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千万小心那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他们为非作歹良心都不会痛的

我们总是试图用一个普通人的心态和视角尝试解释一个杀人犯或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一起恶性杀人案被的凶手伏法了,我们也总尝试分析他的动机,分析他的作案原因,认为坏人做坏事总是有被逼上梁山而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
殊不知那些有人格障碍的杀人犯,在作案的时候内心是没有怜悯和同情的,每一起杀戮背后未必是因为有什么血海深仇,只是他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精神障碍的一种)让他在这样的行动之后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很可能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兴奋一下,就好比普通人吸了根烟。
在这里,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犯罪分子群体中也包括了那些不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态特征的个体。而本文所涉及到的仅指犯罪群体中具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这样一群人。
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我们并不陌生,他们经常出现在各大影视剧里面——我们称之为大反派。比如《神探夏洛克》里的莫里亚蒂,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恶性谋杀事件,只为了挑战夏洛克,获得操控他人的一种满足感。
比如影片《沉默的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对于触手可及的任何人都毫不手软地杀死,并像动物一样猎食。

比如影片《发条橙》里的阿历克斯,打架滋事,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并以此为乐。
比如D.C漫画角色小丑 Joker,他没有目标,没有规则,不在乎金钱,也不求名利,但是热衷于制造爆炸和屠杀,还策划不同的杀人主题。

比如美剧《权利的游戏》里的瑟曦·兰尼斯特,为了得到权位视生命如草芥,无所不用其极。比如其中瑟曦的儿子乔佛里虐待他人,杀戮成性。

诸如此类,这些反社会人格的障碍角色的共性是毫无同情心,毫无负罪感,热衷于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去欺诈他人,伤害他人。在影片中见到这样冷酷无情的角色观众们往往会觉得新奇有趣,甚至因为影片又往往赋予这些角色温情的一面,使我们对这些荧幕上的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产生好感。
但是现实生活中,你一定不想遇到这样的人,如果发现了谁有反社会人格障碍,请你躲得越远越好,因为你的喜怒哀乐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来说不值一提,他们对你是没有爱和尊重的,不过,首先能判断出他们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就挺难的,因为他们太擅长躲在面具背后操纵你。
所以,首先你得能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种精神疾病
反社会人格障碍,又称无情形人格障碍。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攻击性强,善于撒谎操纵他人情绪,常常无视社会道德规范频繁做出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行为,例如偷盗他人财物、虐待他人甚至恶性犯罪。
普通人往往在严重被伤害或惊吓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一些冲动行为,例如激情杀人,防卫过当。冲动过后往往会焦虑、内疚、后悔。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群体不会。他们心安理得地做出伤害他人的事,且完全不会感知到被害者的痛苦,更别提为之夜夜难眠,夜不能寐。
这便是他们的可怕之处,他们做起坏事游刃有余,利用他人的善良与信任编织谎言并丝毫不受良心的谴责。
所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同偏执型人格、边缘型人格、分裂型人格等十种人格障碍一起被收录进了美国精神病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简称DSM-V)作为鉴别各种心理障碍的准则。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反社会人格障碍
在《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中清楚地列明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然而要想知道一个人是否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是需要专业的心理学量表进行评估,例如:《修订版精神病态检测表》(简称PCL-R),并且进行评估操作的临床工作者还要受过专业训练。
因此一个人到底是不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我们仅凭个人感觉判断还是远远不够的。好在,我们起码可以做到:当遇到符合上图所述标准的人时,心中立马响起警铃,多一份戒备。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能成为相关领域的成功人士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有相当一部分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在社会的政治、商业和演艺界等领域会表现的相当成功。你还记得前面提到的反社会人格的特点么:他们擅长表演和欺骗,并且丝毫不受良心谴责。
换言之,他们擅长操纵他人,玩弄人心,并且不会有负罪感,简直是和人们心目中的政治家和某些商业巨头形象吻合极了,比如杀人如麻的希特勒,当然了他算一个反例,因为他最后失败了。

一些反社会人格惹了麻烦被抓了起来,送到了精神病院。然而,还有一部分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并没有遇到过法律或者人际方面的困难,实验结果显示是和他们的智商有关——IQ较高可能有助于他们避免被抓住,就比如《神探夏洛克》里的莫里亚蒂,他精通人性和商业,不断制造各式各样的杀人案件,把夏洛克和一众警官耍的团团转,还留不下一点把柄来。

