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实现你的梦想,你的孩子表示很委屈!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年轻时没实现的梦想,我的孩子会替我实现的。”说这话的人是父母,将自己的梦想倾注在孩子身上的父母。
这话乍一听非常励志,可仔细想想却引人深思。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你问过孩子的感受了吗?你又把孩子自己的梦想,放在了什么位置上?

01
你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
一天,丽娟到一位朋友家串门,还没有进门,她就听见屋内传出来的琴声。丽娟笑了笑,她知道又是朋友的儿子秦昊在练钢琴了。
“昊昊,你弹钢琴真的很好听。”丽娟见秦昊小小的年纪就可以流畅地弹出这么难的曲子,忍不住赞美道。
“谢谢阿姨。”秦昊礼貌地回了丽娟一句。
“你弹得这么好,一定弹了很久了吧?”
“嗯,我5岁就开始弹钢琴了,一直到现在。”
“弹这么久呀?你一定很喜欢弹钢琴吧?”
“不,我非常讨厌钢琴。”
“哦,那为什么还要弹呢?”
“我妈妈喜欢呀。妈妈说她小的时候家里没有条件让她弹钢琴,所以,妈妈要我帮她完成这个心愿。”此时,秦昊回答得很平静......

敢问有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硬逼”和“强迫”孩子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事实上,被父母强加给自己的梦想压垮的人,一定不止秦昊一个。其实那些一出生就被父母设定背负自己命运的孩子,为了实现父母的梦想而活着、拼搏着、努力着,最终却未必能够收获幸福。
可是家长还自以为这就是爱呢!这不是爱,这是以爱之名,无形中束缚自己的孩子。
有句话说:“孩子是父母人生最重要的一步棋,走对了皆大欢喜,走错了满盘皆输。”但孩子不是无知无觉的棋子,更不是我们未完成梦想的接力者,父母不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决定他们的人生。

2
请还孩子一个梦想
那些成功的人必定都是坚持梦想的。
马云是很多人的梦想、很多人的榜样,他也为很多人打造梦想,他曾说过:“我觉得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放弃,要勇往直前,而且不断地创新和突破,突破自己,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

孙杨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孙杨从小就喜欢游泳,8岁开始学游泳,15岁进入国家队,每天早晨6点不到就出门训练,坚持15年每天游泳2万米,日复一日,从未间断,最终成了众人皆知的奥运冠军。

他的成功与母亲杨明不无关系。杨明不但对儿子要求严格,更重要的是在物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他倾尽全力,给他最好的。
每天起早摸黑,5点就起床去陪着,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2017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世锦赛中,孙杨夺得三连冠。
赛后,杨明难掩激动,肯定了儿子的成长与付出,“儿子,你的内心真的越来越强大了,别人看到的是你的成绩与辉煌,老爸老妈看到的是你的付出和努力。我们只希望你快乐的享受比赛。付出了,努力了,就是值得的!”
孙杨对母亲非常感激:“我能一直坚持,是希望妈妈的付出都值得!”

孙杨还把菲尔普斯当做榜样,他曾说自己要坚持游到2022年,参加自己的主场——杭州亚运会。孙妈妈全力支持孙杨的选择:“当你对自己事业有目标,就要坚持下去。
正是在这样的鼓舞和陪伴下,才一步步成就了现在的孙杨。而孙杨自己不负期望也在朝着目标和梦想不断努力着。
有梦想就要坚持,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他们想要坚持的梦想,家长要做的是:像孙杨妈妈一样,给孩子创造环境,还孩子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梦想。

海桑的一首诗《你是个两岁的大女孩》大概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你不是我的希望,不是的
你是你自己的希望
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
与你无关,就让它们与你无关吧
你何妨做一个全新的梦
那梦里,不必有我
我是一件正在老去的事物
却仍不准备献给你我的一生
这是我的固执
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
我爱你,仅此而已

正如海桑所说,孩子不是家长的希望。家长的梦想,本就与孩子无关。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个全新的、属于他的梦,让他自由地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

3
或许可以这么做
让孩子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道路,并不是说父母就该在他的成长中缺席。
通往未来的路上,无论有多少跌跌撞撞,都要孩子自己去拼去闯。而家长应该做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和最忠诚的粉丝,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们的梦想,为他们加油鼓掌。
家长能够给孩子的支持,具体点来说,其实并不复杂。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给孩子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让他在面对梦想时不必捉襟见肘,这是你能给他的底气。
此外,在孩子追寻梦想的路上,必然有成功也有失败。当鲜花和掌声向他涌去,你该做的是及时警醒,告诉他胜不可骄;而当他铩羽而归,意志消沉之时,你应该抱一抱他,为他加油打气,告诉他败不可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要让孩子知道,追逐梦想的路上,你永远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