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
比起很多余华书迷来说,我在看这本书之前对其一无所知,既不知道他被评为“继活着之后的又一扛鼎之作”,也不知道这本书的感情基调是如此绝望。 之所以购买并阅读这本书,完全是被这个名字和封面所吸引。为什么要叫第七天,而不是其他的天数? 我在看到封面的第一眼感受到的也并不是苍凉、悲怆之感,反而是一种空灵、神秘。但在阅读之后,在返回来看封面,内心产生了截然相反的感受。
这本书围绕着主人公杨飞死后的七天所见所闻为线索,展示出了现实社会中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挣扎。活着的社会充满了痛苦、没有墓地沦落到死无葬身之地的孤魂野鬼却得到了永生、享受着平等、喜乐和超脱。活着不如死去、魂魄安息不如游荡,给人一种颠倒、极其荒诞之感。
先说主人公的遭遇:
杨飞从小被村里人传为“火车生下的孩子”——他的父亲,准确的是养父在当铁路工人的时候,竟然发现在铁轨中央有一个孩子便抱回了家。因为收养了一个还在,使得21岁的杨虎彪的感情之路非常坎坷,女方不能接受他带着孩子。虽然他也曾经想过把杨飞送去孤儿院,但最终不忍心还是抱了回来,并一直耿耿于怀自己曾经想要把他扔掉。这种愧疚感甚至导致了杨虎彪的一场悲剧,在他病重得知自己时日不多的时候,拖着病体去了曾经抛弃杨飞的孤儿院门口的青色大石头。但却不幸地被乞丐抢走了身上崭新的铁道制服,杨飞到死也没能找到自己父亲的尸体,直到在死无葬身之地相遇才明白父亲出走的事情原委。
再说,杨飞的婚姻,他的妻子李青是一个才貌、野心各个方面都强于杨飞的总裁秘书,本来看重杨飞的忠诚靠谱,却又嫌弃杨飞的屡屡无为,与一个在飞机上邂逅的所谓海归跑了。感情不专一的海归事业最终败落,还得了性病传染给李青。李青因为陷入一场高官绯闻而自杀在家中,与杨飞死后相遇,后悔不已。
杨飞曾经常去的谭家菜饭店发生了爆炸,隔壁商场发生了大火政府隐瞒死亡人数 ,医院把死婴当成垃圾丢弃在河里,李姓男子男扮女装卖淫并砍死警察,鼠妹因,为男朋友买了假的ipone 手机欺骗自己而跳楼自杀,鼠妹男友为了买一块墓地卖肾最终死亡却在阴界再次和鼠妹错过........
死亡的人物大多数都是和杨飞一样出身贫苦、见识浅薄、而又看重感情的底层人民。尤其是鼠妹和其男友的悲剧本可以不用发生,但却造成了阴阳两重悲剧,令人扼腕叹息。
每次读完这种类型的故事,我总会想剧中人能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的。就用鼠妹和伍超(她男友是叫伍超吗)
伍超这个角色学习能力很强,从洗头工做着做着就要升技师的时候为鼠妹打架而工作泡汤,去餐馆打工打着打着厨艺见长又为鼠妹打架而受伤.......最后没有办法选择捡垃圾,然后为了鼠妹卖肾。两个人的人生选择一次比一次差,最后变成悲剧。换一种思维方式,如果伍超每次打完架不是决绝地辞职,而是选择继续留下来,并在工作上拼搏,他或许能够实现自己对鼠妹的承诺——开一家理发店?或者开一家餐馆?至少不会酿成最后的悲剧。那么,鼠妹应该怎么办呢?被骚扰的问题可能还会在工作中出现?
鼠妹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个例,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即女性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她是一个有着更加独立精神、掌握更多法律常识和知识的现代女性,她或许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显得这么无助,只能凭借男朋友与人打架来维护自己,而事实上并没有真正维护。
余华的这部小说,我想他的价值不仅仅是让读者体会到一种绝望,意识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重要的是激发我们去思考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说,我们自己如何避免自己成为悲剧的主人公,同时我们能否有什么办法促使社会产生更少的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