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母亲的母亲,是先祖,更是灵魂
时间就在那里,即便你忽略了,它依旧我行我素地“嘀嗒”个不休。
所以,也别图时间会给你额外的奖励,份额就那么点,大家都心知肚明,谁都无法凭空生出。既然是定额配给,势必有许多人会不够用,因此有人会大叫时间是指缝中的沙子,抓也抓不住。有些人却也能利用这有限的时间,过得惬意而自在,并无任何怨言。
对于时间上的公平性,没有什么值得絮叨和废言的吧,一天二十四小时,就是那么多,谁也没比谁更有优势,当然也没啥劣势可言。怎么用,用的值得与否,都是个人选择与自身感受的问题,无关其他。
但是,对于过程中比较痛苦(能够确实提升自己)的事物,人们往往会吝啬自己的时间;对于轻松享受的(却无益于自身),让自己追悔莫及的东西,人们总是奢侈地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终归与人性中要不得的贪图享乐脱不了干系。
——不想吃一点苦头,又想囊括世间万物的一切精华,享尽荣华与富贵。这样的美梦,是个人,都会多少“沾亲带故”地念想几番。
或许,很多人觉得,即便生命很短,有个像样的美梦人生,也可以无憾了。所以,黄粱一梦也好,白日梦也罢,只要是个让自己惬意痛快的梦,大伙儿都愿意做,都不大愿意醒来。于是,各人都枉顾现实,做起了自己的千秋大梦,有时,甚至连饿肚子这样的基本生理要求都将不加理会。
“那不是得没命嘛。”这些都不是做梦者需要考虑的,对于美梦,只要有足够的诱惑力,没命也是心甘情愿的。
至今,仍对《生之欲》里志村乔扮演的渡边堪治,印象深刻。影片中,有一段讲述政府部门——面对人们办事的请求时——“踢皮球”之状况,总是能适时地浮于脑际。画面辛辣,直指要害,对于现实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自省与反讽的交错运用,梦与生,欲与腐,对比之下的荒唐与无助,对人性最深处的孤独感,划上了颇具创伤的句号。
当然,做美梦的人是不会喜欢电影里那样的社会的,抑或,即便他们不幸身处在了那样的社会,他们也更愿意盘踞在市民科里,做个有权力的公务员。因为坐在办公室的这些有权者,只要“踢着皮球”就可以完成了所谓的工作,至于市民会如何,社会怎么向好,都与他们自私的心灵没有任何沾边的可能,他们满足的唯有自身那一亩三分地的欲望,以及见不得光的黄粱一梦。
我不知道如此做美梦的人是否尽皆正确,这似乎也不是一个错与对的问题,在时间序列里留下足迹的,是大千世界下的无数生命个体,或许,选择怎么去运用时间,怎么去度过生命,都是一项极为私人的,不可触碰的领地,谁也无法从中插足对方。
但是,一旦涉足公共领域,这样的美梦,反而侵害到周边人们的权益时,这样的领地大概就再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私人领域了。与他人的权益互为网络化时,就也需时刻考量他人的感受,而不单纯像过去那样,以自身的感受和利益来号令一切。
作为人,面对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特征时,都或多或少会变得慌张。因为,感知里明白,时间一旦流逝,就不再倒回来了。于是,就越发重视当下,越发觉得这一刻的时间的宝贵。一旦作为有限性这种界定,被略去或拔除了,人便不再担忧什么,无限的时间特质给了人无尽的胆量,这时,人们甚至不害怕试错,一错再错也无关紧要,因为没有了时间有限的恐惧,许多行为也会变得肆无忌惮。
或许,喜欢睡的人,可以一直“眠眠”不休;喜欢吃的人,可以吃喝不止;喜欢玩的人,可以夜夜笙歌;等等。“反正有无尽的时间可以用度,有何可怕!”因为,到那一刻,人们明白,所有的行为,即便是错的,也可以用后来无限的时间加以弥补和改正。——比如,我睡多了,觉得不合适了,就睡少些。吃多了,胖的不行了,便可以少吃些。总有个恰当的方式来弥补过错,而且,还不用担心时间不够用,因为每个人都是长命百岁,永远年轻的个体。
我也喜欢睡,也是个嗜睡如命的家伙。也常因睡多了而苦恼,这便是因为我明白时间的有限特点,从而造成了我会产生愧疚的心情。若我是个神仙之体,永不老去,抑或是个无法感知生命有限特点的精神病患者,有可能就会使我发展成为另外一个面貌了。
我也发现一点,在时间的光鲜外衣下,通常充满了无尽的凄凉与无奈。谁也不会无聊地成天躺在椅背上,烦恼着自己一天天变老,然后热泪盈眶。但是,变老的事实却又真切地发生着。只是,人们在每天如一的生活中,忘却了自身也会变老,忘却了时间其实一直都在流逝个不停。
时间嘛,永远是个忧伤的话题。我还记得小学课文里说的:“时间好比流水,终将一去不复返。”那会儿大概不懂得时间比作流水的确切含义,只是生搬硬套地将其作为好词好句的标准模板,套用在作文里。想到时间了,就会用到流水,这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我妈在我还小的时候,常要到河边洗衣服,因为那时候农村连个像样的水管线路都没办法铺起来,也没那个条件。于是,便背着我到河边洗衣,我妈说,河水冰凉的很,却是异常的干净,洗得惬意,不过带着我还得顾着洗衣,的确累得很。大概便是从那时起,我便与河水结缘了吧。反正,我觉得,我与河水一同构建的记忆,足可以洋洋洒洒地写下几十万字。记忆里,上山采野果,下水捉鱼虾,这等乐事,比比皆是。时间便是这样,慢慢地在你与河水嬉戏的记忆中,建立起了自己与众不同的流转方式。
在河中游水,在河中捉鱼,在河边野炊烧烤,甚至在河边看书,晒阳光浴,等等。有河,就意味着有我的记忆,也就意味着有了时间的痕迹。
如果简单的给河一个定义,它便是如母亲般的存在,提供水源,浇灌田地,滋养生命,河便是母亲。
那么时间呢?时间是一切的源头,它是母亲的母亲,是先祖,更是灵魂。
“生命多短促,少女快谈恋爱吧;趁红唇还没褪色前,趁热情还没变冷……”——《生之欲》
老人的歌声如此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