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菜的好,究竟要怎么才能领会
去年5月,心血来潮跑去汕头逛吃逛喝,但一个人嘛,中餐总是不太吃得开,主要就在小吃店浅尝辄止。对蚝烙、肠粉、糕粿、甜汤这些还能掰扯掰扯,但潮菜是什么,仍然一头雾水。(上次汕头吃了什么,可戳这里)

今年初的时候,有一位从事餐饮业、路子很广的朋友邀约去汕头吃。有地头蛇这一点在潮汕地区显得无比重要,不仅如此,还安排了潮菜大师当场讲解,一听就有些慌张。
自己是非常不擅长社交的类型,虽然出去背包旅行总是能广交好友,但在某些需要客套的日常场合,却显得像个稚嫩的大学生。
尤其在吃这件事上,根本学不会日本美食节目女主播那一套,无论吃什么都是高八度的“噢衣西衣——”,配以夸张的陶醉表情。
不过,反正潮菜是完全陌生的菜系,总之抱着学习的心态吃好了。

第一家叫荣轩食府,主理人是汕头市餐饮协会的会长,只有包间,做高档的创新潮菜。当时点评上完全查不到任何信息,照着地址找到了门口,进门就是几只大水缸,上面挂着一块牌匾“潮菜世家”。

会长一身黑西装,里面是件很潮的花衬衣,有点点港片里江湖气味。进来寒暄过后,又热情地把我们引到厨房里去看“明炉烧响螺”。
据说是当天的一个大菜,3公斤的大响螺,边烧边加入高汤和调味料,这样出来的螺片肉质鲜美而且柔嫩

对于这种看起来很高大上而且在卖人设的餐厅,总有点怕怕,作为宴请地自然不错,至少名声响亮,但也很有可能形式大于内容。
开胃小菜,南乳花生、生腌某种蛤、菜脯。

每人上一杯助消化的凉茶,老香黄水,最喜欢在潮汕吃饭的一点——大家都专注于吃,而非喝。酒这种东西,可有可无的,有茶就好了,能吃下更多菜就好了。

脱骨鹅掌,旁边那个梅花画得挺好的。

响螺来了,肉片和肝一起上,有螺片的鲜味但并无出众之处。
摆盘嘛,就是很多大酒楼有的做派,雕龙雕凤那一套,现在看来有点过时,密密麻麻摆一推极薄的黄瓜西红柿片。

清酒鹅肝,法国货,所谓的创新菜,用清酒来做的确口感不腻,不明白为何要在这里吃法国鹅肝,用本地鹅肝不是更好。

做成鱼型的荔茸香芋,馅是大地鱼碎、香菇、菜脯等,终于有一道很潮汕感觉的菜了,炸得恰到好处,很香。

干煎龙舌鱼。

蛋白芙蓉虾球,普通。

鱼丸汤,大的是那哥鱼和墨鱼双拼,小的只是那哥鱼,但是有加肥猪肉,之前汕头朋友寄来的墨斗丸也是如此,咬开一口,亮晶晶的肥肉像啫喱一样耀眼。

铁板糕粿,同席的汕头妹妹评价很高,不过我自己倒是中意共和炒糕粿多一点,铁板的做法外壳太粘牙了啊。

玉枕白菜,猪肉馅。

瑶柱焗萝卜,太淡。

方鱼炒芥兰,比起响螺,倒更喜欢这种用来当配角的菜。

白果姜薯甜汤,在汕头经常能和这种本土食材相遇,跟姜完全没关系,更接近薯,还有点点像山药,但没那么滑腻,迷上了这种口感,在汕头几乎每天都要去小店来一碗姜薯豆浆。

这里是适合宴请的“食府”,菜品有些不伦不类,满是花架子,第二家“潮家园”倒更像真正吃饭的地方。

同席的是潮菜委员会的肖理事长,还在汕头开了烹饪培训学校,名头多到一下子数不过来,总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潮菜做了很多贡献。
坐在旁边听他讲潮菜,一个菜可以吃出两个菜的名堂,对我们外乡人来说,潮汕小吃自己也能理解,但大模大样的正菜,有历史和内涵在里面,否则光是那个角螺橄榄汤,就吃不懂了。

