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5.13观影指南| 四季影展 | 2018春 | “南方季风”
春
VCD影促会四季影展
本周观影指南
2018.5.11(五)
19:30-21:00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冲击城市》
《十一个男人》

冲击城市 Clash/2009/60min
菲律宾语 / 塔加路语 / 米沙鄢语,中英字
尽管是导演 21 岁的处女座,此片却囊获了威尼斯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影片和威尼斯路易吉 · 德 · 劳伦蒂斯奖(新锐导演奖)等多个奖项。这部片长 58 分钟,预算仅 1 万欧的电影全片只有一个镜头,它跌跌撞撞的跟随着主角穿梭于肮脏的平民区中,伴随着市长振振有词的宣言,帮派、毒品、枪支、妓女、暴政一一曝露在粗糙而摇晃的镜头面前。导演并没有影片中兜售贫穷,他只是用街头上演的生死离别道出了人物与大背景之间不言而喻的荒诞关系。
裴沛 · 迪奥克碌 Pepe Diokno
裴沛是菲律宾新生代导演中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一直致力于人权斗争的菲律宾议员何塞·迪奥克碌的孙子。他于21岁拍摄的处女座《冲击城市》非常生猛,曾一举拿下威尼斯电影节 路易吉·德·劳伦蒂斯及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两个大奖。2014年的影片《云上》则提名了 第2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亚洲未来单元的最佳影片奖。
延伸阅读:《冲击城市》|对于社会贫困现实的本质拷问

十一个男人
Eleven Men / 2016 / Single-Channel video with sound / 28 min
越南语,中英字
越南给所有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蒙着一层西方视野的面纱。人们常常沉醉于她的风情,却忽略了她的历史。艺术家阮纯诗的作品给了我们完全不同的视角。在以卡夫卡的小说《十一个儿子》为文本参照创作的《十一个男人》中,她以越南传奇女演员阮如琼,1966年到2000年间c出演的影片为蓝本剪辑了一个20多分钟的短片。这些原片大多是国有制片,经过剪辑,其错位离奇的观感,充满讽刺意味的细节展示了历史的另一面。
阮纯诗
Nguyen Trinh Thi
阮纯诗是一名有着多重身份的影像艺术工作者,除了艺术创作,她同时也作为学者,纪录片工作者,以及独立影像机构Doclab的创始人和运营者活跃在越南。其复杂的求学及生活背景让她选择了影像这一更容易传播和理解的媒介进行创作。她的作品充满着对历史、社会、体制、国家机器的反思、回应与抵抗。有别于常见的政治性和揭露性的文献纪录片,阮纯诗的作品力图从个人生命的角度用一些实验性和超现实的手法来表现历史,对细节的处理非常细腻和敏感,展现了女性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时的特殊视角。

实用指南
VCD会员预约链接

放映地点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
798艺术区酒仙桥路4号
▼
2018.5.12(六)
14:00-16:00
27院
《牧童》

牧童
The Buffalo Boy/ 2004/ 102 min
越南语,中英双语字幕
1940年代法属越南金瓯地区旱涝频繁,一位男孩牵着两头赖以生存的牛到地势较高的地带吃草,他开始踏入成人的世界,发现了暴力、吸毒、酗酒,但也认识了爱情和友谊,而政治局势的变迁似乎对这片边缘土地毫无影响。导演以非凡的视觉表现力捕捉到当地特有的自然风光,极具地方特色的配乐和不断出现的水草意象,也给影片蒙上一层幽暗和神话的色彩。
吴古叶 Minh Nguyen-Vo
吴古叶出生于越南,幼年时移居法国,他在那里学习工程学后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院学习物理,随后又修得电影学位。在拍摄了一部短片和一部纪录片之后,他自编自导的影片《牧童》收获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新人导演奖。最近,吴古叶的新片,一部以2030年的越南为背景的未来主义电影《2030》,被选为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全景片的开幕电影。

实用指南
VCD会员预约链接

放映地点
27院儿
北京市东城区
内务部街 27 号
▼
2018.5.13(日)
14:30-16:30
摄影笔
《日常对话》
母亲节映后对谈 黄惠侦 VS 宋轶

日常对话
Small Talk/ 2016 /88 min
闽南语、普通话,中英字
在台湾,当政治不再作为背景,电影人关注的是个体家庭与个体宿命。虽然没有赤裸的贫穷,个体身份对社会的让步同样对自身造成了伤害。《日常对话》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非专业电影出生的导演黄惠侦,也是这部片子的主人公之一,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影像语言,叙述了跨越几十年的家庭故事。当母女这对最熟悉的陌生人开始迟到的对话,片中母亲这一性少数群体的社会处境,以及家庭的亲密关系等社会议题也被一一带出。导演曾在采访中,如此描述她的母亲:她是个体制外的人,骑车没驾照,罚单从不交,选票从不投。她在自己的安全范围内快乐,痛苦。这算得上是儒家文化界的一种别样风景。本片获得第67届国际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泰迪熊奖。
黄惠侦
Hui-Chen Huang
黄惠侦是一名自由影像工作者,曾任台北市纪录片工会秘书长。2017年,由于其纪录片《日常对话》获得小泰迪熊奖而被人们所熟知和关注。这名成长于“社会大学”的纪录片作者一直关注移工、原住民、土地等议题,其作品充满了当下不可多得的质朴和真诚。
宋轶
Song Yi
策划人、写作者、影像作者,独立艺术空间激发研究所运营者,发起“新工人影像小组”。
延伸阅读:Small Talk!泰迪熊奖知多少

实用指南
VCD会员预约链接

放映地点
摄影笔
北京市东城区
东四十一条 64号
四季影展2018春“南方季风”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
World Organization Of Video Culture Development
国际影像文化促进会(简称:VCD影促会)于2017年夏天在北京正式成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它致力于搭建一个观影、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艺术影像。一方面,VCD影促会以举办影像资料展、文献展、讲座和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影像艺术教育;另一方面,它也通过自身平台挖掘更多优秀的影像艺术作品,在为其提供放映机会的同时助力青年影像艺术家持续创作。
四季影展
Lumen Quarterly
作为VCD影促会的主要落地项目,四季影展立足于长期稳定地为观众展映高质量的艺术影像作品,并通过主题论坛,讲座,文献梳理等方式优化观众的观影体验。有别于其他影展,四季影展更加看重个人经验在文化有机体中的作用,并试图由此出发,以最开放的态度,将艺术电影、实验影片、短片、动画,影像艺术等多种类的影像作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此,影展以我们所熟悉的春、夏、秋、冬为时间轴展开,每三个月邀请一位艺术家或文化人士担任策展,按主题挑选影片,长期不间断地进行展映。通过这种穿插比照式的放映方式,VCD影促会希望能够开放性地引起话题,使观众以更开阔的视野对包括电影及更多形式在内的动态影像本身产生更直观感性的认识。
我们的二维码都这么炫酷了,真的不来扫一下试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