影视作品中还有一个更加众所周知的例子。影片《疯狂动物城》里的狐尼克你还记得么?狐狸先生靠卖惨骗取兔子朱迪的同情,免费得了一个巨大的大象冰糕,并借此盈利赚得满盆钵的故事情节,多少人为之惊叹。而狐尼克就是这样一个反社会型人格的典型。
是不是觉得他太聪明了?他不止聪明,而且套路你套路的理所当然。不然怎么达到目的,靠的就是你的善良和同情心泛滥。

同样的,现实生活中的高智商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他们也会更加懂得乔装自己。甚至让自己看起来非常地成功和富有魅力,但是和他在一起,他不会爱你关怀你,尽管他会演,他的表演也只是为了利用你,当你没有利用价值以后,再无情地丢弃你。
和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成为朋友或者恋人,一定不会有美好的结局。狐尼克和兔警官的剧情反转,恐怕只是一个美丽且一厢情愿的期待。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成因和治疗
反社会人格障碍难道是天生的么?不完全是,但也差不多。
有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是反社会人格的家庭,收养的孩子(无血缘关系)也更大的概率表现出品性上的问题。
同时,另一个研究结果表明:从出生起就被收养的孩子中,亲生父母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婴儿犯罪的几率也远高于其他同种条件下被收养的孩子。
上述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既受基因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的左右。
心理学研究者发现,反社会人格问题的儿童攻击性增加也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Granic&Patterson,2006;Patterson,1982)。有的父母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常常会采取让步的态度,这会促成孩子攻击行为的养成。
例如,一个男孩的父母让他自己铺床,而他拒绝了,父母冲他大嚷,他也冲父母大嚷而且开始骂人。这种你来我往的争斗逐渐开始恶化到令人厌烦的程度,父母不再和他争执并走开了,由此结束了争吵,但最终男孩也并没有自己去铺床。
对于这些行为问题的让步造成的结果是:从短期看来,父母和孩子都有所获益,但是问题仍然存在。这个孩子学会继续争执绝不让步,而父母学会胜利的唯一方法就是收回所有的请求。
这种“胁迫性的家庭过程”再加之其他的因素,例如基因的影响、父母的抑郁、对于孩子活动的监督不善以及父母投入较少共同维系了孩子的攻击行为。(Chronis et al.,2007;Patterson,DeBaryshe,&Ramsey,1989)。
因此,对于儿童,及时的发现并且调整教养方式,可以及时改善许多有反社会行为的儿童的表现(Conduct Problem Prevention Research Group,2010)。
然而对于成年人,治疗和干预的效果就比较微小了,所以对于成年的反社会人格障碍人群,当下主流做法还是在他们做出了危害社会的行为之后把他们关起来。
遇到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怎么办
能怎么办?当然是能躲多远躲多远啊!
如果你圣母心爆棚,爱上了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还坚信自己了解他,并且可以改变他。那你的下场很可能就和D.C漫画里小丑的追随者哈莉奎因的后果一样——她疯狂迷恋着小丑并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传统小丑的造型,作为小丑的第一号支持者,她认为只有她了解小丑悲伤的内心世界。然而小丑并不爱她,只是不断反复的利用她并一再舍弃她,为了寻求小丑的认同和讨他的欢心,她也变得像小丑一样的犯罪分子。

还记得中国2013年7月24日发生的孕妇诱骗17岁少女回家,替自己给丈夫解决生理需求事后杀人灭口的案件么?2014年11月24日,佳木斯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个事件进行二次审判,判处涉案人员白云江死刑、谭蓓蓓无期徒刑刑,并于2015年1月30对犯了强奸罪、抢劫罪和杀人罪的白云江实施了死刑。

所以你看,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爱上了一个有反社会人格障碍的人,还舍不得离开,结果并不会比影视剧里的人物好到哪里。
如果你爱上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那我只能送句老话给你: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有些事还是交给医生和精神病院来处理吧。
-
豆友231046047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2-10 03:46:17
-
农夫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23 01:57:30
-
红粉菲菲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4-19 17:13:15
-
顾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18 10:50:10
-
你的🥕掉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5-07 14:46:33