开饭前就嘴里就被塞了一个新鲜橄榄,“我们最喜欢吃这个了,慢慢嚼,一开始有点苦,最后喉咙里会回甘。”
不敢用我的烤瓷牙去使劲咬,实在太硬了,而且满口酸涩的汁水,毅力不够,无论如何也坚持不到品味甘甜的那一刻。
对方一脸遗憾地看着我,就像江南人对笋的执念一样,在某些特定的点上,就算同样对有颗对美食的狂热之心,还是无法互相理解。
但他家的炒角螺滋味真是美味,清炒,用焦香的炸珍珠菜去配。

橘子油,水果的香气很丰富,用来蘸酱香鸡很神奇。

潮汕许多配料都绝妙,多年前在揭阳某个小镇吃到过一盘梅汁烧鳗鱼,那种丰饶的果香和脂肪香气至今还记得。

红炖鱼翅,火腿的味道很沉重,肖会长说,先吃原味,然后加香菜,再加点陈醋,一步步吃。怕腻的我最喜欢加醋。

潮汕粿品四件,从左到右依次是马蹄猪肉粿、沙虾猪脚圈、蛋黄猪油裹面包糠、炸龟苓膏,吃的云里雾里。

又专门去当地的粿品小吃店,但几乎都是油炸,口感复杂,不是太能欣赏。

羊腩煲,用药材焖,蘸南姜芝麻。

角螺橄榄汤,橄榄不打破,汤不黑不涩,清香怡人。

潮式咕咾肉,配的蔬菜有三种,猜出了凤梨、黄瓜,另一种怎么也不懂?

原来叫芒光。常在路边看到小餐馆有卖芒光饺,它也叫凉薯,像荸荠的口感。

素菜肉做的芥菜煲,这回来发现潮汕人特别会做蔬菜,绝不是普通锅里一炒那么简单,花样百出。

小象鼻蚌蒸鸡蛋。

菜头粿,即萝卜糕。

杂咸白粥,看似简陋,一堆大鱼大肉后更突显了粥的好,一下喝了两碗。

落汤浅,一种外面包裹芝麻和花生的糯米甜点。闺蜜七七的最爱,回去路上还在说,“真的是太香了,我可以吃掉半盘。”

潮家园是好吃的,不过怎么说呢,离我心目中那种“潮汕式味蕾高潮”还差了一点,后面有天吃了三顿肉(牛肉、鹅肉、蛇肉),才真的是一浪接一浪,越吃越high,接下来会写。
最近看村上春树《远方的鼓声》,除了吐槽意大利人,他也写到各地的吃,关于西西里岛是这样的:
“位列米其林的名店我去过几家,大多令人怀有疑问,我觉得米其林倾向于高度评价饭菜无懈可击的饭店,而在这点上意大利菜的美妙和气势不可能得到正当评价,在西西里较之所谓‘无懈可击’,似乎‘有懈可击’的菜更有味道。”
潮汕地区给人的感觉,也有点像西西里。环境、服务、菜式、摆盘,一切都那么精美的地方,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类似于鲜活生命力的东西。

像是蒸汽腾腾的肠粉店,砧板上铛铛响不停的牛肉店,炸锅里呲溜声不断的粿品店,五彩斑斓的甘草水果店,还有在眼前铺开一片活色生香的夜粥店。
触手可及且鲜活动人的生命力,这一部分的愉悦是无法被取代的啊。

我的新书《命运早晚会让我们相遇的》已经上市
当当、京东、亚马逊等网店均有销售
签名版可直接豆油购买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落地墨西哥两周,总算把学校定下了 (75人喜欢)
- 来墨西哥第一天,就遇到小费刺客 (44人喜欢)
- 新一轮跨国搬家 (82人喜欢)
- 选一样最念念不舍的泰国美食,必须是打抛饭! (74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 (19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