人与恶人,凡是将其作为叙事主要结节的电影,必定不适合武打女星。于是,该片让徐枫与黄宗达组合成一对姐弟(即温州守将方世杰的一双遗孤——方萍与方少青),又有少林寺方丈兜底,三人联合对付恶敌“血里飘”,入情入理。徐枫与黄宗达戏里戏外都很贴切,徐枫的戏份也不少,这也算一个“高明的决策”。
知人善用,扬长避短,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高明的决策。徐增宏导演的《一夫当关》公映于1972年,比著名导演胡金铨的《迎春阁之风波》早一年,或许胡导有意超越徐导,但徐枫在《迎》片中饰演的金兵统帅李察汗的妹妹李婉儿显然戏份不多,冷艳出来了,矜持则不足,更没有空间和机会去展现徐枫作为武打女星的灵巧与武术功底,大材小用了。李丽华饰演的客栈老板“万人迷”、茅瑛饰演的服务员“黑牡丹”倒还贴切,此二位虽然也是女明星,但表演缺乏定性,属于万金油,什么性格、身份、地位的角色都能演,貌似戏路宽,实则难以与芸芸女星区别开来,缺乏自己的定位与追求,最终都会沦为过眼云烟,不消几年就会被更年轻的新生美女取代。徐枫与李丽华、茅瑛的区别正在于此,让她出演《血连环》里的“碎心夫人”,实属外行,乱点鸳鸯谱,这个角色除了霸道就是淫荡,与武术/武打无关,令人大失所望,大跌眼镜,难怪导演宋廷美始终籍籍无名,根源在于他没眼光,没才华,他的选角用人决策自然很不高明。妓女、荡妇多的是,贞女、才女、烈女却难得一见,凤毛麟角。徐枫一人兼具贞、才、烈三优,自然是极品中的极品,难怪她能红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片约不断,其作品至今光辉如故,光彩依旧。

打星与艳星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要传播刚健有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惩恶扬善的正能量,要做弘扬中华武术的自觉使者,至少是在荧幕上。电影史上,没有哪个女星能兼顾二者,观众也不接受。所以,导演李嘉把徐枫(饰“玉面掌柜方龙香”即青龙会堂主之女)放在《白玉京》里饰演名义上的女主角,但却安排唐宝云(饰“袁素霞”)这样一个知名度不输徐枫的当红艳星游走其间,又弄三四个新生美女(如青龙会堂主的贴身侍女“春梅”、“公孙静”的姘头、“袁素霞”的两个侍女)吸引观众的眼球,一堆艳星完全遮蔽了一个武打女星,这种组合其实是一种阴差阳错,越俎代庖,很不高明。因此,李嘉导演的《白玉京》虽有古龙原著支撑,但没有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浪费人才,和《血连环》一样,票房平平。李嘉、宋廷美这种导演,完全是经济学的门外汉。
时时事事都想高明,的确很难。胡金铨在《忠烈图》里,又让徐枫回到灵巧、冷艳与矜持,但由于抗倭题材本身戏剧性不强,这部电影的影响一般。其实,最能体现徐枫武术基础、武打技巧的电影,非《剑花烟雨江南》莫属。片中,徐枫饰演的“丁残艳”(即“人面桃花蜂”的女儿)教习成龙饰演的“小雷”(即“龙五”)武功,小雷心高气傲,不服师傅管教,边学边与丁残艳比试,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武功随之不断进步。这里的几场武打戏,徐枫的身段、身形、身手、身法、身影的确令人着迷,叹为观止,完美呈现了“武舞”或“舞武”风范,武中有舞,舞中有武,亦武亦舞,随舞随武,武舞合一,潇洒连贯,淋漓畅快,徐枫丝毫不输武功基础深厚的成龙。一般来说,两个导演合作的电影都不怎么样,但这部由罗维、赵鹭江、徐学良三人联手导演的《剑花烟雨江南》却故事流畅,情节紧凑,动作美观,尤其是徐枫的加盟,更令此片趋于完美。1977年的成龙尚未成名,大他4岁的徐枫早已名满天下,徐枫以其冷艳与灵动强化了成龙的刚猛硬直,这种组合的确是一种“最高明的决策”。
“最高明的决策”的确难得一见。让徐枫陪衬1970年代最红的武打男星姜大卫,需要给足两人武打戏的分量,好钢一定要用在刀刃上,罗炽导演的《铁公鸡》没有辜负观众的这种期待。该片情节很简单,故事更集中,引导观众主要看姜、徐二人的武打。最后一场戏,铁金翅(蔡洪饰)拿出看家本领,身着一身铁衣,头顶的尖锐铁冠尤其厉害,姜大卫饰演的“张嘉祥”与之酣战,与此同时徐枫饰演的“格格”也在力战太平天国兵将,通过平行/交叉剪辑,二人的最大魅力、最大潜能得以充分彰显,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把徐枫放在岳华、罗烈、马如鸣、胡奇、高鸣等一堆武打男星里,还要突出她的武打功底,这自然更难,陈志华导演的《龙蛇侠影》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十分罕见,但同时还没有淹没徐枫,这部电影也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是一种“最高明的决策”。
所以,经济学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决策”,也就是令“稀缺资源”发挥最大效用,令其产生最大效益,使之利润最大化。经济学难就难就在这里,高也高在这里。有非常多的原因会导致资源稀缺,会导致信息不对称,会令你陷入资金、时间、人力、物力极度短缺的窘境,但此时还要求你必须做出高明至少正确的决策,把有限甚至可怜的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完成既定任务,实现既定目标,实现最大或最优。同样是无名之辈,八成还是新手,唐生导演的《七灵宝塔》的选角用人决策无疑是十分高明的。该片从情节、服装、道具、置景上看,都很简单,显然是投资不大,资金有限,但是,它却选择了徐枫、嘉凌两位当红武打女星,特别是给足了她们俩戏份。徐枫饰演的姐姐“何玉凤”为救太子,闯入佛寺,一层一层攻上七灵宝塔,每一层都一位僧人把守,每位僧人的武功各不相同,层数越高僧人的武功就越高,攻克的难度就越大,这种设计很分明,很有章法。其中,依靠镜子折射的模糊影像跃至僧人身后出其不意进而制胜一节,构思巧妙,充满智慧。该片把徐枫的长处充分发挥了出来,美艳,冷峻,机敏,矜持,身形灵巧,灵活自如,武打变化多端,令人目不转睛,引人入胜。该片中嘉凌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她深知自己的配角身份,从不抢徐枫的戏,分寸掌握得很到位。嘉凌饰演的妹妹“何玉环”最后牺牲了,死在徐枫怀里,两人的那场哭戏十分投入,十分感人,显然徐枫对嘉凌充满感激。《七灵宝塔》还有一个最大的特色——宗教意识浓郁,这一点和胡金铨一样,唐生对“佛塔”这种佛教代表性建筑物的宗教寓意和象征内涵理解得十分到位,因此,唐生对佛教“慈悲为怀”本义的揭橥十分到位。从经济学分析,给电影植入甚或灌入宗教意识,是一种极为“高明的决策”,比选好用好演员更为高明。电影本来就是大众文化,不长于哲思,宗教这种饱含哲学意蕴的精神存在进入电影、电视这些通俗文化产品,必定会大大提升其思想深度与文化内涵。
显然,唐生对徐枫的选用与使用是“最高明的决策”,凭借徐枫、嘉凌尤其宗教意识,《七灵宝塔》的艺术成就逼近胡金铨的《山中传奇》《空山灵雨》。
经济学,的确十分有用,充满睿智,对选角用人乃至剧组管理、影视发行都启发良多。

2018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