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 - 离家系列,触动了多少隐形想家人口

最近正在热播的《北京女子图鉴》刷爆了朋友圈,让“北漂”“离家”一类的字眼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在新歌榜上,韩红和林俊杰合作的一首《飞云之下》也持续保持着热度,恍惚间发现,她的歌曲,好像总能开启人心坎里的“想家之路”。

“在飞云之下,以为忘了的家”,歌词隐隐流露出“前行路上的苦痛”,带来一种情感震撼,戳中离家人的心窝。歌曲中的“风沙”、“孤单”就像是追梦过程中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伤痛。歌曲用“叙事感”来和听众达到“情感共鸣”,就像歌手的工作,其实不是把歌词唱出来,而是把歌词里没写的东西唱出来。正如韩红另外一首不同于以往风格的作品《小屁孩儿》,容颜易老,初心难忘,这也是这首歌曲的主题。《小屁孩儿》分为两个版本,和小老虎合作的玩耍版活泼灵动,充满了新萌感。韩红的独唱戏剧版以多重的音乐结构、多元的音乐元素,跨越民族和流行的藩篱,将初心用一种戏剧化的张力呈现,也正是现在韩红的高级之处。



韩红一直在通过音乐,达到她与自己内心的和解。在《一时间》中就可以看出,“我以为去拼,就是给家人一个明天,却忽略了,其实我就是他们的天”。茅草屋,粗布衣,将画面铺陈的十分强烈,不断的提示着我们,家就一直在那里,等着你回家。又如《送别》,此时也更像是父母的诉说。夕阳山外山的那边,盼儿归的父母,一句“唯有别离多”表达得淋漓尽致。

遥想《青春》,在放肆张扬的个性里隐匿着小小的倔强,对一切都充满希望,允诺着那懵懂的誓言。相比之下,在电影《芳华》中,一曲《绒花》让无数人落泪,曲调委婉,歌词柔中带刚,给人感觉温和而刚毅。韩红一开口,便将人带到了那年花开的年代,让人感叹青春易逝,岁月无声。
韩红一直在用歌曲讲故事,在歌曲中探索和追忆,她的“离家系列”,总是让生活中的一些隐形想家人口,在她的音乐中瞬间决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